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總有一個疑問,舊中國曾經有那麼多個政黨,為什麼最後就中國共產黨走了出來,承擔起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
總有一種聲音,舊中國曾經有那麼多支軍隊,為什麼只有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能戰勝國內外一切反動力量,成為國之干城?
“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這是刻在黃浦軍校大門的一幅對聯,這也是國民黨人對建立自己新生軍隊的一個“見證書”。
這份“見證書”,見證過這支軍隊曾經的信仰與追求,可這份“見證書”,也見證過它的腐化和墜落。對於國民黨軍隊而言,歷史卻像是魔咒一般。由黃浦軍校學生組成的,新生的國民黨軍隊,北伐路上一路凱歌高奏,戰勝各路軍閥,顯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強硬的戰鬥力,這也充分展示出一支由政黨掌握的軍隊所能創造的最大輝煌。
可同樣的國民黨軍,面對由共產黨人組織的軍隊,卻顯現不出政黨的力量,更展現不出軍隊的力量,成為一路敗退到臺灣島上的潰兵。
原因何在?
蔣介石在敗退臺灣後,曾對國民黨的失敗做了一個總結,其核心結論無外是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共產黨軍隊的性質宗旨,國民黨內部原因等……
而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卻是我黨我軍取得勝利的成功經驗。
理想信念並非共產黨人的專屬,國民黨人同樣也有理想信念。孫中山先生提出的“民主、民權、民生”三民主義,同樣閃耀在當初尋找救國救民道路的這個政黨、這些人身上。可這個黨、這些人一旦當權,就再也沒有當初的理想信念,孫中山先生告誡國民黨全黨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就成了掛在牆頭的一幅“風景畫”。
歷史證明,一個具有信仰堅定的政黨,一定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和統一的思想。共同的目標使四面八方的人走到一起,統一的思想使走到一起的人從此不再分開,而且使更多的人不斷地被影響、吸納,加入進來,從而使這個黨由小變大,由弱變強,這也是有著堅定理想信念的中國共產黨的成功之路。
國民黨雖然一直高唱信仰三民主義,並向他的黨員採取各種方法灌輸,但顯然,信仰不是旁人強加上的,而是從內心生髮出來的,只靠硬性灌輸不可能使黨員樹立起信仰。“國民黨缺乏信仰,共產黨甚至每個兵完全是一個思想——共產主義”,對共產黨和國民黨都有著深刻了解的張學良說出的這句話,從某種意義上揭示了成敗與否的最大秘密。
其實,張學良的這句話也只是摸到了中共這頭大象的區域性,更多的真相其實就鮮明地擺在世人面前。共產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從誕生之日起便為中華民族獨立、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時刻為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權益,所以贏得了人民的認可、支援和擁護。而國民黨軍隊,今天可以在這裡當兵,明天也可以到別處去當兵。當兵吃糧也成為一份動盪社會里謀生的職業。同樣一個人,在國民黨軍隊裡欺男霸女、魚肉百姓,到了人民軍隊,經過“解放”教育,明白了人民軍隊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體會到了人民軍隊當家做主的感覺後,就成了一個有信仰、有追求、敢犧牲的“新人”。
而人民軍隊裡這樣的“新人”越打越多,越戰越強,就成為埋葬蔣家王朝的重要力量。
不論是革命戰爭年代,543萬支前民工用小推車推出的淮海戰役的勝利,還是新時代,人民群眾用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戰鬥姿態配合黨和國家,戰勝肆虐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這些都彰顯了這個政黨與人民互相支援、互相成就的魚水深情。而這也是這個政黨、這支軍隊成長成功的法寶之一。
高舉著黨的旗幟,腳踏著祖國的大地,揹負著民族的希望,這支不忘初心、永葆本色的人民軍隊,必定會不辱使命、不負重託,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路搭橋、保駕護航。
(中國軍網·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