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不乏黃金剩女,每每問到為何不結婚,她們給到的理由大抵上也就那些,從家庭責任,到扶養後代,再到公婆關係。
最後歸總為一個黃金定律: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可是每每看到我和我愛人結婚8年依然恩愛如初,她們又忍不住羨慕並嚮往。
可見,其實並不是不想結婚,只是不敢結婚。
那麼從未組建過家庭的女孩,對婚姻的恐懼從何而來?
不難想象,聽到看到失敗的案例多了,聽到看到那些哀怨的聲音多了,產生了消極的婚姻觀。
後來漸漸從“消極”,延生為“女拳至上”。
比如以下說辭:
單身不香麼?我為什麼要找個男人為他生兒育女?還要一邊工作伺候一家老小?憑什麼?
美名其曰:真的不敢結婚,想想都可怕!
這些女孩的固執己見是哪來的呢?
當然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
一個人的認知來自於她的所見所聞
但是面對這些所見所聞,我們常常忽略一個真相:
每當成功時,人總願意把自身作為主要因素;每當失敗時,大多都是別人的問題。
一言蔽之:都是主觀臆斷!
所以他們每次用那句黃金定律歸納總結時,我作為過來人還是忍不住反駁:
婚姻不是墳墓,是人埋葬了婚姻
輕易說愛,從不經營。
今天借用楊開慧與毛澤東的愛情,和大家聊一聊,革命年代的婚姻觀。
聘禮,婚禮,新房,女拳主義的三座大山
楊開慧和毛澤東結婚的時候,在那個已被封建思想束縛千年的陳舊社會里,她第一個發出對世俗婚姻的批判。
她告訴毛澤東,不要聘禮,不要花轎,不要婚禮,房子不要鋪張,乾淨就行。
一個19歲的如花美眷,拎著行李箱就搬進了他的臨時宿舍。
當時在多少人看來,這簡直就是離經叛道。
毛澤東心裡過意不去,花了6塊錢請幾位朋友來作見證。
吃飯時大家忍不住調侃:潤之,能不能教教我,如何用6塊錢娶一個媳婦?哈哈哈哈…
楊開慧笑而不語。
在她看來,婚姻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生死契約,是兩個人命運的託付。(這個觀念在她被軍閥處死時有體現)。
毛澤東當時雙親去世,家裡財產悉數變賣分給了兄妹,一個月的工資也就8塊錢,他用6塊錢請朋友吃頓飯,這就是他能表達的最大誠意和尊重。
我不反對世俗觀念,但是我反對風氣盛行。很多年輕人沒有經歷過不知道,有愛情基礎的婚姻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我一個朋友就是因為嫌棄她的大學男友家庭條件不好,4年的感情說放就放,連續找了兩個“成功男人”,婚後不滿三年便離婚。
耽誤了自己不說,如今再想結婚,哪有什麼愛情?不過都是暗地裡的權衡利弊罷了。
這時候她才恍悟,說我傻人有傻福。其實哪有天生福氣的人,思想決定行動。
錢財不是婚姻的附庸,更不是交易。
愛情不應該被金錢埋葬,否則人生只剩下算計。
男方盡最大努力給予女方尊重與誠意,這就是愛情合理的歸宿。
經濟獨立是為了平等,不是為了把男人踩在腳下
有一種女拳,叫只問權利,不問義務:
我自己掙的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說這種話的人,除了自己覺得硬氣,實則對婚姻一點幫助都沒有。
並不是直到新中國成立,女子才農奴翻身歌唱。毛澤東在湖南考察農民運動的時候就看到,一些貧窮家庭,女子能出來做工的,在家裡都比較有話語權。
這裡說的是女子在家庭中的話語權,並沒有說能做工的都是女子當家。
婚姻中最好的關係應該是
好的時候是夫妻,苦的時候是戰友。
楊開慧和毛澤東結婚後,除了一箱衣物之外,媽媽給了她10個大洋。算作她的嫁妝,用於體己。
然而剛結婚不久,她便把這10個大洋全給了毛澤東,以此來支援他的革命事業。
以我們常人的思維,孃家帶來的東西,便是我的個人財產。
發展到今天,即使結婚後,自己掙的工資,也是個人財產,男人養家天經地義。
都說男強女弱,女人和小孩相比男人就是弱勢群體。但是我們要知道,男人的剛強,很多時候都是逼出來的。
性別有男女之分,人心卻都是肉長的。
男人不表現柔弱的一面,不代表他們不知冷暖。
當今社會對女子的要求很高,既要能叱吒職場,又要能相夫教子。
我們作為女人,之所以活得這麼辛苦,是為了能在這個男權的社會立得住腳跟,被人尊重。
但不知何時,我們一邊委屈對家庭的付出都變成了理所應當,一邊又說男人賺錢養家天經地義。
我們一邊梨花帶雨地求抱抱,一邊理直氣壯地對男人施壓,竟這樣順理成章。
責任的分工才有真正的平等,沒有價值的人是不配平等的。
真正的女權應該是“我能做什麼?”,而不是“憑什麼是我做?”
你不是女僕
經常看到很多女性朋友吐槽,白天上班,晚上伺候一家老小,還要防著男人偷腥,問婚姻到底給女人帶來了什麼?
翻開偉人的故事我們看到,天下的夫妻,日子其實都是一樣的。
楊開慧嫁給毛澤東,更是沒過過一天好日子。
她三次生產,愛人都不在其身邊陪伴,照顧更是無從談起。
平日裡要照顧三個孩子,還有年邁的的母親,包括丈夫的起居飲食,除此之外,她更是在時間的縫隙裡幫助丈夫處理工作上的細碎雜事。
比如去各個聯絡站,或者收發,謄抄各種檔案等等。
但是在各項史料中,我們從來看不到楊開慧有任何怨言。
包括她三次生產,丈夫的“失職”她只口不提,反倒常安慰丈夫說:“你在我身邊我要生,你不在也要生。你的事要緊,我不打緊。”
那時候我就一直在想,到底什麼樣的人格,能讓一個二十出頭弱女子,有如此這般的胸襟和氣度?
想著想著,我不禁想到我自己。
剛結婚時,我常常因為家務活誰來幹、碗為什麼又是我來洗、以及家庭責任分工不均等事對愛人喋喋不休。
那時候我內心的聲音很洪亮:我要捍衛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我嫁到你們家可不是來當老媽子的!
這其實還是在強調女拳。
家庭責任要不要分擔?當然要!
但這不是我們彰顯女人權利和地位的由頭。
我們常說有的女人很聰明,因為她們懂得示弱。
她們從來不學長舌婦行徑,更不會在家中趾高氣昂,她們總是能抓住男人那顆心,激發他們的保護欲,讓男人心甘情願承擔一切。
這種說法看似有理,實則沒有看清本質。
示弱也好,哭鬧也罷,不好強的人,本質是不爭。
因為平等,無所謂輸贏;因為平等,無所謂女尊男卑還是男尊女卑。
我們不會因為自己是女性而索求更多,也不會因為是女性就覺得被低微。
如今我依然還是會堅持讓丈夫儘可能分擔些家庭責任,但已不再面目猙獰,沒有小我,做什麼都是大我。
真正的女權,強調的是共同承擔,而不是爭朝夕之長短。
工作是自己的需要
男人一邊工作一邊兼顧家庭,我們會說這才是男人該有的基本覺悟。
一個女人一邊工作一邊兼顧家庭,我們就會說這個女人命苦,把自己活得像個金剛葫蘆娃。
其實我們自己捫心自問,工作到底是自己的需要還是家庭的需要?
哪一個是首?哪一個是次?
秋收起義後,直到楊開慧犧牲,夫妻倆再也沒有見過面。
最後的兩年時間,一直是楊開慧一個人照顧孩子和家庭,一邊緊鑼密鼓展開地下革命。
她沒有覺得她的生活是絕望的、她的婚姻是失敗的,她更從來不曾想,為什麼我這麼命苦,過著喪偶般的日子?
革命是她的信仰,工作是她的需要。如果沒有工作(革命),她的人生將黯淡無光,毫無意義。
同理,我們是在為自己工作,工作中取得的成績也是我們自己所得。
我們透過工作不僅獲得物質和精神的滿足,也是給我們的孩子做最有力的榜樣!
可是為什麼,我們一邊力求完美的自己,一邊數落男人的不是?好像都是因為這個男人沒本事,讓我們不得不上班。
都說女人豪橫不講理,我們又要保障自己的權利,又要披一張弱者的皮。
男人回到家,可能因為掙錢不多或者陪伴家人不夠,難免又是一頓數落甚至謾罵。
沒有人會想起,你口中的那個一無是處的男人,曾經也是爸爸媽媽眼中的小寶貝。
我們只是經濟上看似獨立,卻是精神上的吸血鬼。這樣的女拳主義,會讓婚姻走向無底的深淵!
結束語
我並非不問是非一味為男權代言,更不是為了奪人眼目譁眾取寵。
在我前幾日梳理楊開慧和毛澤東的愛情時(這篇文章頭條沒給透過),我確實一邊梳理,一邊被這位獨立女性的偉大人格深深折服。
與此同時我也反省到,因為一些錯知錯見,給我的婚姻帶來的傷害。
都說人生的重大難題,書中都有答案。
人這一生能走多遠,看我們與誰同行。
以上這些婚姻觀,都是我從楊開慧烈士身上得到的啟發。
家庭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不懂向內覺照,永遠不會有真正的成長。
既然愛,就請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