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是人體最重要的大關節之一,在支撐身體、維持姿勢、傳導肢體運動、感覺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腰椎的健康水平與我們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然而,越來越多的中年人,出現腰部提前老化。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們要注意哪些細節,才能健康用腰100年?聽聽醫生怎麼說。
腰真的是擦地擦壞的?
在被確診之前,李大叔可是遠近聞名的“老黃牛”+“好男人”,在公司上班任勞任怨,髒活累活都搶著幹;下班到家也不閒著,做飯、洗衣、打掃衛生、侍弄花草……雖然偶爾有點腰疼的小毛病,也都是忍忍就過去了,從來沒有喊過疼叫過累。
直到最近某天彎腰擦地的時候,也不知道哪一下沒用對勁,從腰到腿突然過電一樣劇痛無比,直不起腰、伸不開腿,走路只能扶著牆一步步挪,每次彎腰穿褲子、繫鞋帶都是一次折磨。
本以為這次也能像之前一樣,硬挺幾天就能緩過來,用李叔自己的話說,“我給它活動開了不就沒事了嗎?”結果這一挺就是半個多月,疼痛不但沒見好,還越來越嚴重,躺床上起身都要人幫忙,吃飯只能歪著身子一點點慢慢吃,覺也睡不好,因為一翻身就會疼醒。
50歲的人為什麼會有80歲的腰?
到了醫院一檢查,好嘛,這老腰,腰椎間盤突出、腰椎側彎、腰椎滑脫、小關節紊亂,一個不落全有了!老李自己看到後都驚呆了,“我就是擦個地,這腰咋就壞了?”
像老李這樣“50歲的人,80歲的腰”的情況並不少見,醫學上統稱為“腰椎退行性病變”,就是腰椎間盤與突出關節的關節軟骨與周圍韌帶發生了生理性的退行性病變,從而導致腰腿痛一類疾病的總稱,主要包括退變性腰椎滑脫症與椎管狹窄、退變性腰椎側彎與退變性椎間盤突出等。研究報道70%至90%人群一生中出現過腰疼症狀,其中相當大一部分與腰椎退變相關。
有句俗話叫“小孩兒沒腰”,意思是小孩子還沒有經歷過工作、做家務等長期重複性勞動的“洗禮”,腰椎還很健康。那時我們往往體會不到“腰”的重要性;等到成年進入社會以後,每天工作、學習、開會、做家務,甚至窩在沙發上追劇……我們的腰椎在日復一日的“磨損”中加速“老化”(退行性病變),各種腰痠、腰疼、腿疼、麻木的症狀也就如影隨形了。
腰的“老化”要經歷三個階段
我們的腰椎承擔著重要的負重、運動功能,一般認為腰椎運動節段穩定性維持與脊柱本身的骨與關節結構和相應的肌肉韌帶相關,隨著人體老化、關節磨損,腰椎各元件會發生結構性退變及功能障礙——這就是我們的父母甚至許多年輕人身上的“腰椎退變”。
退變性腰椎不穩的發展往往有三個階段:功能障礙階段、腰椎失穩階段、再穩定階段。在早期的功能障礙階段,軀幹肌退變及椎間盤退變是主要的誘發因素,比如隨著年齡的增長,軀幹肌中脂肪滲入會逐漸增多,臀大肌、腹橫肌、椎旁肌及腰大肌脂肪浸潤都與椎間盤退變相關。
這個階段得不到糾正的話,就會進入到下一步腰椎失穩階段,此時由於軀幹肌及椎間盤退變,導致腰椎相關韌帶及關節囊鬆弛,小關節應力增加並誘發關節炎症出現,使得腰椎節段穩定性減退並出現不穩定的情況——這個階段腰痛、坐骨神經痛等症狀會明顯加重,嚴重影響病人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老腰”?
那到底要怎麼做才能預防腰椎退變呢?答案是並不能——因為人體的老化是自然規律,現代科技還不能讓我們永葆青春或返老還童——但確實可以透過科學手段大大延緩腰椎老化的速度,“80歲的人,50歲的腰”並不是夢。
研究認為腰椎退變的獨立危險因素包括體質量指數、持續坐位時間、腰部損傷史及彎腰程度等,比如肥胖人群患腰椎退變性疾病的比例明顯比普通人群高、經常彎腰工作的人員比僅偶爾彎腰的人員患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機率高15倍。
腰椎退行性病變臨床症狀的初期一般以保守治療為主,主要包括制動臥床休息、口服或外用非甾體抗炎藥、理療、封閉等。
同時,需要配合減輕體重、康復鍛鍊、加強腰背肌力量、調整姿勢、改變不良工作、生活習慣等。大部分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緩解;如果保守治療無效,甚至出現下肢肌肉萎縮甚至馬尾綜合徵,就必須儘快採取手術治療了。
文/楊玉成(北京世紀壇醫院)
來源: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