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搜圖
▲駁殼槍
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和次年的“一·二八”事變,東北三省淪入日寇之手,遠東第一大城市上海成為不設防區域,日寇侵略中國的野心昭然若揭。國民黨當局意識到對日作戰已經避無可避,遂開始積極備戰,並在德國軍事顧問團團長馮·塞克特的建議下,大量採購軍火,組建精銳的德械師。
編輯搜圖
▲德械師標配
德械師基層軍官都配備駁殼槍
在國民黨當局當時與希特勒納粹德國簽訂的武器採購合同中,除了260門不同口徑火炮、10000支毛瑟步槍、5000挺捷克造ZB26式輕機槍外,還有5000支二十響駁殼槍,另外配1億發手槍子彈。這並不是國民黨軍隊首次大批次採購駁殼槍,在其嫡系中央軍裡,“按民國21年整編師的編制,每個步兵連有12支駁殼槍”。
以步兵連而言,軍官一共有連長、副連長、特務長各1名;排長、副排長各3名,如果再加上3名上士排副,正好12人,也就是說全連軍官無一例外,統一配發的都是駁殼槍。由於連年戰亂,辛亥革命後的中國長期成為各國軍火商激烈競爭的主要市場,勃朗寧、柯爾特等著名品牌的手槍也並不難採購,其中不少價格比駁殼槍更加低廉,那麼為何射擊精度差的駁殼槍會大批裝備部隊呢?
編輯搜圖
▲《平原游擊隊》劇照
基層軍官需要帶頭衝鋒
其實不僅是蔣介石重金打造的中央軍,即便是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及地方游擊隊,還有各省軍閥的雜牌武裝,駁殼槍似乎都是營級以下軍官的標配。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前,中國尚未完成對日作戰的準備,加上此前蔣桂戰爭、中原大戰及多次“圍剿”紅軍的作戰,各方勢力都內耗嚴重,尤其是損失了大批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
當日寇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時,為了抵禦其進攻,許多士兵甚至連槍都不會放便被匆匆送上戰場。如此一來,作為軍校出身或稍有實戰經驗的連、排長們就不能待在戰壕裡督戰指揮,而要在戰鬥中帶頭衝鋒,提高部隊士氣,也為眾多新兵做出表率。要衝鋒陷陣,一般的手槍自然毫無用武之地,而射速快、火力猛的駁殼槍卻正當其時。
編輯搜圖
▲二十響
駁殼槍火力強勁,可彌補自動火器不足
尤其是1931年5月德國毛瑟兵工廠將原本裝彈10發的半自動駁殼槍,改進為裝彈20發的全自動駁殼槍,即“快慢機”、“二十響”,使其在近戰中的效果不亞於衝鋒槍。淞滬會戰中,部分士兵組成“手槍隊”,與日寇展開逐村逐屋的巷戰,給崇尚拼刺刀的敵人以重大殺傷,曾有人創下用駁殼槍連續擊斃12名日軍的記錄。
對於裝備差,尤其嚴重缺乏連射武器的八路軍、新四軍而言,駁殼槍更是一向被視若珍品,擔任八路軍總司令的朱德同志,就經常隨身佩戴一把7.63毫米警用型駁殼槍,系從1927年南昌起義時就一直使用,槍身上刻有“南昌暴動紀念朱德自用”的字樣,現存放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土地革命戰爭館的陳列展廳裡,被譽為“中國革命第一槍”。
編輯搜圖
▲駁殼槍
編輯搜圖
▲《鐵道游擊隊》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