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保溫隔熱施工工藝
(首鋼園區8號館有模型展示)
北京實創醫谷產業園東區專案被譽為“高保溫的被動房”,較傳統建築節能80%以上。專案外窗採用中空玻璃,能夠有效阻隔室內和外界環境的熱交換。透過利用高效新風技術,能夠在改善空氣的同時保持室內恆溫,維持在人體最適宜的18至24攝氏度之間,真正實現冬天不用開暖氣,夏天不用開空調,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
02 七天搭起來的“陽光房”
北京國家能源集團光伏建築一體化中心專案被譽為“會發電的陽光房”,外部使用輕型光伏牆體替代傳統水泥牆體,預計年發電量可達7.5萬千瓦時,滿足建築30%至40%的用電需求。該專案還被稱為“搭積木的裝配房”,建造使用的410個鋼結構構件、197個屋面單元板塊,在工廠預製加工後,將它們像搭積木一樣進行裝配,累計只用七晝夜。裝配式建造不僅速度快,還能有效降低施工過程中的大氣汙染和建築垃圾排放,並且減少揚塵和噪聲等環境汙染。
03 施工現場建築垃圾回收與迴圈利用技術
(首鋼園區8號館現場展示建築垃圾處理與回收過程)
可移動式工程垃圾綜合處理裝置主要用於處理房建、公建、市政等各類專案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築垃圾。中建一局在全國首創了量化預測平臺,可將70%的建築垃圾進行分類回收和利用,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裝置具有移動性強、模組組合式、場地適應性強、低噪聲等特點,可根據建築垃圾原有功能和可利用性進行分類,精準分析不同建築型別的垃圾量,提供資料基礎,實現建築垃圾從建築中來到建築中去。
04 “4233”生態修復治理施工模式
烏梁素海山水林田湖草沙試點工程在國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工程中排名首位,是全國最大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試點工程,沙漠治理面積位居全國同類工程之首,生態修復面積約1.47萬平方公里,工程難度之大、治理種類之多、施工環境之惡劣,在國內均屬首例。
中建一局建設者們採用“4233”生態修復治理施工模式,即四步走標準化沙漠治理、林草修復兩大神器、礦山三重治理、海堤整治三步施工,透過荒漠化治理穩固沙丘、林草修復改善區域土壤及氣候條件,鞏固治沙成果;透過修復礦山環境遏制地表水土流失,保證植被覆蓋度,減少區域土壤沙化;透過海堤治理還原水體生態,保證水體安全。各業態治理多措並舉、相輔相成,最終實現流域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修復黃河之腎,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來源:中建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