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歡迎關注閱讀全文。
羅昌平進去了,原因我們都知道。用一句話概括:
自古即今,凡是數典忘祖的,背叛祖國的,分裂國家的人,從來沒有好下場。
志願軍烈士不容侮辱,網際網路也不是法外之地,三亞公安局抓大V,抓得好,抓的大快人心。
那麼羅昌平何許人也?難道是個噴子?其實並不是。他曾經是一名記者,而且是立過功的記者。
二零一二年,正是羅昌平實名舉報劉鐵男,讓他落馬的。二零一九年,又是羅昌平舉報史文清,讓其被查。兩位高官,都是因他而曝光。
站在記者的角度,他曾經是一名優秀的記者。
其實這不奇怪,一個人,能夠成為名人,大機率都有過讓人信服的過去。
就像那個臭名昭著的汪精衛,年輕的時候也曾經寫下過“飲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那是什麼讓他逐漸墮落的呢?我們不知道,但是我想為幾十年前,那批英勇作戰的英雄們,解釋一個問題。
我們是不是靠不怕死取勝的?
我的看法是:既是,也不是。
首先說不是,這個道理非常簡單,因為那是一場現代戰爭。別說二戰尾聲,哪怕是一戰期間,你以為拼的僅僅是勇敢麼?
自從人類進入熱兵器時代,自從拿破崙的火力致勝理論佔上風開始,單純的勇敢,就已經不起作用了。
你把項羽召喚出來,你讓他用冷兵器時代的武器和冷兵器時代的作戰思路,再來一場背水一戰,你看看他能不能打贏?
所以這個道理很簡單,我們在朝鮮戰場上的勝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擁有一支百戰劫餘的老兵,單兵作戰素質非常高,戰略戰術的意識非常高,組織度非常高,配合協調的程度非常高。
你看電影《長津湖》就演的很準確。我們計程車兵並不是衝上去一直打一直打,這不是老兵的打法,這是《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面新兵蛋子才會乾的事兒。
真正的老兵,是計算時間的。他們潛伏到敵人射程內的地方,埋伏起來。說打,集中火力打一陣,大概也就是十幾秒。然後怎麼樣?立刻換位置。
這個原因非常簡單,你不換位置,對方的炮彈馬上就會落到你的頭上。因為你開火已經暴露了自己的位置。人家的炮兵知道你在哪裡了。
所以你看電影裡那個雷爹,非常聰明的炮兵排長。他都是掐點的,打幾炮,馬上換位置,再打。而他剛離開,他原先的位置就被對方炮兵炸了個稀巴爛。
這是老兵的打法,我們擁有一支素質非常高的老兵隊伍。這是第一點,我們並不是單純的靠不怕死。
那我為什麼又說是呢?
原因很簡單,我們計程車兵軍事技能雖然和美軍是一個檔次的,但是我們的火力遠不如對方,重武器遠不如對方,又沒有空中優勢。
火力幾乎可以和對方持平,大家炮轟對方你來我往,那是打到後期了,在最開始,長津湖的時期,我們進入的很急促,連棉衣都沒有帶齊,所以只有隨身攜帶的輕武器。
在一個火力致勝的時期,你覺得雙方擺好架勢對射,對火力不足的一方來講,能贏麼?
所以實際上,我們是用戰術來彌補火力不足以及沒有空中優勢。這個戰術,恰恰需要極大的勇氣。
我們的戰術是什麼?是大迂迴的穿插。
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的兵,趁著夜色,只帶兩個土豆,急行軍三天三夜,穿插到敵軍的背後,在距離敵軍僅僅幾十米的地方埋伏。
你現在明白為什麼有冰雕連了,因為不能被敵人發現。
我們要讓所有人穿插到指定位置,然後集體,猛的行動,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我們的人從四面八方,從幾十米的近距離直接衝上去扔手榴彈,拼刺刀,短兵相接,這樣才能打破敵人的火力優勢。
事實上,也打破了敵人的空中優勢。因為他們的飛機總不能炸自己的營地,而我們的兵,都在他們的營地裡。
那你想一想,不是抱著必死的決心,怎麼完成這樣的行動?我給你兩個土豆,讓你鑽到一個師的敵軍的腹地,難道你還會抱著活著回來的期望嗎?
你根本不會這麼想的,你出發前,就沒打算回來。
為什麼這樣你都願意出發?就是電影中千里說的那句話,他說,我們這一代人把仗打完了,後人,就不用打了。
說到底,這是前人抱著必死的決心,燃燒自己的生命去當燃料啊,去送後人上太空艙啊。
你以為人類步兵巔峰是純粹的軍事素養麼?是火力優勢麼?
人類的戰爭史上,有過敢死隊,有過死士,有過特種部隊,他們可以完成這種大迂迴的戰術穿插,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有過,荊軻乾的就是大迂迴深入穿插,直接穿插到敵軍統帥身邊,再拔刀。
但是從未有過幾十萬人如此絕決,幾十萬訓練有素,百戰劫餘的老兵,如此絕決。
所以才叫人類步兵巔峰,這哪裡是幾十萬大軍,這分明是幾十萬荊軻。
我們確實是靠不怕死取勝的,我們又不僅僅是靠不怕死取勝的。
冰雕連真正的偉大在於那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成建制的被凍死在陣地上。
他們可能攜帶的食物不足,無法提供足夠的熱量,他們可能過早的抵達了指定位置,他們可能沒有禦寒的衣服。
但是他們沒有一個人想過離開崗位,他們守在那裡是在等待,等待戰友們抵達各自的位置,在約定的時間集體發起攻擊,從近距離向美軍發起攻擊。
遺憾的是,他們沒有等到。他們也沒有看到自己的戰友替自己完成了戰略目標。
這樣的人,自古即今都是一個民族的魂,不管羅昌平是否曾經有過功勞,他這種數典忘祖,汙衊英靈的行為,全國人民,都不會答應,決不答應。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歡迎關注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