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奔湧而來的“算力時代”,算力和演算法已成為推進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和產業變革的最大變數。9月17日,在2021世界計算大會開幕論壇上,7位行業頂尖專家、企業界人士共話計算發展大勢、共繪數字時代未來。
站在“十字路口”,萬物互聯到底怎麼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科學院院長 楊學軍
這是我第三次參加世界計算大會,第一次講了新時代的作業系統,第二次是從計算思維看智慧,這次想談一談自適應場景網。
凱文·凱利曾說:人類最偉大的發明莫過於建立覆蓋整個星球的網路。1969年,阿帕網(ARPA)點燃了網路發展的星星之火。隨著民用計算機大規模互聯,有了網際網路。
有了網際網路之後,相當於有了“高速公路”。路上跑什麼?一群科學家認為可以用網際網路進行學術交流,進行科技成果共享,於是“高速公路”上有了“車”。
現在,一系列先進技術讓物物互聯、計算萬物成為可能。我們又站在一個“十字路口”,萬物互聯到底怎麼用?
重新定位,被認為是未來的一種競爭力,可以理解為進行技術的再創新。自適應場景網,可以在智慧工業、智慧物流、智慧農業、智慧文娛等多系統多場景應用。具體來說,透過執行系統、信用分派、規則發現來實現自適應;透過建立“資源池”“行為樹”來實現“場景”;在現實應用中,實現連結資源、連結能力、連結信用,以此催生更多新的生產力,促進社會更大發展。
要算數先“鋪路”
中國聯通 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 劉烈宏
要算數先“鋪路”。中國聯通致力於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攜手中國電信全力推進5G網路共建共享,夯實資訊科技的發展基石,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速率最快的5GSA共享網路,實現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發達縣城網路覆蓋。
今年加大網路建設力度的同時,將以應用和業務需求為導向,打造5+2+31+X資料中心。即在重點區域打造5個全國高等級資料中心,南北兩區域各打造一個國家級儲存及備份資料中心,在長沙等31個省會城市打造核心資料中心,X就是在地級市打造本地網城市資料中心,透過資料中心實現一體佈局、算力協同。
當前,邊緣計算、量子計算、類腦計算等新型計算相繼湧現,正在與其他技術進行跨界融合,深化生態協同、打好產業“團體賽”,勢在必行。
從能聽會說,到能理解會思考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慶峰
人工智慧面臨著兩大時代主題,一個是人工智慧3.0的浪潮在十四五期間如何兌現紅利,一個是新一代人工智慧關鍵技術的研發方向。
在國家的支援下,我們在語音識別、圖片識別的核心技術上,走到了世界前列。比如我們在全球首次讓英文語音合成超過了真人說話的水平,首次讓語音識別準確率超過專業速記員。最好的人工速記員,準確率只能做到80%,而機器可以做到95%以上。
以前,手機導航裡用林志玲的聲音,錄音可能要錄一個禮拜。現在只需要10分鐘,就可以模仿一個人說話。
我們開發的虛擬主播播報系統,可以說60多種語言,虛擬主播的形象、面部表情、嘴型都可以跟語音完全互動。
美國預測,到2045年之前,全世界50%以上的工作要被人工智慧替代,而中國這個資料是76%。人工智慧賦能基礎研究、人工智慧和腦科學結合、人機耦合……都是未來發展趨勢,前景無限。現在就準備好,才不會在未來人工智慧4.0的浪潮裡被拋下。
從長遠角度來說,一定要強調價值觀的問題。人工智慧絕不是替代人類,而是幫助人類。人工智慧,是技術課題,也是倫理課題。
重新思考構建計算的方式
美國國家工程院、美國國家科學院和美國哲學院院士 John Hennessy(約翰·軒尼詩)
距離Alphago取得的巨大突破,僅過去了5年。當時,DeepMind的計算機程式奪得世界圍棋冠軍,擊敗了最優秀的人類棋手。這是深度學習讓人工智慧技術取得巨大突破,比預期至少提前了10年。
在這之後,大家對機器學習興趣激增,並把深度學習應用在各種問題上。比如,無人駕駛汽車能夠識別腳踏車、其它汽車、路標、訊號燈等;在醫學診斷領域,透過面板病變的照片,就能確定是良性還是惡性。
最近,DeepMind又取得一項突破——AlphaFold2,這是分析、確定蛋白質結構和蛋白質摺疊的一大飛躍,可能推動該領域20年的發展程序。
隨著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系統的發展,對計算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應用程式的混合度和複雜度不斷增長,計算需要達到的數量,已經到了頂峰。但我們又面臨著摩爾定律的終結。(摩爾定律指積體電路上可以容納的電晶體數目在大約每經過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換言之,處理器的效能每隔兩年翻一倍。)
如何讓軟體在計算機上有效地執行,這就是面臨的挑戰。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構建計算的方式,將應用程式與程式語言跟架構相匹配,並且把這些設計垂直整合。如果做到這點,就可以繼續提高效能,並真正確保利用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的優勢,讓人們生活變得更美好。
科技創新,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周向宇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基礎數學。伏羲和女媧,一個持規,一個持矩,測量日月星辰和大地。西周造車之父奚仲用規矩和準繩造車,《周髀算經》裡周公詳細論證了勾股定理。
中國文化對數學的嚴謹、嚴格、嚴密、準確、精確十分尊崇。國學的奠基者透過籌算,將其人文核心思想用數學命題來進行闡釋,反映了數學威力和魅力。
運籌帷幄、技高一籌、略勝一籌等成語的使用,都源自於籌算。孟子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規矩、方圓,實際上就是數學問題。莊子說:“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這裡的“無用之用”,就是構建科學知識體系,在當時普遍被人們所忽視。今天看來,科學知識體系的構建,不再是“無用”,而是“大有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兩會上指出:“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後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
在科技創新發展中,既要“做顯功”,也要重視“做潛功”,才能更好發揮數學等基礎科學的威力。
從智慧城市到智慧社會,擁抱數字技術創新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學黨委書記、國家基礎科學中心主任 陳曉紅
“智慧社會”被寫入了黨的十九大報告,迎來建設新機遇。數字城市到數字社會,在城鄉結合等9個方面實現了超越。數字社會內涵更廣、範圍更寬,更加追求融合發展和“以人為中心”。
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數字孿生等數字技術全方位賦能智慧社會建設。民生服務智慧化是智慧社會建設的重點,交通、醫療、安防、教育等領域與AI技術結合,能不斷提高服務民生的效率。
資料資源既要開放共享,又要加大隱私保護。我們構建了基於區塊鏈的資料安全共享技術,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實現了資料可用不可見、可算不可思,流程可控、可追溯,可應用於社會治理方方面面。
企業應把數字化作為必修課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 陳黎明
過去兩年最大的黑天鵝事件就是新冠肺炎疫情,它改變了我們的工作生活、交流、學習方式。新常態下,所有企業應把數字化作為必修課,而不是選修課。
新的常態需要新的系統,新系統主要解決以下命題:一是資料經緯技術,可以幫助企業對實時資料進行挖掘,形成對企業未來的洞察。曾經有人做過一個對比,和資料倉儲對比,資料經緯用傳統一半的成本可以獲取8倍的速度。二是大規模的自動化,企業的人力資源、財務、物流、應收賬款等管理都可以透過自動化來實現。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沒有安全一切就無從談起。美國一個調查顯示,類似相關的安全事故,對企業造成的損失高達460萬美元,有些安全事故的損失更是高達數億美元。安全對於所有企業跟機構來說,至關重要。
(湖南日報·華聲線上記者 曹嫻 孟姣燕 謝卓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