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歷史上哪種戰鬥機最出名,相信在座各位心中的答案都各不相同,有的會說是曾經世界各國爭相購買的蘇聯產米格-21,也有人會說是內部科技尖端的美國產F-35,還有人會說是出口至多個國家的國產殲7系列,這些答案都有著一定的道理,但真正瞭解世界軍事史的朋友們,一定會對一種以鳥類命名的戰鬥機情有獨鍾,而這種戰機便是世界上第一個採用垂直起降技術的——鷂式戰機
眾所周知現如今大部分戰鬥機的起降方式無外乎就是兩種,其一是需要在跑道上加速或減速,其二便是垂直起降,在現在看來,這兩種起降方式都有著他們的優勢,但在上世紀情況卻並非如此,在當時的人們看來,誰若是能夠研究出垂直起降的技術,那麼這就將是改變人類戰爭程序的偉大壯舉。
因此,從二戰時期為了對抗蘇英兩國的空軍,納粹德國便開始研製起了垂直起降的戰機,雖然還真的讓他們研製出了幾架截擊機,但還沒等繼續深入探究呢,德國便隨著柏林的槍聲而宣告戰敗,德國戰敗一系列尖端的科技也隨之湮滅,垂直起降技術自然便再度成為了世人眼中的難題。從1945年到1955年,英國美國兩大世界頂尖強國用了十餘年的時間,都未能在垂直起降技術上更近一步,而這也讓當時的人們錯誤地認為這種跨越時代的概念並不可行,所以很多飛機設計師以及科學家都想到了放棄,可就在這時,一位法國人的出現卻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
這個法國人便是大名鼎鼎的米歇爾韋伯特,他在結合了此前諸多飛機設計師失敗的經驗過後,當即設計出了一款由單臺離心式發動機,帶動四個可轉動噴管,從而做到垂直起降的飛機圖紙,興高采烈的他立刻便找到了國際上的幾家大型飛機制造公司,以及軍方人員,但很可惜的是,當時科技條件最為優越的美國並不看好他的方案,他們認為垂直起降技術耗時耗力,也並沒有比傳統的起降技術要優越多少,並且他們也不相信這個當時名不見經傳的米歇爾設計出來的方案真的能夠成功實施。
於是,失望無比的米歇爾便離開了美國,他心想美國不行的話,那就問問祖國的軍方吧,可法國的軍方卻再度向米歇爾的頭上潑了一盆涼水,因為那時的他們已然將全部的心思放在了核武器的研發上面,哪裡有心思搞什麼垂直起降戰鬥機呢?而米歇爾就這樣被趕出了國防部,最終萬般無奈之下,他也只得抱著試試運氣的態度來到了英國,沒想到英國官方的態度和美法兩國差不多,都是不看好該機型,也不看好米歇爾,所以這時米歇爾的心情有多麼低落相信大家都能想象的到,可正當他打算放棄之際,一家名叫布里斯托爾的英國公司卻找到了他。
這家公司不僅沒有小看米歇爾,反倒是將他視為了座上賓,對於此等禮遇米歇爾自然是無比榮幸的,因此他當即便決定了要為布里斯托爾公司奉獻終身,而鷂式戰機也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經過了米歇爾多年的研究,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第一架鷂式戰機也就是鷂GR.1終於是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不過一開始它可還沒那麼受歡迎,因為在那個年代航母的影響力還是無比巨大的,英國有著多艘航母,航母有那麼長的跑道,自然不會讓其閒置,反而去花大價錢研製並搭載什麼垂直起降戰鬥機,所以那時的鷂式戰機在很多人看來前景並不廣闊,那麼究竟是什麼改變了這一局面呢?
原來,自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英國方面為了削減軍費,也為了給民眾更好的社會福利待遇,在在野黨的干涉下,英國政府不得已只得取消了在此之後一切航母的建造工作,並且還決定要在未來的時間裡,逐漸將所有的航母強制退役,這樣的下場可讓曾經叱吒風雲的英國皇家海軍是惱怒不已,因為他們覺得英國就是一個以海洋霸權立國的國家,不建航母那不是相當於自廢武功嗎?可沒辦法英國人民、資產階級的意志高於一切,他們不給錢也確實沒辦法繼續維持,於是乎萬般無奈之下,英國海軍軍方也只得是另想辦法來維持他們海軍的排面了。
而垂直起降不需要跑道的鷂式戰機,由於正好符合英國軍方的需求,這才開始得以受到重視,英國方面開始將鷂式戰機,搭載到一種新型的直升機驅逐艦上,希望以此來代替航母的作用,並且在隨後的日子裡,眼看著鷂式戰機在各方面的表現都很不錯,英國政府還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場全面加強鷂式戰機的改造工程,而經過改造之後,在艦艇上搭載的鷂式,便成為了全新的海鷂戰鬥機。
不過俗話說得好,光說不練假把式,要想真正地知道這款最新型垂直起降戰機的效能如何,以及是否能替代傳統戰機,我們還是需要透過它的實戰資料來看的,而這也就是英國軍方所擔心的事情,他們害怕這看似強大的戰機並不能適應戰場上的環境,不僅會使得海軍的編制被佔用,更有甚者還會讓英國最終淪為了世界的笑柄,但所幸就在幾年之後的馬島戰爭上,海鷂戰機還是證明了自己。
其實在馬島戰爭中,由於當時的海鷂戰機功能很多,且不受信任,它們還是大多被安插在巡邏偵查的崗位上的,可即便如此,最終海鷂戰機的戰績也是無比輝煌的,在與阿根廷空軍的交戰過程中,原本是負責巡邏的幾架海鷂,在剛剛進入馬島海域之際,就遭遇到了阿根廷方面的空軍部隊,當時阿根廷空軍配備的都是最先進的A4天鷹和幻影3系列戰鬥機,他們在速度和諸多紙面效能來說都遠超海鷂,於是乎自大的阿根廷人便想著近身戲耍一下這些傲慢的英國戰機,可正當他們將機身飛近海鷂之際,讓他們意想不到的事情卻突然發生了。
這些看似笨重的海鷂戰機竟然一次又一次地躲過了他們的導彈攻擊,甚至反手還用一種十分詭異的姿勢發射了他們機上僅有的兩枚導彈,直接命中了阿根廷方面的戰機,最終據統計這幾架海鷂,在自身毫無傷亡的情況下,總計擊落了敵方二十多架戰機,幾乎是一舉打穿了阿根廷的空中防線,並且有了此般的戰果,他們後來更是在馬島周遭如入無人之境,所以雖然不能說戰爭的走向全靠它,但它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覷的,當然也正因如此,海鷂戰機的威名便自此打響了。
在馬島戰爭結束之後,英國方面為了“犒賞”海鷂戰機的出色表現,也為了糾正戰爭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於是便找來了更多的飛機設計方面的專家,希望對海鷂戰機進行二次升級,他們將海鷂的航程、載彈量等問題悉數解決,並且還為其安裝上了全新的火控雷達,使得海鷂戰機在上世紀末一度成為了英國海空兩軍的最愛機型,不過即便是這樣,最終海鷂戰機卻還是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之中,那麼這究竟是為何呢?
原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航空科技的日漸進步,美國產的新型戰鬥機已然在世界上佔據了十足的優勢,別說是海鷂了,就算是米格系列戰機都望塵莫及,而英國方面由於和美國關係較好,有資金也有資格從美國方面進口新型戰鬥機,再加上英國海權的逐漸衰落,因此他們自然也就沒有必要繼續花大價錢自主升級海鷂了。
那麼說到這裡,問題來了,既然是上世紀末便已然停產的機型,並且英國方面除了向印度,可以說幾乎就沒向東方出售過,為何在北京的航空航天博物館中,還有著這樣一架“老古董”戰機,我們又究竟是怎樣將其拿下的呢?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的一位館長來到了我國的首都進行訪問,他十分喜歡中國的文化,也十分喜歡航空航天科技,因此在剛到北京之際,他便來到了北京的航空航天博物館,在這裡他看到了很多中國自行製造的飛機、發動機,不過這對於見多識廣的他來說還不算什麼,真正讓他感到震驚的,還要數一架已經陳列在博物館許久的蘇聯制拉-9戰鬥機了。
這架戰鬥機堪稱是飛機歷史上的古董級珍寶,這位館長自然是喜愛無比,於是他便旁敲側擊地向隨行人員提出了想要購買該機的念頭,但這種古董戰機的意義豈能用金錢衡量,所以我方當即便拒絕了,可這位館長卻不死心,他立刻就回到了英國的博物館之中,開始研究用什麼和我方交換,而一架多年之前便被其珍藏的鷂式戰機就這樣成為了他的交換條件,當時我國正想好好研究一下垂直起降戰機的原理,因此在我方航空航天專家一致同意下,這架鷂式戰機才最終留在了北京的博物館之中。
那麼大家認為這筆交易究竟是誰虧了呢?很顯然是英國方面虧了,因為那架拉-9戰機,充其量只能算作是一件收藏品,而鷂式戰機中的垂直起降技術卻是實實在在的可以供我方專家參考的,因此用一件古董,去換一架有可能改變我國航空航天科技未來的戰機,怎麼看都是一件划算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