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黨,風華正茂!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值此之際,解放軍報微信“熄燈號”特別推出“四史微講堂”欄目,講述紅色經典,弘揚先輩精神。
作者簡介
王書波,文中身份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2縱隊6旅幹部。
“傾聽經典故事 追尋紅色記憶”系列之二百零九
大別山籌棉衣
■王書波
一九四七年秋,霜降過後,大別山上細雨霏霏,寒風凜冽,隆冬將至。但已插入敵人腹心的我二野部隊卻都還穿著單衣。白天緊張作戰中尚不覺得寒風刺骨,可夜間行動時卻常常冷得嗑牙、發抖,傷病員同志們更有些吃不消。解決棉衣問題成為劉鄧首長和全體指戰員關心的大事。
劉鄧首長代表大別山全體指戰員向黨中央、毛主席表示:就地設法解決,自己動手縫製棉衣,並明確規定了籌措棉花和布匹的具體政策。劉司令員還親自幫助戰士們裁剪棉衣,這個訊息傳到部隊,對全軍克服困難,自做棉衣鼓舞很大。
十月下旬的一天,我奉命帶領一個工作組到廣濟縣去籌集棉花、棉布。臨行前,旅政治委員劉華清同志一再叮囑我們:“大別山根據地尚未建立,這裡又不是產棉區,要為大部隊解決冬衣問題,任務很艱鉅。你們一方面要注意發動群眾,爭取群眾的幫助;另一方面還要想到人民的疾苦,儘可能用黨的政策去打通當地布商,想辦法徵集棉布。”廣濟縣面對長江,本是一個魚米之鄉,經商者頗多。但由於國民黨反動派橫徵暴斂,殘酷搜刮,人民生活十分貧苦。
九月,我劉鄧大軍解放縣城後,經過進行廣泛的政治宣傳,加之有我軍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和愛民助民的實際行動,廣大群眾很快心向我軍,商民們也願意與我們來往。
最關心體諒我軍困難的是廣大的人民群眾。聽說我們在籌集棉布,許多群眾紛紛來找工作組,有的送來一塊土布,有的送來一包棉花,還有的把拆洗過的舊糧食口袋送給我們做冬衣。看著那一個個衣不遮體,遍身破絮的鄉親們,想到他們大多都是一套棉衣穿三代,一條麻袋御風寒,有的人甚至滾在草堆裡度過寒冬,我耳旁就響起劉司令員的話:“敵人把大別山人民害苦了,我們別給人民增添負擔。”每當這時,我更加感到我們有責任解放大別山的人民,一定要為受苦人都能吃飽穿暖而奮勇作戰。
就這樣,我們很快籌齊了棉布,同志們高高興興地滿載而歸。回到駐地,旅直屬隊同志們聽說冬衣有著落了,一個個都興高采烈。
做棉衣又是一大難關。我們大多數同志既不會絮棉花,也不會縫連,更不會裁剪,可同志們說:“當初我們不會打仗,讓敵人逼的,我們學會了;現在敵人又逼我們學做衣,為了勝利,我們一定要學會。”那幾天,部隊駐地的屋簷下、樹蔭下,到處都是正在穿針引線的指戰員。同志們從天亮幹到天黑,許多人顧不上吃飯、顧不上休息,點起小油燈,在燈下縫到半夜。
當然,與制式的服裝比起來,那一針一線都出自我們戰士之手的棉衣服,既不合身,也不好看,可是,它是堅持大別山鬥爭的保障,是粉碎幾十萬敵軍“圍剿”,建立和鞏固大別山根據地的保障。我們就是穿著這樣的棉衣,與幾十萬敵人苦戰一冬,牢牢據守著大別山——敵我兩軍爭奪的戰略要地和我們進軍江南的先頭陣地。
(本文選自《星火燎原》,略有刪減;《星火燎原》是毛澤東題寫書名,朱德作序,無數革命前輩用鮮血和生命寫就的紅色經典,生動再現了壯懷激烈、驚天動地的革命故事,承載著我黨我軍的基因血脈,蘊含著偉大的革命精神。)
解放軍報微信釋出
播音:朱勇
整理:傅得康
編輯:馬藝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