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腸潰瘍是指胃和十二指腸黏膜糜爛破潰形成的凹陷。
它是由於胃、十二指腸的黏膜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蝕造成的,其中胃酸分泌增多和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有“無酸無潰瘍和無菌無潰瘍”的說法。
引起胃酸分泌增多的原因很多,如情緒不穩、飲食失調、藥物刺激等。
胃、十二指腸潰瘍屬常見病。據調查其患病率約為10%,主要表現為慢性呈週期性或季節性發作的節律性上腹痛、燒心、反酸水、腹脹、打飽嗝等症狀。
多於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換季時發作,發作時間比較固定。
那麼、患了胃、十二指腸潰瘍後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哪些事項呢?
1、進食要規律,定時定量
目前,對潰瘍病的進食安排眾說不一,到底是少食多餐還是像平常那樣一日三餐,這就要依個人習慣和感受、潰瘍的部位及病情來決定。
一般來說,在急性發作期即症狀明顯時以少食多餐為宜。
少食可避免飲食過飽引起的胃竇擴張、胃液分泌增加和胃的負擔過重及腹部不適﹔多餐可用食物中和胃酸,降低胃內酸度,尤其對十二指腸潰瘍飢餓性疼痛,即飯前痛和夜間痛效果好。
胃潰瘍者上腹痛多在飯後半小時出現,使得病人產生了懼食念頭,一日三餐較易被這類病人接受。
經常吃零食,會使胃不停地分泌和工作,加重症狀,延緩癒合。
2、食物要營養豐富,易於消化
既往的觀點對食物的種類限制過嚴,令許多病人難以接受。
最新觀點認為,對食物的種類不必限制過嚴,要依個人習慣、嗜好和自我感受由病人自己決定,以食後症狀不加重、自我感受良好為宜。
可吃饅頭、麵包、麵條、軟米飯、粥、餅乾、蛋典及煮爛的肉、魚、菜等。
應避免食用未煮爛的飯菜和難以消化的芹菜、韭菜、鹹菜、臘腸、粘糕等,對過於辛辣刺激性大的調味品、酒、濃茶、咖啡亦應加以限制。
少食過甜的食品如甜點、蛋糕、精糖等,以免刺激胃酸過多地分泌。
牛奶和豆漿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潰瘍病的救星,主要是它們易於消化、對胃腸刺激性小,還能中和胃酸。
但作用很短暫。其中含有的鈣被吸收後會反過來刺激胃酸的分泌,因此不宜過多飲用。
3、戒菸
吸菸對呼吸道的害處很大,也不利於全身健康,具體對胃的粘膜有哪些害處卻很少有人清楚了。
吸菸對胃害處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降低幽門括約肌張力,加重膽汁反流,膽汁中的膽酸可損害胃粘膜。
②引起胃粘膜血管痙攣,血流量減少。
③增強迷走神經張力,增加胃酸的分泌。
這些作用可削弱胃粘膜的防禦功能,促進潰瘍的發生,不利於癒合。
4、戒酒
酒精能刺激胃酸的分泌,使胃粘膜充血,破壞胃粘膜屏障中的脂蛋白層,引起胃粘膜的自身消化——潰瘍形成。
注意潰瘍病的併發症
潰瘍病除易復發外,還易出現下列併發症,應及時識別並就診。
①消化道出血:常有頭暈、心慌、口渴、眼花、尿少、出冷汗的感覺,重者可暈厥,若有柏油樣大便或嘔血,則診斷可確立。此時應禁飲食,立即就診﹔無噁心嘔吐時可進流質飲食﹔大便轉黃後可吃半流質,如麵條、稀飯、蛋黃等。
②穿孔:常有突發性劇烈腹痛並迅速波及全腹、腹肌緊張拒按、腹脹等,患者應絕對禁飲食,到醫院補液,使用抗生素或手術治療。
③幽門梗阻:患者常感腹脹、噁心、嘔吐,若嘔吐隔夜宿食,診斷可成立。
④癌變:胃潰瘍易發生癌變,十二指腸潰瘍極少癌變。因此,胃潰瘍患者若對藥物治療反應差、治療6周以上潰瘍仍不癒合者應行胃鏡檢查並取活組織送檢,以排除癌變。
參考文獻:
[1]張同勇,譚桂軍. 飲食幫忙調養胃潰瘍[J]. 食品與健康,2021,(09):50-51.
[2]張莉莉,朱芬芬,程配. 飲食護理干預對胃炎胃潰瘍患者影響的研究進展[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09):1495-1497.
宣告:本文系作者原創圖文,未經授權不得隨意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