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學名:Chrysanthemum × morifolium Ramat)為菊科、菊屬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菊花是經長期人工選擇培育的名貴觀賞花卉,公元八世紀前後,作為觀賞的菊花由中國傳至日本。17世紀末葉荷蘭商人將中國菊花引入歐洲,18世紀傳入法國,19世紀中期引入北美。此後中國菊花遍及全球。
菊花為多年生草本,高 60-150釐米。莖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葉互生,有短柄,葉片卵形至披針形,羽狀淺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邊緣有粗大鋸齒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頭狀花序單生或數個集生於莖枝頂端,大小不一,單個或數個集生於莖枝頂端;因品種不同,差別很大。總苞片多層,外層綠色,條形,邊緣膜質,外面被柔毛;舌狀花白色、紅色、紫色或黃色。花色則有紅、黃、白、橙、紫、粉紅、暗紅等各色,培育的品種極多,頭狀花序多變化,形色各異,形狀因品種而有單瓣、平瓣、匙瓣等多種型別,當中為管狀花,常全部特化成各式舌狀花;花期 9-11月。雄蕊、雌蕊和果實多不發育。
菊花的適應性很強,喜涼,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最高32℃,最低10℃,地下根莖耐低溫極限一般為一10℃。花期最低夜溫17℃,開花期(中、後)可降至15-13℃。喜充足陽光,但也稍耐陰。較耐幹,最忌積澇。喜地勢高燥、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輕鬆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中均能生長,而以PH6.2-6.7較好。忌連作。 秋菊為長夜日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莖葉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0攝氏度的夜溫則適於花芽發育。但品種不同對日照的反應也不同。
賞菊,一直是中國民間長期流傳的習慣,許多城市每年都會在秋天舉行菊花會、菊展和菊式等各種形式的賞菊活動。
菊花生長旺盛,萌發力強,一株菊花經多次摘心可以分生出上千個花蕾,有些品種的枝條柔軟且多,便於製作各種造型,組成菊塔、菊橋、菊籬、菊亭、菊門、菊球等形式精美的造型。又可培植成大立菊、懸崖菊、十樣錦、盆景等,形式多變,蔚為奇觀,為每年的菊展增添了無數的觀賞藝術品。
菊花能入藥治病,久服或飲菊花茶能令人長壽。菊花可以做成精美的佳餚,如菊花肉、菊花魚球、油炸菊葉、菊花魚片粥、菊花羹等。菊花還被做成保健品,如菊花膏、菊花枕、菊花餚、菊花護膝、菊花香囊等。
菊花的繁殖方式有播種、扦插、分株、嫁接、壓條和組培,一般以扦插為主。但播種易變異,扦插受季節影響,分株和壓條繁殖係數低,無法大規模生產,嫁接操作複雜,組培成本高。
相比之下,採用由李長瀟研究員發明的植物非試管高效快繁技術(TERNPC),無疑將加快菊花產業化程序。使用植物非試管高效快繁技術,對菊花的一個材料(一葉一芽)進行培養,1-2個月便可生根、成苗,且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大大加快了菊花的繁育速度。與種子育苗相比,該技術屬於無性繁殖,可以避免後代優良品質的變異;與嫁接和組培相比,該技術操作簡單,對環境要求不高,大田上即可直接生產;與扦插相比,該技術不受季節影響,一年四季均可繁殖;與壓條相比,該技術節約時間,繁殖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