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兩個月來,在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過程中,湖北省軍區發現和挖掘了一批老戰士的感人故事。戰爭年代,他們堅守信仰、出生入死;和平時期,他們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用一生詮釋對黨、對人民、對軍隊的無限忠誠。本期“國防線上”走近兩位軍中老黨員,傾聽他們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初心故事。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泉 通訊員 何武濤
老兵名片
李向民,原名霍連弟,現年96歲,黨齡7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培養的第一批飛行員,飛行37年;突破飛行禁區,參加開闢康藏高原航線,支援陸18軍作戰,參加黑水、蘆化戰役,甘肅、青海巢匪,曾榮立一等功。先後擔任空13師飛行大隊大隊長、團長、副師長;空23師副師長、師長,空五軍軍長,武漢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副政委等職。
表白心語
今天的幸福生活非常來之不易,要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感恩革命先烈,感恩我們的黨,感恩我們的國家。不知道新中國是怎麼來的,就談不上愛黨愛國。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96歲的李向民,輕輕搖動著手指,歌聲在室內迴盪。
這首《歌唱祖國》的歌詞和曲譜,被他和老伴一筆一畫,工整地抄錄在一張大宣紙上,張貼在從客廳通往後院的門上。
“沒有國就沒有家,沒有強大的國家和人民軍隊作後盾,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愛國是第一位的。”老人說。
李向民機組成員合影,左二為李向民。(圖片攝於1952年,記者近日翻拍。)
透過地下黨參加革命
“我當了6年半的亡國奴,12歲到18歲,是在日本人的統治下度過的。見到日本人要鞠躬,沒有任何尊嚴。”李向民說,他一輩子也忘不了年少時的這段屈辱生活,“我很幸運,遇到了地下黨,走上了革命道路。”
1943年,李向民正上初中,一次考試中,他在作文中表達了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痛恨和追求進步的思想。老師私下找到他:“你這屬於‘反動’思想,要砍腦袋的,你要把這些想法埋在肚子裡。”李向民後來才知道,這位老師就是一名中共地下黨員。
有一天,同桌突然對他說:“咱們附近有八路軍、共產黨,抗日可堅決了。咱們能不能一塊兒去找他們?”
“你怎麼知道?”李向民反問。
“我表姐經常接觸地下黨,瞭解年輕人的思想活動。”
兩人一拍即合。沒有路費,李向民偷出父親的腳踏車,湊夠了到火車站的路費。“到了火車站外,碰見一個人,告訴了我們線路和密語。”就這樣,李向民和同學從山東高密經莒縣,到達了游擊區。
“這裡非常危險,你們今晚必須走。”游擊區一位同志說。來不及休整,他和同學當晚過了沭河,到了根據地。
第二天,在根據地同志的安排下,他們又走了幾天,來到專門接待外地知識青年的培訓學校(抗大)。這裡已聚集了不少從青島、濟南、北京等地而來的青年學生。
“當時宣佈紀律,不準用真名真姓,不能說出家庭情況,每天就是學習、寫材料和思想彙報。”李向民說。
在這裡,他的姓名由霍連弟改為李向民。
一個月的培訓結束後,學校對他們說:“你們都回去,動員學生,把你們看到的都告訴他們,讓他們能來的都來。”
李向民和另兩同鄉,編成一個“學生解放民先小組”,回到家鄉,秘密從事動員學生工作。
李向民動員了2名青年學生。臨出發前,其中一人因為偷拿父親的錢被發現,李向民被告發,身份暴露,被關進了警察局。家人四處託關係,才將他保了出來。
很快,組織派人將他和另一名青年學生送到根據地。由於年齡小,沒有經過軍事訓練,還不能當戰士,李向民和30多名青年學生被送到抗大繼續學習。6個月後,李向民畢業後留在了抗大。
冒著生命危險,開闢康藏航線
1945年9月,抗戰勝利後,李向民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隨部隊到東北。
一天,教導員對他說:“小李子,你應該感到高興,我們正在招空軍,年齡要求是18歲至22歲,你各方面條件不錯,我們準備選送你去。”
1946年,李向民被選送至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學習飛行。1948年畢業後,擔任飛行教官。
1951年,為支援十八軍進軍西藏,開闢康藏航線,空13師組織人員準備試航西藏太昭。1952年6月7日清晨,空13師組建以飛行大隊大隊長李向民為首的8人試飛小組,駕駛C-46飛機從新津機場起飛。
“這是一次沒有氣象資料、沒有地圖、沒有備降場、突破空中禁區、突破飛機效能的試航,整個航程6000米以下氣溫均在零下20多攝氏度,對機組每名成員來說,都是一次生死考驗。”由於長距離高空飛行,飛機兩臺發動機先後在試航過程中出故障,一臺發動機溫度達到80多攝氏度,另一臺發動機溫度達到120多攝氏度。
“我們把飛機上能扔的東西都扔了,減輕飛機的重量,儘量把飛機飛回去。”李向民說。
空中機械師說:“你不要命了?弄不好要著火!”
飛機幾乎是貼地飛出高原山區。隨後,李向民採取減動力降油門,克服發動機共振、儀表失靈和漏油等故障,駕駛飛機成功返航。此次試航,全程共持續飛行9小時38分鐘,往返航程達2247公里,成功完成了任務。
由於處置得當,他個人和機組分別榮立一等功。
“康藏航線是中國共產黨的飛行員開闢的,具有特別重要的戰略意義。”李向民說。
從1951至1960年,李向民和機組人員駕運輸機支援西藏10年,積累了寶貴的飛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