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工信部發布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年報2021》(下文簡稱《年報》),從市場銷量、產業發展現狀、行業管理建設、產業社會效益等多個維度全面闡述了中國汽車產業的整體態勢,為全行業發展提供重要的決策參考。
《年報》指出,我國汽車產業正加速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發展。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六年位居全球第一,成為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智慧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快速推進,道路測試和示範應用蓬勃發展,技術進入落地應用的關鍵期。與此同時,產業融合不斷深入,科技公司逐步成為了智慧網聯技術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新能源汽車由政策驅動轉向使用者需求驅動
新能源汽車是重塑全球汽車產業格局的重要推動力,也是我國成為汽車工業強國的重要機遇。過去十餘年,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給予了大量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援,在經歷了大量騙補、質量管理混亂等一系列陣痛之後,產業發展已經邁上了正軌。
一個重要的證據是,新能源汽車的研發、銷售正在由國家政策驅動為主轉變為使用者需求驅動為主。使用者購買新能源車不再是迫於限行、限牌等政策的壓力而是真正認可新能源汽車的使用體驗。
造成這種轉變的原因首先來自於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的發展,在續航、質量等方面大大提升了產品效能。其次,我國持續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在全國主要大中型城市,充電難的問題已經得到了根本緩解。
另外,新能源汽車相比傳統燃油汽車,其電驅系統、線控執行系統等方面的架構更有利於網聯化、智慧化技術的應用。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新能源乘用車L2級輔助駕駛滲透率25.3%,遠高於燃油乘用車的14.3%。這也意味著,新能源汽車更容易滿足當下消費者對智慧網聯功能的需求。
產業融合驅動智慧網聯技術落地
智慧網聯技術是推動我國汽車工業向上發展的又一股重要力量,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所擅長的雲計算、AI、大資料、5G等前沿資訊科技,正在推動智慧網聯汽車快速進化。自動駕駛等積累多年的頂尖技術應用,也走到了應用落地的關鍵期。
網聯化領域,智慧座艙成為了汽車發展的新風尚。汽車廠商正在攜手網際網路科技企業,面向使用者推出豐富的車載服務應用,讓汽車在交通工具之外具備更加多元的價值。比如,為了更安全地滿足使用者的社交需求,寶馬、奧迪、吉利、長城、長安等車企紛紛在自己的旗艦車型上引入了微信車載版功能,透過語音互動的方式操作,不佔用司機的駕駛注意力。
微信車載版進入奧迪座艙
在智慧化領域,自動駕駛技術經過多年的積累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行業走到了以落地應用為核心的下半場。為了推動技術快速落地,國家組織開展了智慧網聯汽車准入管理指南、標準體系建設及相關標準路線圖推進方案研究,加快關鍵標準的制定程序,同時在測試評價環節推動數字孿生、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的應用,加快技術迭代成熟。
從測試評價和產品准入的角度來說,高效利用海量的交通場景資料是驅動技術落地的關鍵。對此,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積累的資料治理及應用能力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目前十餘家獲得工信部、交通部等有關部門授牌的智慧網聯汽車測試場,均在與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展開合作,構建高效的智慧網聯汽車資料驅動測試閉環。
例如,深圳坪山智慧網聯交通測試示範區、國家智慧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國家智慧網聯汽車質量(湖北)監督檢驗中心等大型測試場。近兩年先後和騰訊達成合作,基於騰訊自動駕駛積累的資料儲存、管理、模擬應用等完整的測試開發工具鏈,高效處理海量交通資料,形成可用資料資源,同時在應用層面以資料資源為基礎,透過數字孿生技術構建雲端測試場景,重點復現實際測試中可遇不可求的極端場景,為技術的測試和完善提供有力支援。
新能源疊加智慧網聯,對志在領先世界的中國汽車產業而言是百年難得的機遇。中國汽車產業正在全面佈局,市場上出現了一批以新能源和智慧化為核心競爭力的新興汽車品牌,傳統車企在培育新品牌的同時也在加速智慧化和電動化轉型。
而在產業全面轉型的驅動下,自主汽車品牌在國內汽車市場份額已經穩定在40%左右,隨著資訊科技和汽車製造技術繼續深入融合,中國汽車產業將會迸發出更強勁的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