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是黃埔一期的畢業生,號稱:“天子門生第一人”,是蔣介石的心腹將領,在解放戰爭中,胡宗南擔任西安綏靖公署主任,手握幾十萬大軍,成為名震一時的“西北王”。
1950年,胡宗南被解放軍打的逃往臺灣,他手下的兵團司令也各有結局,其中值得一說的是胡宗南的副手裴昌會,他曾擔任西安“綏靖”公署副主任,兼任第5和第7兵團司令,是胡宗南的副手。
裴昌會是山東濰坊人,他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從小受愛國思想教育,立志實業救國,後來投筆從戎,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8期,畢業後分配到孫傳芳的部隊,後來轉入國民黨軍隊。
從這個經歷來看,裴昌會是雜牌軍將領,不是黃埔學生也不是蔣介石的同鄉,註定無緣成為嫡系將領,不過裴昌會有真本事,在抗戰之中,1936年,他率領第47師增援河北涿縣。
當時的情況時,友軍防守節節失利,日軍利用先進的武器裝備,取得了戰場上的優勢,裴昌會率部頑強抵抗,在接防的陣地上堅守了7天7夜,並衝破了敵人的封鎖線,儲存了自己。
值得一說的是,在抗戰期間,裴昌會與八路軍的關係一直不錯,1940年7月,裴昌會被晉升為第9軍軍長,根據命令,他部由太原轉進到王屋山和太行山一帶,在那裡他和八路軍配合打擊日寇。
雙方一直友好相處了2年,期間陳賡和裴昌會的關係很不錯,當時由於敵後戰鬥嚴峻,八路軍的小分隊有時候會到第9軍的防區停留,裴昌會下令熱情招待八路軍戰士,併為其補充彈藥。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在民族大義面前,裴昌會是能夠放下派系爭執的,這也為後來他的起義埋下了伏筆,令人遺憾的是,裴昌會在外抗戰顧不上家人,他的親人有7人被日寇殺害,僅二兒子脫險。
抗戰勝利之後,裴昌會被裹挾參與瞭解放戰爭,1948年4月,他先後參與了阻擊解放軍南下的壺梯山等戰役,戰鬥中裴昌會損兵折將,不斷向四川后退,到了寶雞時,他遇到一個友人。
他的這個友人叫李希三,是共產黨員,在好友的開解之下,裴昌會放開顧慮,決定率領手下的10萬餘將士起義,由於找不到合適的機會,裴昌會的起義時間一直延後到1949年12月23日。
這天他在四川德陽率部起義,裴昌會先後擔任川北工業廳廳長、西南紡織局局長等職,起義後的裴昌會一直有一個心願,那就是加入共產黨,這個心願一直到他93歲時才如願以償。
晚年的裴昌會由於年紀太大,已經不再從事具體的領導工作,在他入黨的3年後,1992年2月23日,96歲的裴昌會在重慶病逝,享年9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