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伐戰爭開始,民國軍事就經常出現沒啥軍事經驗的初生牛犢吊打戰場老油子的現象,一些著名戰將統帥(比如粟裕)甚至根本沒有軍校和舊軍隊經驗卻能大殺四方。這種反差並不奇怪,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對抗經驗都能增加運動員的成績,比如野球場經驗在職業比賽用處不大。民國時期的老經驗在新式武器和新的軍隊面前也都變成了無用功,大人時代變了也是那個時代的主題。
民國時期的一大軍事淵源就是老淮軍,淮軍大量人馬都轉投到了北洋軍名下,聶憲藩(聶士誠之子)、江朝宗、薑桂題這些北洋系統的大將都是老淮軍出身。老淮軍的特點就是射擊才能特差,連當年的袁世凱都看不上他們。 袁世凱在甲午戰爭時期就吐槽過淮軍的技戰術,“每照擊土匪 法 , 挑 奮 勇 為 一 族 , 馬 奔 之前 , 宛 同 孤 注 。 喘 息 未定 , 援 後 不 敢 放 槍 ,恐 自 擊 。 只 恃 向前數 十 人 亂 打。且 援 擁 易 中 彈 , 因 難 制 勝 。 ⋯ ⋯ ”, “子彈佩 每 二 百 , 不 足十 分 鍾 用 ” , “ 只知託 平亂 打 , 不 起碼 牌 , 故彈及 近 , 難 命 中 。 有 用 彈數十 條 , 傷 寇十餘 人者 , 何 能禦敵 ” ,甲午戰爭中淮軍盛字營5000人馬在平壤之戰打光了74萬發子彈,卻只擊斃了日軍189人。老淮軍的射擊習慣是舉槍準備射擊時,士兵眼睛隨便看,就是不看前面不瞄準,爭取把子彈打出去就算完事。
袁世凱編練的北洋軍也好不到哪裡去,張勳復辟時,北洋軍的射擊水平也不比老淮軍好到哪裡去。北洋軍和辮子軍交戰,雙方打了幾百萬發子彈,也就打死了十幾個人。這也不僅僅是北洋軍混戰都是老熟人,北洋軍和國民軍、南方軍閥交戰命中率也是如此。在北伐前軍閥混戰少有刺刀肉搏,行軍主要依賴鐵路和水運,沒有哪隻部隊單靠步兵行軍可以轉戰數千裡。
因為當時的各路軍閥遠距離射擊能力都不高,晉綏軍還玩出了手榴彈集中投擲戰術。晉綏軍專門組建了手榴彈旅旅長,下轄六個手榴彈營,還有九個手榴彈營,專門充當救火隊。晉綏軍從來都是炸藥、火藥管夠,手榴彈更是不缺,遇到射擊能力差的東北軍、肉搏能力強的西北軍時都喜歡手榴彈開路。
時間進入到20世紀30年代後,輕機槍開始大規模進入中國軍隊,但一些軍人和軍隊卻沒有與時俱進。紅軍長征前,全軍擁有重機槍357挺,捷克式ZB-26等輕機槍322挺,平均每個連機槍不足兩挺。這個水平比起中央軍那是差得遠,常總裁的中央軍每個連步兵連配有輕機槍9挺,每營有一個裝備6挺重機槍的重機槍連。紅軍的機槍數量只是同等人數的中央軍四分之一不到,子彈數量更是相差甚遠,整個中央紅軍只有機槍子彈22.5萬發。但這要是和川軍劉文輝部比起來那就是土豪,劉文輝的“第41軍,軍直屬和各師、旅,都沒有騎兵和炮兵,除步兵團各有一個迫擊炮連外,全軍沒有一門野炮或山炮,更沒有任何防空武器和反坦克武器。輕重機槍和步槍都是四川土造,射擊距離很近,準確性極差,極易發生故障,而且輕重機槍的數量非常之少。以122師364旅來說,全旅只有八挺重機槍和兩挺輕機槍,”整個師136師到1938年才裝備輕機槍43、重機槍30,劉文輝的部隊和紅軍比火力就是叫花子。
劉文輝當年也是川軍中的BOSS級人物,吊打過賴心輝、李家鈺、羅澤洲等川軍強者,在四川軍人中和劉伯承並稱為“二劉”,實戰經驗沒得說。但他被大侄子劉湘趕到西康後裝備水平一落千丈,根本就趕上輕機槍普及的東風。因此在瀘定橋之戰中,不差機槍的紅軍集中了上百挺機槍讓劉文輝的部下知道了啥叫火力壓制(“由曾克林指揮全團百餘挺輕、重機槍,掩護奪橋和鋪橋行動”)。
到了抗戰後期,隨著大量美式裝備進入國軍,老一輩的保定系軍人、雜牌部隊長官手中並沒有掌握大量美式裝備的知識技能,玩不轉自動武器,戰術上也就落後於時代.時代在變,裝備也在變,戰術自然也要跟著變,很多老軍人的經驗自然就不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