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是近現代中國軍事史上、東亞軍事史上第一次使用了百萬以上兵力進行的一場立體作戰,雖然此役以國民黨軍隊的失利而告終,但卻有著三個巨大的收穫:
其一、打破了日本叫囂的“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企圖。
其二、全中國的軍隊都調動起來,集合在全民抗戰的大旗下,放棄偏見和成見,不分派系,第一次沒有為了儲存實力而消極避戰,反而是奮勇當先。
其三、在戰略上把日軍處於不利地位,把日軍的機械化部隊牽制在了南方河網地帶,儲存了抗戰的有生力量。
上海因何成為了雙方爭奪的焦點
淞滬地區的上海是當時中國最重要的經濟、金融中心和最大的國際貿易港口。在抗戰全面爆發之前,日本、英國、美國在華投資的66.4%、76.6%和64.9%都集中在上海地區。而且,上海雄踞南京前哨,是從海路進入江浙地區的門戶和溯江而上進入中國內地的水路咽喉,因而在經濟、政治、軍事上都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對於資源匱乏、國土狹小的日本而言,上海就是其和英美等列強國家爭奪在華利益的要地;是遏制中國、蠶食中國、最終征服中國的砝碼;是為了實現其迷夢般的“大東亞共榮圈”的跳板。
但日本也清楚,要想單純地依靠武力征服中國,最大的關鍵並不僅是中國人的抵抗,而是英美在華的利益。因此,日本採取了挾迫的辦法,在儘量不觸動英美利益的基礎上,透過反覆威脅利誘的伎倆逼迫南京國民政府低頭,滿足他們的利益需求。
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日本軍方一片歡呼,在他們看來,中國軍隊的戰力根本不值一提,他們有把握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
可戰事一開,戰局的發展卻令日本軍方大跌眼鏡,中國軍隊雖然武器落後,但作戰之頑強和犧牲精神卻令日軍震驚。日本軍方認為,中國軍隊之所以能夠頑強抵抗,關鍵在於上海這個金融城市能夠源源不斷為中國軍隊輸送物資,如果能夠佔領淞滬地區,就相當於卡住了中國的脖頸,切斷了中國的對外聯絡和獲取外援的機會,使中國軍隊和人民喪失戰鬥意志,進而達到他們獨霸中國的目的。
因此,上海對於南京國民政府而言是勢在必守,而對於日本則是勢在必奪的一塊戰略要地。
對於南京國民政府而言,如果丟掉淞滬地區,不僅會失去經濟中心和對外聯絡的視窗,而且最重要的是,日軍可以利用淞滬地區的優越地理位置建立登陸場,為日軍下一步在東南地區開闢第二戰場創造條件。如此一來,本來在華北地區就已經處於弱勢的中國軍隊將會面臨著日軍從東南地區和華北地區的兩面夾攻,處於兩線作戰的不利境地。
為了守住上海,南京國民政府決定在淞滬地區對日軍進行一次先發制人的打擊,徹底解決日軍準備佔領淞滬,進而威脅南京國民政府進行兩線作戰的危險。淞滬戰役也由此而爆發。
淞滬戰場的中日兩軍的戰力對比
在這個指導思想下,南京國民政府進行了總動員,分散在全國各地的軍隊被緊急授予了統一的番號,開始陸續向上海方向集結,精銳的德械87師和88師已經先期到達上海郊外,獨立第2旅換上保安隊的服裝進入上海市區,隨時可以加入戰鬥。
在淞滬會戰開戰之前,中國軍隊在上海市區和郊外已經佈置了兩個精銳的德械師,一個補充旅和上海警察總隊和江蘇保安總隊兩個團,重炮兩個團和250餘架飛機,共計約10萬人;日軍駐軍有1 陸軍大隊2000餘人,海軍陸戰隊3200人,上岸參戰水兵5000人,另外還有約3600餘人以僑民身份作為掩護的復員老兵,再加上其他配屬部隊,共計12000餘人。
雖然說在整體上,日軍的實力超過中國軍隊,但在淞滬這個區域性地區,中國軍隊的實力要超過日軍。而且,由於負責指揮此役的張治中將軍在戰前精心佈置,大批的中國軍隊進入上海郊區時隱蔽極好,連上海民眾都沒有發覺中國軍隊於何時進入的上海市區,這就為此次戰役發起的突然性創造了條件。
可就在張治中將軍在等待蔣介石下達攻擊的命令時,蔣介石仍然在幻想著透過國聯的調停來制止日軍有可能發動在淞滬地區發動的戰爭。
對此,張治中將軍很不理解,南京國民政府既然已經在8月7日的會議上確定了全民抗戰的方針,又為何在大戰即將爆發之前寄希望於國聯的調停呢?
英國此時正奉行張伯倫的“綏靖政策”,雖然在中國有利益,但也不會冒著得罪日本的風險來強行干預,不痛不癢的幾聲指責對於日本來說根本無濟於事;美國此時正在賣給日本和中國的戰略物資的生意中大發其財,怕的就是你們不打,要是不打了,他們上哪發財去?因此,蔣介石想要依靠英美兩國來調停,是所託非人,註定毫無用處。
令張治中將軍最為焦急的是,大軍已經集結待命,要是時間一長,必定會被日軍偵知,到那時,戰役發起突然性的優勢將會喪失,這對於戰力本就不如日軍的中國軍隊來說,要想獲勝,無疑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一場突襲戰稀裡糊塗打成了一場遭遇戰
就在張治中在焦急等待命令的時刻,1937年8月13日上午9時15分,在八字橋一帶整修工事的88師一部與日軍遭遇,戰鬥隨即爆發。就這樣,一場經過了精心準備的突襲戰就這樣稀裡糊塗地打成了一場遭遇戰。
按照之前張治中的部署,當戰役發起時,中國軍隊應在空軍的配合下先行攻擊日軍在上海的大本營虹口和楊樹浦兩大據點,徹底摧毀日軍在上海的指揮機構,然後再掃蕩殘敵,在日本大本營還未來得及做出反應的時候就解決掉隱患。
可是,由於蔣介石迷信於國聯的調停,喪失了先發制人的機會,一場突襲戰變成了遭遇戰,給了日軍反應的時間,原來的計劃此時已經無法實施。無奈之下,中國軍隊只得調整部署,開始了全面進攻。
可日軍利用其堅船利炮和空軍的優勢,一次次擊潰了中國軍隊的進攻。而且經過了多年的修建,日軍的工事異常堅固,中國軍隊的炮火根本就摧毀不了,造成攻擊部隊傷亡慘重。
8月18日,中國軍隊暫停了進攻,開始再次調整部署。中央軍精銳的11師和36師奉命趕到,國民政府唯一的一個裝甲團也在團長杜聿明的率領下加入了戰場。
8月20日,中國軍隊再次發起總攻,可攻勢仍然受阻,軍隊傷亡慘重。日軍的援兵也於此時趕到加入了戰場,戰局開始向日方傾斜。
此時的淞滬戰場出現了戰前南京國民政府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那就是淞滬戰事不僅沒有起到消滅日軍,穩固上海這個對外視窗的目的,反而把日軍引來,打成了僵持狀態,如果日軍持續向上海增兵,開闢了第二戰場,那將對抗戰大局將極為不利。
既然淞滬方面的戰事已呈擴大之勢,那就索性再擴大一些。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認為,當下最不利的局面是南北兩個方向都戰敗,如果出現上述局面,華北和中原地區失守,日軍則可以利用平漢鐵路迅速南下,攻佔武漢,那中國將會被一分為二,北方的軍隊將會被分割在北方;如果淞滬地區戰敗,日軍則可佔領上海,封堵死中國的出海口,然後再揮師西進,與北線日軍匯合於武漢。
按照戰局的發展,這種危局很有可能出現。地盤丟了沒關係,可要是部隊都喪失,那中國的抗戰將如何堅持?
把精銳部隊陸續調往淞滬戰場背後的戰略
既然已經預料到了危險,那應對辦法自然也是有的。國民政府並沒有像以往那樣儲存實力,而是全力以赴,把幾乎能夠調動的精銳部隊都派往了淞滬戰場。
這似乎是個悖論,一方面害怕部隊喪失殆盡,失去了抗戰的資本,另一方面,又加大向淞滬戰場調兵遣將的力度,國民政府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呢?
其實,這是個高明策略。
持續向上海方向派兵,其目的就是向上海方向的日軍採取積極攻擊態勢,造成一副想要殲滅日軍的態勢。日軍為了支援淞滬方面,只得把原本派往華北方面的軍隊調往上海方向,這樣就極大緩解了華北方向的壓力,為日後華北方向的中國軍隊能夠安全撤出戰場,保留抗戰力量創造條件。事後證明,從淞滬會戰之後的徐州會戰來看,日軍在華北地區的戰力明顯不足,根本無力殲滅中國軍隊,所以才會出現徐州會戰時,中國軍隊大部安全撤出戰鬥這一幕。
而在上海方向,雖然日軍的實力佔據絕對優勢,但中國軍隊採取了的是平行撤退的方式,若不是蔣介石瞎指揮,根本就不會出現日後的大潰敗,以至於損失慘重。
而日軍呢,把精銳的機械化部隊置於南方的河網地帶,在戰略上就犯了大錯誤。如果日軍不理會淞滬戰事,而是把主力都集中在華北方向,利用機械化部隊的優勢強行突進,定會陷中國軍隊以極大被動。
果然,在中國軍隊持續向上海增兵之時,日軍只得拆東牆補西牆,把原本用於華北戰事的兵力調派到了上海。
白崇禧的策略:桂系軍隊為主力進行反擊
隨著日軍新銳的到來,淞滬戰場愈發吃緊。就在蔣介石苦思對策的時候,一個好訊息傳來,那就是桂系的第21集團軍在司令官廖磊的率領下全軍帶到來。
桂系第21集團軍下轄第7軍和第48兩個軍,這已經是桂系能夠拿出來的半副家底了。尤其是第7軍,在北伐時期就赫赫有名,被稱為“鋼軍”。要知道,粵軍的第四軍才被成為“鐵軍”,第7軍被稱為“鋼軍”,則意味著第7軍的戰力比第4軍還要強大。
對於桂系部隊的使用,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的白崇禧早有預案。在他看來,在淞滬戰場上,中國軍隊總是處於一種被動防禦的狀態是一種消極的打法,如果不能組織起有效的、大規模的反擊,早晚有一天陣地會被突破。因此,在桂系的21集團軍參戰之後,白崇禧建議,準備以桂系軍隊為主力組建突擊集團,採取中央突破的戰法,突破日軍的防線,把日軍趕下海去。
不得不說,白崇禧的反擊計劃是非常誘人的,在雙方戰場處於一種僵持狀態的情況下,這不失為一招亂中取勝的戰術。
而且,根據桂軍以往的戰力表現,參戰各部也對桂軍的戰鬥力表示認可。因此,白崇禧的提議得到了批准。
1937年9月19日,21集團軍向當面之敵發起反擊。可不料,還未等出發,就遭受了巨大的損失。隱藏在竹林中等待出擊的桂軍一個團在日軍的飛機狂轟濫炸下,折損大部,這是因為日軍為了偵察戰場情況,每日都在拂曉時分就放出載人氣球,桂軍初到戰場,對情況不瞭解,以至於吃了大虧。
可桂軍此時銳氣正盛,一個團的損失並沒有被白崇禧放在眼裡。按照預定計劃,21集團軍向日軍發起了進攻。
可由於21集團軍發起反擊的情況早就被日軍載人氣球上的觀察哨偵知,日軍早早就在預設陣地上擺好了機槍和重炮。在日軍機槍和火炮的反覆掃射下,桂軍傷亡慘重,等待桂軍好不容易衝上日軍陣地,後續部隊又被日軍炮火阻斷,無法接應,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戰友戰死。而桂軍好不容易從桂林帶來的一個山炮團因為口徑小,射距近,在大戰中根本沒有發揮出作用,反而是拖著它們在陣地之間跑來跑去,嚴重影響了桂軍的調動速度,氣的21集團軍總司令廖磊乾脆把這個山炮團發配回了廣西。
自10月19日桂軍發起反擊開始到10月23日,桂軍的反擊勢頭逐漸減弱,而對面的日軍第9師團、第101師團和第3師團一部在頂住了桂軍的反擊後,開始反擊。戰至25日,21集團軍的防線再也無法支撐,只得且戰且退,退至二線陣地。戰後統計,此次反擊,桂軍共損失兵員大約在2萬餘人,陣亡旅長3人。
在參加淞滬會戰前,桂系全軍不過6萬餘人,21集團軍帶到淞滬戰場參戰的共有17個團3萬餘人,這幾乎算作是桂系的半副家當,而且還都是最精銳的部分。可這一次反擊,半副家當就這樣打沒了,還戰死了3名旅長,作為此次反擊的提議者白崇禧心如刀絞,為此數日不食。
難道此次反擊錯了嗎?一貫號稱為“小諸葛”和軍事家的白崇禧竟能犯這種低階錯誤?
其實,這真不是白崇禧的錯。
淞滬戰場上,中國軍隊和日軍都是採用的“添油戰術”,但二者又有不同。
日本人採用“添油戰術”是因為在戰前瞧不起中國軍隊的戰鬥力,認為根本不需要集結太多的兵力就可以戰勝中國軍隊。可隨著戰事的僵持,日本軍隊久戰不下,才開始抽調兵力支援淞滬戰場,可仍然沒有過於把中國軍隊放在眼裡。就這樣,一來二去,在整個淞滬會戰期間,日軍共增兵三次才算是穩定了戰局。
但要注意的是,日軍雖然是“添油戰術”,但增加的兵力都是形成機動兵團,並沒有分散地把部隊平均分佈在戰線上,這就使得日軍統帥部手中始終有著一支強有力的部隊作為突擊使用。
而南京政府方面則不同,在蔣介石的命令下,增援上來的部隊總是被平均分佈在一線陣地上與敵抗衡,總是沒有在區域性形成超過日軍的戰力,總是在搞一套他從德國人手中學來的陣地防禦。就這樣,一師一師的中國軍隊不斷地被消耗在一線陣地上,一個師最多打上四五天就要撤下去整補。
作為副總參謀長的白崇禧是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的,所以他才會在21集團軍到來的時候提議要向日軍發起反擊,不然,21集團軍也會像之前的部隊那樣在陣地戰中被消耗掉。如果能夠趁著桂軍初到戰場,銳氣正盛之時進行反擊,還是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獲勝的。
打防禦戰最笨的方法就是死守一地,死戰不退。這種戰法看起來好像很是英勇,但在對方具有火力上絕對優勢的時候,就是一次單方面的屠殺。最好的辦法就是實施機動防禦,把敵軍放進來,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
白崇禧提議的反擊失利,對整個淞滬戰場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大量的軍隊在反擊戰中損失巨大,嚴重影響了陣地的防禦。而日軍則利用其強大的火力穩固了陣地,自身的損失較小,在中國軍隊反擊失利之後隨即發動了反擊。
在不利局勢下,中國軍方只得放棄了一線陣地的防禦,退至二線陣地。至此,中國軍隊在預設陣地上的作戰結束,轉為外圍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