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當地養殖界就出了一件新鮮事,農民老趙是一位養鵝專業戶,前些時間,他挨個去村裡鄰居家拜訪,想把自家的大鵝,趕到他們的玉米田裡吃上兩天,當然,他這也不是友情放牧,如果鄰居願意,他願意每畝支付150元費用。
雖然老趙一再強調在玉米田間放鵝不會影響玉米產量,但對村民們來講,這還是一件新鮮事物,以前未曾有過這種先例,因此眾說紛紜,很多鄰居都拿不定主意。
不過,也有相信他的鄰居,也很認可老趙的說法,在玉米田間放鵝,既能吃玉米田間的雜草,又能吃掉玉米下部葉片,幫助玉米田增加通風透氣性,想想20年前,農民為提高玉米產量,增加玉米田透氣性,往往採取人工去玉米葉片的方式,去掉的葉片,拿回家喂牛羊,絕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兒。
再加上大鵝在田間有吃就有拉,鵝的糞便留在田間,對土壤有機質含量也是一種有效補充,這樣的好事兒,何樂而不為呢?況且每畝還給150元費用,所以,這樣的事情沒有必要不舉雙手贊成。
當然,更多的鄰居還是心存疑慮,他們之所以不願將自家玉米田租給老趙,主要還是擔心大鵝糟蹋田間玉米,那麼多數量大鵝,人不可能站在田間看著,鵝那麼大體格,萬一把玉米給弄折了咋辦?鵝的食量那麼大,誰敢保證它們只會老老實實吃下部分葉片,而不會抬起頭去啄食已經授粉了的玉米棒呢?
若真如此,還不如不掙這150元,平時大家都是關係不錯的鄰居,若為了這些事情失了和氣,就太不值得了,所以,很多鄰居認為,不租就不會得罪人,或者為了穩妥起見,先觀察一下情況再做打算。
對於鄰居們這種反應,老趙也表示了理解,新事物自然需要時間去檢驗,有些事情也是急不得,對於玉米田間放養大鵝,這種方式雖然在當地屬於首創,但在外地,已經比較普及了。
今年春節過後,他就實踐了小麥田放養大鵝的模式,最後測產,被大鵝吃過一遍的小麥,產量並沒有受到特別大的影響。
在玉米田放養大鵝,既沒有大家想象得那麼複雜,可也沒有那麼簡單。
據老趙介紹,在玉米田放養大鵝,苗期至小喇叭口期不能放養,鵝的食量很大,說不定就把葉片給吃完了,玉米成熟期也不能放養,屆時玉米下部葉片已經乾枯,而玉米粒顯然比玉米葉好吃,所以就會讓玉米田造成減產損失。
最佳時期是玉米抽雄後,此時玉米植株已高,而下部葉片也較為鮮嫩,大鵝吃下部葉片,而不會對穗位及以上部位造成危害。
在同一塊玉米田內,也不能讓鵝滯留太久,一旦下部葉片吃完之後,若不及時更換新的田塊,就會對玉米雌穗或穗位以上葉片造成危害,況且鵝在田間生產糞便,即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壞事,好事是可以為土壤積累有機質,壞事是過多新鮮糞便在田間積累,加上數量過多大鵝的踩踏,還會造成土壤板結。
所以,合理的放養,並不會對玉米造成危害,不合理的放養,肯定會對玉米造成減產損失。
對於老趙養鵝的方式,在當地已經博取了足夠多的眼球,租別人家的玉米地進行養鵝,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對老趙來說,這也是一種無奈之舉,畢竟鵝的食量比較大,但鵝是雜食動物,大多數植物葉片都能成為它的美食,為了降低養殖成本,在保證青飼料的前提下,可以節儉精飼料的投入,這對降低養殖成本,有著絕對的促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