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花界有句俗語,叫“幹養根,溼養葉”,簡單理解的話,盆土幹,根長得壯;盆土溼,葉長得旺。
這句話有沒有科學道理?澆花是勤澆好,還是懶澆好?如何把握澆水的頻率呢?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明白。
一、“幹養根,溼養葉”如何理解
所謂幹養葉,就是當盆土乾旱的時候,根系缺少水分,它為了尋找水源,就會使勁的生長,往四周和深處紮根,這樣根系得到了生長,這樣養出來的根系健壯、抵抗力強,吸收養分的能力也是非常強的,一盆綠植的基礎就打好了。
“溼養葉”又怎麼理解呢?它的意思是說,盆土裡的水分比較充足,植株吸收得多,蒸騰作用強,為了揮發這些水分,葉片就會努力的生長,多長葉,長大葉,這樣葉片就自然長好了。
二、澆花是勤澆好,還是懶澆好
透過上面的說明,“幹養根,溼養葉”,咱們養花,肯定是既想養好根,又想養好葉,那麼澆水的時候,到底是勤澆好,還是懶澆好呢?
其實最好的澆花方式是“乾溼迴圈澆水法”,葉片和根系迴圈著生長,既養根又養葉。但是平時業餘養花,很難把握好乾溼的程度,實操起來比較困難,所以,我們平時養花,可以簡化成如下方式:
盆土乾透澆透:對於家庭養護的大部分花草,可以秉著“乾透澆透”的澆水原則,也就是要懶澆,盆土完全乾透後,再去澆水,澆水的時候,咱們要反覆給盆土澆2—3遍,保證盆土完全吸收到水分。
對於一些比較乾硬,有板結情況的盆土,或者一些大盆栽,可以使用浸盆法,口徑大一些的塑膠盆裡裝上半盆水,把盆栽放進去,半個小時後,盆土基本就吸足了水分,再把它們拿出來。
乾燥要噴水:對於一些喜水的花卉,除了日常澆水外,如果空氣比較乾燥,或者連續晴天,可以勤往葉片上噴水,讓它們透過葉片的呼吸孔來吸收水分,達到補水的目的。
如何判斷綠植是否喜水呢?對於一些葉片比較薄,或者葉片大的綠植來說,它們大都是喜水花卉,比如綠蘿、吊蘭、銅錢草、富貴竹、茉莉、梔子花、藍雪花等,而像長壽花、蟹爪蘭、君子蘭、玉樹等耐旱的花卉,儘量不要給它們噴水。
對於一些正在開花的花卉,大家也不要給它們噴水,貿然噴水可能會導致它們的花朵發蔫、凋謝。
三、澆水要不要加肥料
給花草施肥,增加盆土的養分,能促進植株的生長和開花,現在很多花友每次給花澆水的時候,都喜歡順便給花草施肥,美名其曰“薄肥勤施”,這種方法對不對呢?
養花確實要講究薄肥勤施,不過這個“勤”,對於不同的肥料,使用頻率是不一樣的,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家肥料的種類來使用,我一般是這樣來使用的:
生長肥:
在花草的生長期間,速效複合肥,每個月使用一次;緩釋複合肥,2—3個月使用一次;有機肥,3個月使用1次;水溶肥(花多多系列),10—15天使用一次。
促花肥:
磷酸二氫鉀、花多多2號(磷鉀肥):花芽分化期,7—10天噴葉或者灌根一次。
現在花肥種類繁多,大家最好是根據使用說明,按照使用量或者需要稀釋的濃度、使用頻率來使用,真正地做到薄肥勤施,避免貪多而產生肥害。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
感謝大家的閱讀
咱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