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到晚年不得已,孤苦伶仃無人理。
當人活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相信人們第一時間感覺到的,並不是生活的“溫暖”,而是現實的“孤獨”。
無論在什麼時候,“養老”都是我們每個人需要面臨的問題。但是,在當下的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的“養老生活”過得美滿呢?
網上有句話說得好,幸福美滿是奢望,孤獨終老是常態。
人活了一大把年紀,為何要過上“孤苦終老”的人生呢?其實,當人老了之後,每個人都活得特別憋屈,除非你有億萬身家,特別有錢。
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養老”的期望就是,可以讓兒女來養老。也就是說,他們期望“養兒防老”能夠發揮出一定的效果。
但是,養兒防老真的奏效嗎?在以往的農業社會,還是特別奏效的。而在今天這個資訊時代,養兒防老不過是一句“空話”而已。
既然養兒防老不奏效,難道老人家要去“養老院”養老嗎?其實,進養老院的人,不過是豎著進,橫著出而已。
可以說,養兒防老和進養老院,都會讓人活得痛苦。
02
李大伯:經歷過養兒防老和養老院的生活後,我絕望了。
李大伯60歲那年,他順利地退休了。而退休後的他卻認為,兒女會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讓父母好好地安享晚年。
剛開始養老那幾年,兒女也特別孝順,一直照顧著父母的起居生活。因此,在李大伯看來,養兒防老才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人心是會發生變化的。李大伯的兒女們覺得,照顧父母就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兒,而且有些兄弟姐妹還在“裝模作樣”,根本沒有付出的必要。
於是乎,在李大伯65歲那一年,他的子女們也很少來照顧父母,而是選擇到處找藉口說事兒,不是說工作忙,就是說趕著教育後代。
聽到了兒女們的心聲之後,李大伯的心頓時就涼了。身為子女,連父母都不照顧,那這樣的子女,養來又有什麼用呢?
過了兩年之後,李大伯有點忍受不住了,就跟兒女們吵了起來。而兒女們也商量了對策,跟李大伯說, 兄弟姐妹四人甘願出錢送父母到養老院。
也就是這樣,李大伯到了養老院生活。
03
這養老院的生活,他一過就是八年的時間。在養老院中,李大伯只有這麼一個感覺,那就是環境特別冰冷,毫無“溫暖”的氣息。
床沒有家裡面的好,感覺也沒有家裡面的親切。但是,李大伯卻只能接受這個現實。因為他在養老院生活中決定,並不是他自己下的,而是兒女們選擇的。
他有些時候就在思考,在養老院過這種“毫無尊嚴”的生活,還不如回到老家,過點較為接地氣的日子。
因此,他就找老伴商量,希望一起回到鄉下過日子,就不要在養老院生活了。可是,老伴卻感慨,都七十多歲的人了,就不要折騰了,在這裡安度餘生就好了。
直到今時今日,李大伯還是生活在養老院當中。而他的孩子,除了逢年過節來探望外,其餘的時間一律不來,果真絕情。
慢慢地,李大伯自己也看透了,以往總是希望孩子來照顧父母,總是希望過點夢想中的美滿生活。殊不知,活到了一定的年紀,竟然只能在養老院中“孤獨終老”。
人生最大的無奈是什麼?就是兒女嫌棄父母,父母連過點好日子的希望都被破滅了。
試想,人活了一大把年紀,還要遭這樣的罪,這所謂的晚年,就只能剩下不幸了。
04
人生,就是一個“受苦到老”的過程。
年輕的時候,我們需要為了生活而賺錢打拼,為了一定的追求而受苦。中年的時候,我們需要為了家庭和兒女受苦。
原以為父母對兒女的恩情可以感化兒女,讓兒女也擔負起孝敬父母的責任。但是,生活卻跟老年人說,養兒防老不過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
退休之後的老年人,他們沒有固定的收入,也沒有鉅額的錢財,更沒有一定的社會地位。這個時候,老年人的生活情況就會特別悲慘。
我們總認為年輕人和中年人的生活特別艱辛。殊不知,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他們無依無靠,只要兒女不孝順,那他們就只能生活在無奈的日子裡面。
對於老年人來說,該怎麼做,才能儘量讓自己過得幸福嗎?
首先,我們要有一定的錢財,只有錢財是忠誠的。其次,我們還需要好好地保重自己的身體,跟老伴過點二人的小日子。
如果可以的話,那就留在城市養老。如果不可以的話,那就回到農村過點安靜簡單的小日子。也許,這寧靜的時光,才是大多數人一輩子的追求。
養兒防老,不過錦上添花而已。去養老院,只是受苦受難罷了。這一切,都是晚年不幸的源頭。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