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路
貓鼬,直立身高僅12英寸,是一種小型、花面的哺乳動物,居住在地球上最炎熱、最乾旱的沙漠裡。貓鼬長著長長的尾巴和深色的面板,眼睛周圍的黑色圈紋,就像戴著一副太陽鏡,顯得十分聰明可愛。
貓鼬的天敵包括各種鷹和隼,尤其是生活在非洲的猛雕常常追得它們無處可逃。再加上貓鼬體內沒有脂肪儲存功能,如果它們每天沒有進食就會餓死。所以如何教自己的後代掌握捕食的本領和逃避天敵,就成為它們牽涉到物種延續的大問題。
Thornton 和 McAuliffe兩位科學家透過觀察發現,貓鼬對後代的教育實踐堪稱一絕。他們對此作了以下記錄:鼬崽出生後,母鼬會帶著它們鑽出地洞,到戶外享受陽光。同時,母鼬在它們面前動作敏捷地示範捉蚱蜢,並咬掉蚱蜢的翅膀和硬殼,用嫩肉喂小鼬,讓小鼬感受嫩肉的美味。
小鼬稍稍長大時,母鼬會帶回一隻奄奄一息、還在抖動翅膀的蚱蜢,但它沒有幫鼬崽處理食物,而是把蚱蜢直接放在小鼬面前,讓小鼬自己動手。開始小貓鼬由於經驗不足,無法卸掉蚱蜢的堅硬部分,常常使一息尚存的蚱蜢突然拍起翅膀奪路想逃。這時,一直在旁邊觀戰的母鼬馬上用爪子打掉了蚱蜢的翅膀,並示意鼬崽們繼續。母鼬一邊溫情脈脈地注視著小貓鼬,一邊發出嗚嗚聲表示滿意。難度降低了,小貓鼬信心十足,一會兒就把蚱蜢處理好,狼吞虎嚥地吃掉了。
圖片來自網路
隨後,母鼬開始把活蹦亂跳的蚱蜢帶回家。在小貓鼬對付蚱蜢的過程中,它會在一旁監督,如果小貓鼬打退堂鼓,母鼬就用鼻子或爪子反覆把獵物推到小貓鼬面前,鼓勵它們更勇敢些。這樣反覆幾次,小貓鼬通常就會成功地吃掉獵物。
隨著小貓鼬的長大,成年貓鼬會把越來越不容易進食的獵物放到它們面前。母鼬開始給年幼的貓鼬吃死蠍子、受傷的蠍子,然後是活蠍子。等小貓鼬再長大一些,可以進食一些體型較大的哺乳動物時,母鼬就把死老鼠帶回來。為了避免鼬崽在和老鼠的搏鬥中受傷,又能儘快教會他們格鬥的方式,母鼬用爪子輕輕撥動死老鼠,假裝獵物還在掙扎。這一招很管用,兩隻小鼬崽馬上全神貫注地和那隻被母鼬控制的死老鼠周旋起來。它們不斷試探它,撥弄它,輪流向它進攻,最終成功地美餐了一頓。而一直在旁邊誘導鼬崽學習格鬥的母鼬也發出了溫柔的鼓勵聲。
為了教育幼崽,母鼬每天的捕食時間和食量都有所下降,但它依舊無怨無悔地從事著這種費時費力的“教學工作”。事實證明,在母鼬的教育下,小貓鼬成長得十分迅速,它們很快就能和活老鼠決一死戰了。最後,連殺死一條眼鏡蛇也不在話下。
圖片來自網路
Thornton 和 McAuliffe兩位科學家還發現,貓鼬有著驚人的詞彙量,彼此能很好地交流,甚至表達複雜的思想。鼬王時而發出低低的“咕咕”聲號召大家一起活動,時而發出咆哮聲向大家宣佈有外敵入侵。在“教學”活動中,每當鼬王或哨兵發出某種聲音訊號時,母鼬就會馬上低頭對身邊的小貓鼬反覆強調這個聲音,彷彿是在說:“孩子,記住,這是號召行動的聲音!這是進攻的意思……”母鼬利用一切機會教導小貓鼬懂得自己族群的“語言”,讓它們儘快學會躲避危險,並參與集體行動。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被母鼬無比的耐心和鼓勵所感動,它就像一個高尚的園丁一樣。Thornton 和 McAuliffe認為,母鼬的教育之道實際上是三點: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和鼓勵誘導,而這正是人類教育提倡的三個要素。一直以來,人們都以為只有人才真正懂得教育,而動物充其量也只會模仿。貓鼬,卻用自己對後代的教育實踐給人類上了寶貴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