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父母的不當言語,不會在孩子身上留下傷疤,但會在他們的心中留下難以抹去的創傷。
作者 | 夏天
昨天,我剛吃完晚飯,就接到姐姐的電話。
姐姐在電話裡火急火燎地說:
“大宇不見了!怎麼辦?我到處找,都找不到他。”
我問姐姐怎麼回事。
姐姐吞吞吐吐地說道:
“還不是因為學習的事,我說了他幾句,他不服氣地跟我犟嘴,我一生氣,就罵他,‘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沒用的東西?’
哪知道他這麼經不起說,摔下筷子就跑出去了。”
聽完姐姐的話,我長嘆一聲。
姐姐每次都是這樣,明明心裡很愛孩子,卻總是用很傷人的話去刺痛孩子。
可是每次傷害了孩子,卻又從不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著名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曾說過:
“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很多時候,父母隨口而出的一句話,雖然不會讓孩子的身體留下傷痕,卻會在孩子的心上扎進一根難以拔除的刺。
那些被父母刺傷過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看完下面3個故事,也許你會找到一些答案。
第一個故事,來自浙江11歲的男孩小波。
小波的學習成績很好,從來沒有出過班級前五名。
但小波的媽媽並不滿意。
她經常告訴小波:
“你只有成績好,才能讓別人瞧得起你。”
她對小波的要求很嚴苛,經常因為一點小錯,一點退步,就氣急敗壞的責罵、責罰小波。
前段時間,媽媽在監控裡看見小波在家玩了半小時手機,氣不打一處來。
她回家大罵小波“不爭氣”、“只知道玩”,並罰他在院子裡跪了2個小時。
誰都沒有想到,這竟成了壓倒小波的最後一根稻草。
小波決然地留下一封信離家出走了。
信中寫道:
“媽媽,我走了,請你不要找我。
我知道我是個廢物、窩囊廢、累贅,這些年讓你生氣不是一天兩天了。
放心吧,我走的時候會帶上書,會好好學習,還會收集一些素材寫作文,不要找我,我會自己回來的……”
字字讓人心酸。
一個只有11歲的孩子,本該是一個自信陽光、朝氣蓬勃的少年,現在卻親口承認自己是個“廢物”、“窩囊廢”和“累贅”。
一個本該在父母身邊被寵愛的孩子,現在卻戰戰兢兢地想要逃離父母,還不忘懂事地安撫父母,告訴父母,“我不會忘記學習的。”
想起我曾經看到的一句話:
“一個懂事的孩子,不會忘記愛你,但卻會忘記愛自己。”
媽媽對他的每一句責罵,雖然沒有讓他的心裡燃起仇恨。
但媽媽曾說過的每一句難聽的話,都在他的心上留下了深深的傷痕。
讓他的內心脆弱、自卑、迷茫、無助、讓他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讓他覺得自己不配被愛,徹底喪失了對未來的希望和熱情。
第二個故事,來自一個14歲抑鬱症女孩。
女孩就讀於全省排名第一的重點高中, 父母對她的期望很高,只要女孩成績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就不斷地否定她、要求她、指揮她。
高中住校後,女孩因為不會處理人際關係,經常跟同學發生爭執。
女孩打電話跟媽媽求助,訴說自己被孤立,被欺負。
媽媽的第一反應不是關心孩子,瞭解真相,而是開始潑她冷水:
“怎麼不孤立別人,就孤立你呢?”
有一次,女孩媽媽接到班主任老師的投訴,回過頭來把女孩狠狠地臭罵了一頓。
“跟每個同學都搞不好關係,那是你自己的問題。”
“你能不能好好反思一下你自己!”
後來,女孩再也沒有跟媽媽打電話傾訴過,但她的狀態卻越來越差:
她開始變得歇斯底里,她總是無意識地摳自己的手指,摳得指尖遍佈傷口,她開始拒絕跟媽媽溝通,她總是一個人在深夜痛哭。
直到有一次,女孩對媽媽說自己站在教學樓上就想往下跳時,女孩的媽媽才慌了神,趕緊帶女孩去看醫生。
可是,當醫生確診女孩得了中度抑鬱症時,女孩的媽媽沒有關心女孩的病情,反而失望地責備女孩:
“我們付出這麼多把你培養進這麼好的學校,你怎麼那麼讓人不省心?”
這一次,女孩徹底對媽媽寒了心。
她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在日記上寫下“我恨媽媽”,然後安靜地吃下了一整瓶安眠藥。
武志紅老師說:
“家是港灣,愛是退路。”
孩子最深的情感需求,就是感覺到被愛。
每一個孩子都把父母當作自己最親近的人,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寵愛、理解、和包容。
而父母對孩子情感需求的忽視,父母對孩子言語間的冷漠,不僅會讓孩子寒了心,再也不信任父母,更會把孩子逼到死角。
那些不以為意的責備,那些脫口而出的抱怨,就像一把把尖刀,徹底斬斷了親子關係的連結。
第三個故事,是一位少年殺人犯的故事。
男孩12歲的時候,父母離異。
從那之後,他開始跟著媽媽生活,可媽媽卻經常辱罵他:
“你怎麼不去死?
你就是豬腦子、沒用的廢物,是個人都比你強。”
媽媽一次次的羞辱、否定、諷刺、挖苦,讓男孩的內心充滿了憤怒和羞恥。
他的內心深處開始認同:
自己真的就是一個廢物,真的一無是處。
直到有一天,他無法排解自己內心的痛苦,就拿起一把刀,瘋狂地捅向了比自己更弱的人。
他終究還是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媽媽對他的“詛咒”,也就此變成了現實。
心理學上有一個內化現象:
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相信父母對自己的負面評價,並將這些極為糟糕的評價,轉化成對自己的消極評價,活在自我羞辱的陰影裡。
也就是說,父母對孩子貼的“負面標籤”,會成為一種“反作用力”推著孩子向更壞的方向發展。
父母的每一次否定和指責,都是在提醒孩子自己有多麼的不堪;
父母的每一次打擊侮辱,都是在強化孩子心底的叛逆和憤怒;
父母越是嫌棄孩子,孩子越是會朝著父母嫌棄的方向狂奔而去。
有句話說:
言語上的虐待,無異於靈魂上的謀殺。
孩子的生活是積極陽光還是消極墮落,全在父母的一念之間。
以上三個故事,其實正是對應了父母用言語傷害孩子的三個層次;
第一層:讓孩子的心靈傷痕累累。
第二層:讓親子關係岌岌可危。
第三層:為孩子貼上“烙印”,毀掉孩子的一生。
就像《慾望山莊》裡所說的那樣:
柔軟的舌頭,可以挑斷一個人的筋骨,語言有時候比暴力更傷人。
對父母而言,可能只是脫口而出的一句話,但對孩子而言,傷害可能貫穿一生。
舒淇曾在節目中自曝自己的童年經歷:
“被父母毒打,被罵長得醜,看到父母就想逃。”
這段坎坷的經歷,讓舒淇變得叛逆、敏感和自卑,一生都活在極度缺乏安全感的陰影裡。
姜文小時候,他的母親對他非常嚴厲,從來沒有給過他好臉色。
成名後的姜文曾在採訪中說:
“我其實是一個很不自信的人,因為我從來沒有得到過母親的肯定。”
得不到母親的肯定和表揚,成了姜文心中永遠的痛。
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結果顯示:
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機率最大。
25.7%的孩子“自卑”、“抑鬱”,22.1%的孩子冷酷,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所以,有些話,父母永遠不要對孩子說。
孩子的內心世界敏感而脆弱。
父母每一句傷人的話語,都會在孩子的內心種下一顆痛苦的種子,影響孩子的一生。
美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阿黛爾·法伯說:
“永遠都不要低估你的話對一個孩子一生的影響。”
人的語言會毀掉一個孩子,也會成就一個孩子。
愛迪生小時候,有一次,他的老師交給他一張摺疊紙條,並囑咐他說:
“只有你媽媽能看。”
愛迪生乖乖地把紙條交給媽媽後,媽媽邊看邊流淚,愛迪生問媽媽:
“老師說什麼呢?”
媽媽很大聲地讀給愛迪生聽:
“你的孩子是個天才,這個學校對他來說太小了,沒有好老師可以訓練他,請你自己教吧。”
然而,愛迪生的母親過世之後,愛迪生在媽媽的衣櫃裡意外看到了當年老師寫給媽媽的那封信,信上寫得竟然是:
“你的孩子智力有缺陷,我們不能讓他繼續留在學校就讀,他被退學了。”
讀完這封信,愛迪生痛哭流涕。
後來,他在自己的日記裡寫下:
“湯瑪士.愛迪生是個有智力缺陷的小孩,但他的母親讓他成為世紀的天才。”
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我的內心震撼不已。
原來,每個孩子身上都藏著巨大的潛能。
能不能讓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取決於父母是否對他們充滿期待、愛和鼓勵。
有一個小男孩經常因為口吃被別人嘲笑。
他的媽媽對他說:
“孩子,這是因為你的嘴巴無法跟上你聰明的腦袋。”
這個小男孩長大後,成了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前執行長傑克.韋爾奇。
有一個身材矮小的小女孩,很喜歡打乒乓球,所有人都不看好她。
她的父親堅定地對她說:
“你很優秀,真的,相信我。”
這個小女孩長大後,就是乒乓球世界冠軍鄧亞萍。
一位父親把一個小男孩介紹給他的繼母時說:
“這是全社群最壞的男孩。”
男孩的繼母卻溫柔的說:
“你錯了,他不是全社群最壞的男孩,而是最聰明,但還沒有找到發洩熱忱的地方的男孩。”
這個男孩長大後,就是創造了“28項黃金法則”的卡耐基。
父母的嘴,藏著孩子一生的風水。
在父母嘴裡,孩子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將來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父母的守望和期待,能夠帶給孩子無窮的力量,幫助孩子捱過寒冬,挺過荊棘,成為最好的自己。
心理學教授羅伊·鮑邁斯特曾在一篇被引用了超過5300次的重磅論文中指出:
“壞的力量比好的強,而且消極的事物與積極的事物並不能相互抵消。”
被刺傷的心,一生都在流血。
父母對孩子說出的那些難聽的話,並不能用甜言蜜語來抵消。
所以,為人父母,我們一定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小心我們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
語言是撫慰心靈的利器,也是刺骨剜心的武器。
沒有一個孩子能夠承受住父母惡毒的指責和謾罵。
好的父母嘴上都有一條拉鍊,從不隨心所欲地說話。
願我們都能用春風化雨般的溫柔,讓孩子在陽光下收穫愛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