物理是什麼?在大多數人眼裡,物理是晦澀難懂的科學,普通人只能敬而遠之。9月15日晚7點30,北京交通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副教授陳徵@陳徵 博士——科學實驗大玩家,現身新學期的抖音直播,以“用眼睛和手走進物理”為主題,向觀眾們介紹了他對物理科普的認知與實踐。
據瞭解,陳徵曾獲2019科普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稱號,是第21屆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從電視節目、開放實驗室到舞臺劇、短影片,陳徵一直不遺餘力地藉助各類創新載體將抽象的科學知識轉化為有趣嚴謹的科學內容。對於物理教育和科普,他有著一套自己的認知架構。在陳徵一個多個小時的直播中,看播人次超過了8萬,最高同時線上使用者人數達到4000人以上。
9月15日晚7點30,直播準時開啟。直播一開始,陳徵老師就向觀眾們介紹了自己所處的實驗室,也是其日常工作和學習的地方。他表示,自己將會以多個有趣的小實驗,帶大家走進生活中的物理。比如說,關於貓落地時為什麼總是腳著地,這就涉及到一個宇宙基本規則——角動量守恆。
為了讓大家便於理解,陳徵老師選擇了最簡單的方式“親自上陣”來進行說明:面對鏡頭,陳徵老師在一個可以自由旋轉的轉檯上,在沒有外力矩的情況下,上半身向左,下半身就會不由自主地向右。同理,上半身向右扭轉,下半身就會不由自主地向左扭轉。這是角動量守恆在生活中一個簡單直觀的表現。
那麼,角動量守恆在貓落地的過程中有什麼作用呢?實際上,在貓咪落地的過程中,它的身體不是舒展開來的,而是把身體圈起來後扭轉伸開,翻身的過程中不會讓身體保持在一條直線上,巧妙地在保持角動量守恆的同時完成翻身,達到不管怎樣都是腳落地的效果。
陳徵老師繼續“以身實驗”,向大家演示瞭如何在轉盤上像貓一樣,以有趣又特別的姿勢在保證角動量守恆的情況下優雅轉身,並邀請觀眾也參與完成“貓落地轉身”的小實驗,鼓勵大家尋找更優雅、更有趣的轉身方法。在他看來,做科普實驗最大的收穫和快樂,就是能夠讓更多的人,接觸科學、參與到科學中,甚至愛上科學。
在直播中,陳徵老師還用彈簧來演示了波的形成和傳播過程、橫波和縱波的區別,以及介質決定傳播速度,而頻率和波長之間成反比的道理。同時,陳徵老師還透過常平架陀螺儀、蛇形擺、加爾頓板、變音鍾等實驗,向觀眾們展示了許許多多的有趣科學,以及這些科學原理在實際生活中的奇妙應用。
在直播的最後,陳徵老師將直播陣地轉移到電磁學實驗室,為觀眾們演示了兩個比較酷的實驗:法拉第籠的遮蔽特斯拉線圈發出的閃電、靜電高壓實驗。在安全的前提下,陳徵老師使用專業的實驗器材,向觀眾們演示了奇妙的“觸控閃電”和“怒髮衝冠”實驗效果。此外,陳徵老師還向大家分享一個冬日避免靜電的小妙招:用手捏著金屬小鑰匙去碰門,可以有效降低身上的靜電放電時的電流密度,手也就不會感覺到被電到的刺痛了。
作為抖音專業級的科普創作者,陳徵博士還將日常參加科技活動、各類探索實驗、科技觀點等均釋出到了抖音平臺,成為了一位“行走的科普老師”。目前,@陳徵博士 ——科學實驗大玩家 擁有粉絲超過43萬,獲贊超263萬。
據瞭解,除了陳徵老師關於物理科普的分享,為迎接開學,抖音在9月1日到9月30日期間推出了開學科普季活動,邀請鄔賀銓、翟明國等40位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科學、藝術、文化等領域直播推出權威、優質的科普公開課。該活動致力於透過短影片和直播,聯動不同領域的大家,激發青少年的學習興趣,讓人們在數字時代能更好地走近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