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中國社會有一段時期湧現出一大批地主,農民階級被地主階級壓榨得非常厲害。
每到一定時期,地主們就會挨家挨戶去敲傭工的門收租,大夥兒辛苦用汗水換來的勞動成果大部分被地主搜刮而走,而且他們不論天災人禍,不論農民的生與死,他們只要眼前的利益。
而王子衡一家就是被劉一希一家壓榨的物件,王子衡是劉家所僱傭工的兒子,劉一希是地主兒子,身份地位的天差地別讓別人看來他們永遠不會有所交集。
初見尷尬,兩人成同事
1940年年初的時候,王子衡所在的營隊因公事被調往別的部門,由於組織缺少人手,一營的教導員的位置缺了好長一段時間。為了不影響組織的工作程序,作為營長的王子衡只好連帶教導員的那份工作一起做。
然而,任務沉重繁多,王子衡很快就身心俱疲。在他的再三申請之下,組織上終於給他委派了新的教導員來協助他工作,新教導員來營部報道的這一天,王子衡早早就收到了訊息。
當得知新教導員即將上任後,王子衡連忙喜氣洋洋地去迎接表示歡迎。可當他看到新教導員的臉後,臉色不由得一僵。
原來,即將要成為他的新教導員的正是昔日趾氣高揚來使喚自己家幹活的地主家的少爺,因為小時候劉一希沒少跟著父親去收租,所以王子衡記得他的模樣。
詫異之餘,王子衡說出了他的疑惑,“你不是常來我家收租的地主少爺嗎?”新教導員劉一希也認出了王子衡,他自我介紹道:“我是劉景連,現在改名叫劉一希,是新到任的教導員。”
此話一出,場面一度非常尷尬。雖然王子衡嘴上沒再說什麼,其實自己心裡清楚,他並不喜歡這個曾經壓榨家人的地主兒子。他永遠也忘不了自己和家人沒日沒夜地田地上幹活、父母看著空蕩蕩的糧缸發愁的場景。
此時的王子衡甚至懷疑劉一希是拖關係上任的,再加上曾經窮困貧苦的回憶湧上心頭,王子衡無法對劉一希的到來坦然接受。
劉一希對著王子衡定睛看了一會兒,才發現原來一營營長王子衡曾經是自己的佃戶之一。只是他們都沒有想到,十幾年過去,兩人重新相逢時會是這樣一個場景,曾經階級對立的兩人如今卻成為了即將要共同處理公事的戰友。
劉一希雖然覺得尷尬,但決定先整理好情緒,向王子衡問好。雖然王子衡對他有些抗拒,但是也還是對劉一希表示了歡迎。
階級不同,宿命卻相同
1916年,王子衡在山東蓬萊出生,父母家中沒有半畝地,卻要養育兒女與贍養老人。為了養家餬口,王子衡父親和劉家簽訂契約,向劉向武(劉一希父親)租了十畝地。舊中國的地主大多都有一個通病,就是隻顧自己的利益,不顧農民的生活情況如何。
因此,劉向沒少壓榨王子衡一家。從懂事起,王子衡就和兄弟姐妹沒日沒夜地在田地裡幹活,豐收得來的糧食穀物大多被地主收刮而走,留下來的只能勉強讓家人吃飽。
為了使兒子將來遠離像他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父親咬牙把王子衡送進了學堂。王子衡從小就知道能讀書的機會不易,不想枉費父親的一番苦心,再加上刻苦努力,因此成績很好。高小畢業後,家裡實在供不動了,王子衡被迫輟了學。
王子衡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學堂,而在當時,上學是他心中唯一一道光,退學後他還自嘲說:“好歹識幾個字了。”而劉一希這邊,劉向武直接送他去北平讀書,錢的事根本就不用愁。
以前中國農民階級幹得活最多,大多數農民活個半生都是累死的命;地主階級則是“坐在太妃椅上”享受著別人的勞動成果。
後來他辭去穩定的教員工作,自願加入解放軍的隊伍的初心就是推翻地主階級,讓所有像他一樣出生貧苦的孩子能讀上書。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王子衡要將一生貢獻給抗日事業的意志更加堅定。但王子衡沒想到,自己和劉一希還會相見,而且是在軍隊中見到他。
化解矛盾,抗日一條心
在王子衡的認知裡,地主家兒子去子承父業然後遊手好閒地過完一生是常態,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地主少爺竟然會成為自己的同事。由於階級的不同,王子衡怎麼都想不通也不相信一個地主的兒子會願意當八路軍為老百姓服務。
在最初的共事中,因為兩人之間一層若有若無的隔閡,二人無法同心協力,工作效率並不樂觀。劉一希當然感到王子衡對自己的抗拒。
一次偶然的契機,劉一希與王子衡兩人進行了深入的交談。夜裡,兩人直接坐在炕上邊喝酒邊聊天。劉一希對王子衡抱怨說:“王同志,你怎麼老看我不順眼呢?”
王子衡也直接把話聊開,說:“你個地主少爺才加入我們軍營多少天啊?你憑什麼就當上教導員了!”
聽後,劉一希認真地跟王說:
“王同志,我是出生於地主階級,但身份不能代表我內心的真實想法啊。我可以向你保證,我的心是永遠向著黨和人民的!而且,我並沒有靠關係上位,我能坐上今天這個位置,都是因為積極參加革命活動、認真學習黨史,是經受了黨的考驗,組織覺得我有能力才給我這個黨位的。”
劉一希還說:“在我還不懂事的年紀時,我確實會因為自己的少爺身份沾沾自喜,感覺自己處處高人一等,可是在我被家人送去北平讀了幾年書後,接受了黨的思想,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被徹底改變了……”
王子衡還了解到,在他決定參軍的那一年,劉一希不顧家人反對也同樣去軍隊報名了。懷著一顆赤熱的愛國之心,他將自己名字改為劉一希,寓意著參加八路軍解放中國是唯一的希望。
劉一希的最後一句話“我如今的身份不再是地主少爺,而是一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員。”這令王子衡一生都難以忘記。
其實,在多日的共事過程中,王子衡在偷偷關注劉一希的行為,他以身作則,跟農民大眾一起吃苦耐勞、在工作上他嘔心瀝血、精益求精。劉一希在他心中的紈絝子弟的形象在一點一點地崩解。
在聽完劉一希這番真情實意的言語後,王子衡對劉一希已經徹底地改觀。“兄弟,我們今後一起為中國的解放努力!”王子衡激情澎湃地說道。
透過這次夜談,兩人成為真正心連心的戰友了。
並肩作戰,捨生於戰場
1940年8月,日軍將襲擊我國膠東地區的噩耗傳來。此次戰爭規模過大,而且日軍明顯是有備而來,倘若戰爭失敗,我軍膠東地區勢必淪陷。路軍山東縱隊第五旅十四團一營是王子衡、劉一希兩人共同指揮的團隊,他們的任務是守住膠東地區。
日軍明顯是有備而來,他們不僅派出大量的主力兵力,還派出了上千名日偽軍參加戰爭。戰爭剛開始,十四團一營正面遇上了準備從掖縣經朱橋向靈山方向侵襲的日偽軍。
一營的兵力本就不多,還要分派一些去保護周邊的老百姓,因此我軍幾乎處於下風的局勢,這一仗他們打得很吃力。
為了保留軍隊精力和減少傷亡人數,王子衡和劉一希所在部隊被任命為掩護隊,主要工作是全力掩護主力部隊和老百姓的撤離。
接到命令,王子衡和劉一營組織部隊撤退,然後兩人開始進行戰略部署。最終決定由他們兩人分別率領隊伍對敵人進行阻擊,負責轉移敵人注意力。這個計劃十分有效,這兩個突然冒出來的隊伍打亂了敵人的作戰計劃,敵人的攻擊速度頓時慢了下來。
王子衡和劉一希帶領隊伍成功掩護了主力和百姓的撤退。可是不久,日寇很快反應過來,識破了我軍的阻敵之計,開始對王和劉所率隊伍進行猛烈的攻擊。
在人數和軍事物資上,我方和敵方差了不少,可是即使處於這種不利的環境,王子衡和劉一希的隊伍無一人退縮。大家都做好了隨時為組織犧牲的準備。王和劉冷靜分析戰爭局面,最終,兩人決定各自率領軍隊去突圍日軍。
戰爭全面爆發後,敵軍順利被我軍突襲,再加上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我軍佔了上風。然而良好的狀態維持不了多久,日軍開始火力全開,全力反攻,我方軍隊頓時一片血海。看著昔日陪伴自己身邊的戰友永遠地倒下,士兵們都是流著淚向前衝。
戰爭一直持續到下午四點,我軍傷亡人數過多、營裡的炮彈資源所剩無幾。所剩戰士的人數只是敵方的十分一,王子衡和劉一希兩人都身負多處重傷。在敵眾我寡的局勢下,他們不願倒下,拼命地用機關槍橫掃敵人。
炮彈聲接踵連三,我們的戰士有的被打中了腿、肩膀、心臟……不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們永遠不停止進攻。
不計前嫌,善心助友父
令人難受的是,劉一希在戰爭過程中不幸被敵人的炮彈命中。
當時陪在他身邊的戰士想拖著他逃出敵人的圍攻,然而他的身體早已無力,為了不拖累戰友,在最後一刻,劉一希下達了他人生中最後一個命令:“你們一定要活下去!”流著熱淚的戰友被劉一希推開,而他自己選擇在這裡畫上人生的句號。
另一頭,由王子衡指揮的軍隊也不輕鬆,看著戰友一個一個地從身邊倒下,他們只能強忍淚水,繼續和敵軍周旋。最終他們順利突破敵人薄弱處,九死一生地完成了狙擊任務。
在得知劉一希英勇犧牲的訊息後,王子衡情不自禁地哭出聲,連續好幾天都保持沉默的狀態。他最好的戰友永遠地離開了他!
劉一希的一生是偉大的,他將一生都獻給了祖國的偉大事業,他的犧牲重於泰山。
戰爭年代的軍人,根本沒時間去哀悼戰友的離去,他們只有擦過淚水然後繼續投入明天的戰爭中,為的是不辜負戰友的犧牲,為的是整個社會的安寧!
往後的幾年中,王子衡參加過許多革命戰爭,身受過無數次重傷,每次想到友人的犧牲,他硬是憑著堅強的意志活了下來。
後來的生活中,他遇到過許多像劉一希這樣願意捨棄原來榮華富貴生活、甘於為國家做貢獻的人,只是每次看到他們,就會想起劉一希。
由於戰功累累,王子衡被提拔為廣州軍區的炮兵副司令員。那個時候,地主階級已經被打倒,身為地主的劉父早已被大眾批鬥,再加上本該是作為家裡頂流柱的兒子卻英年早逝,老人都喪失勞動能力,因此劉家現在落敗不堪,生活非常窮困。
經瞭解後,發現是因為劉一希家人並不知曉他改名的事情,去軍隊也無法證實劉一希就是劉向的兒子,軍隊也曾多次去對著名字去尋找這位烈士的家人,然後資訊多次無法得到匹配,使得這項配對工作就如同大海撈針一般,軍隊只好把它滯留了。
王子衡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後,立馬寫信給有關部門說明劉一希改名的一切事情並表示希望烈士劉一希的家屬能被給予烈士家屬應有的待遇,此事被有關部門證實後,上級同意了他的請求。
即使王家曾經飽受地主劉家的壓榨,但王子衡最終選擇幫助戰友一家,協助他們渡過困境,而劉家永遠都不知道,幫助他們的竟是自己傭工的兒子。在王子衡身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發揚。
結語
中國自1840年到1949年的這段時期是炮火時期,中華大地各處充滿被戰爭摧毀的人的血淚。
在那個時代,決心投入革命事業中去的,不僅有像王子衡一樣的窮苦人,也有像劉一希般以祖國大事業為重的富家子弟。他們的家庭環境不同、個人經歷不同,卻因為一個共同的執著——保衛國家而聚集在一起,戰爭年代,英雄子弟,無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