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樣地球 多彩雲南”融合報道之⑬
今年,當全球的目光都被那群“北移”亞洲象所吸引時,卻鮮有人知,還有一群大型動物“印度野牛”——和亞洲象一樣,生活在普洱、西雙版納等地的森林中。
在雲南,它們的數量比亞洲象還要少。據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向如武介紹,根據監測資料顯示,目前雲南大約有250頭左右的印度野牛,它們是這個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野牛,甚至比生活在美國黃石公園內的美洲野牛體型還要大。
△印度野牛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野牛(資料圖)
今年8月,雲南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透過紅外相機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印度野牛幼崽的珍貴影片,讓它們再一次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中。
,時長01:36
(建議在WIFI下觀看)
世界上最大的牛科動物
說起野牛,大家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生活在美國的美洲野牛了,它們的體重在350-800公斤左右。印度野牛的體型卻比美洲野牛要大得多,平均體重800公斤左右,最大體重可達1500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牛科動物。因其主要分佈於印度、緬甸等地,故被稱為印度野牛。
在國內,體型高大的它們,跟亞洲象的生活區域幾乎重疊。它們的體毛大多都是棕褐色、黑色,鼻子和嘴唇呈灰白色,四肢膝蓋以下的毛呈白色,故又被形象地稱為“白襪子”。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高階工程師張忠員說,此前曾多次使用紅外相機拍到過印度野牛的幼崽,但要想追蹤野牛的足跡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紅外相機鏡頭曾拍到過印度野牛的幼崽(資料圖)
對於這一點,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局長盧文深有感觸。“我第一次在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見到印度野牛是在2008年。保護區的監測員瞭解到印度野牛的資訊後報給我們。”盧文到現場看到,印度野牛在老百姓的農地裡,對人類很機警。但它沒跑,跟家牛捱得近。“當我們慢慢越靠越近時,它就吹鼻子警告。”
盧文說,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印度野牛分佈的核心區域,有印度野牛28頭。
“西雙版納的印度野牛數量估計有100多頭,準確的資料還沒有掌握清楚。”2013年調到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後,張忠員就把目光投注到了印度野牛身上,並和同事們先後到有野牛出沒的勐海、勐臘等地做調查。
△一群印度野牛在奮力奔跑(資料圖)
在勐海縣勐滿鎮帕迫村村民楊丕榮家的牆上,掛著野牛群在奔跑的海報,很有氣勢。他最早在山樑子上看見過5頭野牛。張忠員聘請他做觀察員後,他注意到附近的野牛逐漸分成了4個小群,最多的一群有20多頭。
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曼稿片區也分佈著一群野牛。早在2015年,張忠員就曾追蹤過這個種群,數量大概有14頭。“我們對這個種群的家域、食性做了基本調查。這個印度野牛棲息地面積有4萬畝左右。野牛的食物至少有20多種,比如禾本科、矮灌叢、藤本科的都有。”據當地嚮導們觀測,這個種群如今已有20多頭牛了。“初步來看,種群數量進入上升期。”張忠員說。
2018年,納板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附近,一名護林員用手機拍攝到一群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印度野牛,這群印度野牛數量目前在10頭左右。
△張忠員對野牛進行追蹤拍攝
能聞到350米之外的氣味
近年來,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團隊也在對印度野牛做研究。盧文說:“印度野牛的行為複雜多樣,在活動過程中會留下許多明顯的痕跡,例如足跡、糞便、食痕、擦痕、臥痕等。”他還注意到,印度野牛喜歡結群生活,每群三五頭到二三十頭不等。每群都由一頭強壯的母牛領頭,如有個體和牛群走散,牛群會等待落後的個體跟上後再一起前進。成年公牛大部分時間都獨自生活,只有到發情期它們才返回到群體中去。“印度野牛沒有長期固定的休息地點,喜歡在密林和山脊平坦處休息,每天清晨、傍晚出來活動,氣溫高的中午前後則隱藏在密林中,反芻經過咀嚼存留在胃袋中的食物。”
△印度野牛喜歡結群生活(資料圖)
不久前,張忠員在曼稿片區見到了一頭獨牛。那天早晨,張忠員透過無人機看到一頭公牛在一塊荒地吃草,但剛拍了幾張照片,野牛就不見了。由於保護區草深樹茂,人力難以追上野牛,張忠員趕緊爬上一棵大樹,才重新看到了野牛。護林員告訴張忠員,每個印度野牛種群會分為若干個小群,每個小群有7、8頭野牛。如果出現獨牛,可能是在群體裡面爭奪“王位”沒有成功,被攆出來了。“它會跟著這個群,但卻沒法融入到這個群裡面。”護林員說,“牛王”看見它會對它進行追打,所以它只能跟在後面。
在旱季食物不夠的時候,牛群也會分群去尋找食源。2015年冬天,早上9點多鐘,張忠員來到勐海保護區。走到海拔1500米的荒坡上,突然看到50多米外有一群野牛在吃草。“這是我們第一次近距離碰到這麼多野牛,都很興奮,又怕驚嚇到野牛,只能在下風口悄悄地接近野牛。”張忠員說:“一旦被印度野牛攻擊,生還的機率很小。”雙方試探的過程持續了十分鐘左右,印度野牛見周圍悄無聲息,就掉頭跑了。“看到野牛群走了,大家又追著過去,拍了好幾張照片。”
△辨認野牛足跡
據盧文了解,印度野牛聽覺和嗅覺都非常靈敏,迎著風能聞到350米之外的氣味,雖然身軀龐大,但其行動卻十分迅速。2011年,盧文第二次近距離靠近的是一頭未成年野牛。“見人類逐步靠近,牛就會用兇狠的眼神警告讓開一點。當我停下來後,它迅速調頭從10米高的岩石上跳到溝裡面,再跨過小溪,兩三步就跑到了對面。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野牛的強壯和敏捷。”
△印度野牛喜食的西南樺嫩葉
野牛保護日益增強
“印度野牛如今僅存於我國西南部的熱帶、亞熱帶範圍內。”盧文說,在糯扎渡自然保護區一帶,印度野牛目前主要活動在落葉季雨林、季風常綠闊葉林、暖熱性針葉林等森林中,這樣的生活環境有利於印度野牛活動,也能滿足其取食的需求。
2018年至2019年,糯扎渡自然保護區啟動極小種群保護專案,選擇印度野牛喜食的粽葉蘆、雞嗉子榕等植物,以連片和零星交錯的方式種植了57畝食源基地,並改造了野生粽葉蘆或雞嗉子榕分佈集中的區域共2000多畝,形成以粽葉蘆、雞嗉子榕為優勢種的植物群落,供印度野牛取食。同時,在印度野牛必經的過道和長期取食的地點修建了7個簡易的人工硝塘,供印度野牛取食水和鹽。
日前,勐海縣做了針對亞洲象的食源基地建設,紅外相機在這裡拍到了兩頭打鬥中的印度野牛。“由此可見,針對亞洲象的保護措施,對同是食草動物的印度野牛來說,同樣起到保護作用。”張忠員說。
△印度野牛保護價值很高(資料圖)
印度野牛的發情期多在每年的11-12月,受孕的母牛需經過280天左右的孕期才能生下幼崽,一般情況每胎僅生一仔。
令張忠員和盧文感到奇怪的是,他們都發現了野牛和家牛之間的繁殖行為。“野牛一般情況下不和家牛交配,但我們發現離群的野公牛和家牛一起生活,並最終和家養的母牛雜交出了幾頭幼崽。”盧文說,為防止野外基因被汙染,他們特意尋找到了6頭雜交的野牛,除了4只腳不白外,體型只比印度野牛稍小一點。目前,雜交野牛們全部安置在普洱市野生動物救護站。此前,盧文也注意到有科研機構專門想讓野牛和家牛雜交,但母牛都會因為小牛個頭太大難產而死。但在野外,野公牛自己挑選的伴侶,反而能夠順利繁殖出下一代。
“印度野牛的總體數量雖然不多,但保護價值很高。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能成功,靠的也是野生稻,如果我們能把印度野牛的基因利用好,對雲南牛的品種改良也是非常好的資源。期待相關部門能在印度野牛的科研上投入更多資金,讓印度野牛造福人類。”盧文說。
對此,張忠員也非常贊同。據他透露,西雙版納下一步將在印度野牛出沒地區著重加強調查,建立一個基礎資料庫,為野牛擴大種群提供支援。
雲嶺先鋒全媒體策劃
記者 譚江華(部分圖片和影片素材由受訪者張忠員和雲南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提供)
來源:雲嶺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