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攻城獅頻道。我們前幾期和大家分享了剎車系統的結構和制動器的工作原理。但是對於普通的車主來說,最關心的還是車輛的制動效能,在制動效能裡面有一項制動距離是我們最關心的,因為制動距離直接關乎到在緊急剎車時車輛和乘客的生命財產安全。
平時各大汽車網站、媒體和雜誌在車輛制動效能的橫向對比試驗中,用到最多的就是“百公里制動距離測試”,這個測試就是當車輛從100Km/h速度開始猛踩剎車踏板,直至剎挺的距離。
這個測試方法最早是在德國汽車運動雜誌《Auto Motor Sport》評價中使用,所以我們現在也就把這個測試叫作“AMS測試”。
AMS測試要點主要有兩個:第一、初速度為100Km/h,第二、在踩出ABS的情況下剎停,也就是末速度為0Km/h。如果我們把這個測試轉化成一道初中物理題,假設剎車時減速度為a,這時候求制動距離s?這時候就可以用初中物理公式求解:
在這裡我們先不考慮人的反應和系統建壓時間,以及車輛的風阻和ABS效率。那麼關係到制動距離最直接的因素就是車輛的減速度。在車輛的剎車過程中,減速度是由摩擦力提供的,這裡主要有兩個地方,一個是制動器制動力產生的減速度,另一個是輪胎與地面“摩擦”產生的減速度。制動器產生的減速度我們可以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制動力除以整車質量算出:
而輪胎與地面的減速度,在啟用ABS的情況下,就等於輪胎與路面的附著係數,一般情況下輪胎的附著係數在0.9-1.2g之間。這兩個減速度滿足短板理論,這兩個中的最小值決定了制動距離的上限。如果我們把制動器所能產生的減速度設計的大於輪胎附著係數。在這種情況下,輪胎的附著係數就決定了車輛的制動距離。我們看市場上制動距離能達到40m以內的車型上,用的輪胎都不差。在這裡也給大家提個醒,當我們車輛的輪胎花紋磨到一定程度時,要記得更換輪胎,來保證輪胎具有一定的附著係數。前兩期我們聊制動器的時候,有說到制動器的熱衰退現象,在制動器過熱的時候碟片之間的摩擦係數會降低,這種情況下踩制動,會有明顯的制動疲軟現象。這也會導致制動距離明顯增大。
影響百公里制動距離另外一個關鍵因素就是人的反應和系統的建壓時間。如果我們加上這個時間t,再帶到汽車理論上的經驗公式中看:
我們就可以知道,當我們系統性能引數確定時。人的反應和建壓時間t就成了最重要的因素。在遇到緊急情況下,人的正常反應時間在0.2s左右,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延遲1s反應,那麼在初速度100km/h的情況下,制動距離會增加將近28m。28m無疑是一個讓人永遠無法後悔的距離。
而系統中剎車油建壓時間來看,普通的真空助力器的建壓時間在0.4S左右,而現在興起的電動助力器的建壓時間在0.3s左右。一般來說,電動助力制動系統比真空助力系統的效能會更好的。
這期從設計的角度簡化地讓大家對制動距離有個更具體的理解。在對於制動這些關乎人身安全的系統性能時,希望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平時開車一定要專注,切勿疲勞駕駛。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喜歡我們的朋友請關注和點贊支援一下,我們下期再見~
溫馨提示:可點選下方“瞭解更多”進入本期對應的影片,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