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溼邪為六邪之一,溼邪為患,可導致多種疾病。體內有溼,自然要將其趕出去,這時便要用到化溼法了,溫化寒溼法和清熱燥溼法是其中常用的兩種,分別可以對付寒溼和溼熱。這兩種方法是如何應用的?跟著下文找找答案吧。
溫化寒溼法
溫化寒溼法是運用溫燥芳化、溫陽、淡滲分利為主的方法以散寒化溼、溫化寒溼,適用於溼從寒化或陽虛氣不化水所致之痰飲、水腫、痺證等病證的一種治療方法。
溼邪有內、外之分,感邪後又有寒化、熱化之異,對於溼邪寒化或陽虛生溼之證,臨證選用厚朴、半夏等苦溫燥溼法藥物,以達燥溼之功;或加用附子、桂枝、乾薑等溫陽法藥物為主,以達標本兼顧、溫陽化溼之功。臨證以溫陽散寒、燥溼之溫法為主,如甘姜苓術湯、苓桂術甘湯之主用乾薑,滲溼湯之主用乾薑、丁香,茵陳五苓散之主用桂枝,茵陳四逆湯、茵陳術附湯、真武湯之主用附子,實脾散之主用附子、乾薑等。
在立溫化寒溼法時,可根據病情配以分利、理氣、辛散等法,主水、制水、散水、利水、化水同用,以提高臨床療效。
或根據病情配以淡滲分利之利法,大多選用茯苓、豬苓、澤瀉、滑石、通草、澤瀉等藥物。因溼之與水異名同類,溼性趨下,故每於化溼方劑之中配以利法,可使溼邪下洩,從小便而出,予邪以出路,以提高祛溼效果,如茯苓皮湯在用薏苡仁、大腹皮等溫化燥溼藥物的同時,伍用淡滲分利之茯苓皮、豬苓、通草、竹葉,而成“淡滲分消溼濁”之方。如胃苓湯之用五苓散,苓桂術甘湯、甘姜苓術湯、茵陳五苓散、真武湯、附子湯之用茯苓等,皆說明利法在化溼方劑中有較為普遍的配伍意義。
或根據病情配以利氣化溼之理氣法,大多選用陳皮、大腹皮、厚朴等藥物。溫化寒溼方劑中配以理氣;其一行氣有助於化溼,其二恢復中焦脾胃氣機,有利於寒溼的分解,可收行氣化溼、暢中祛溼之功。如實脾飲之伍用厚朴、大腹皮,雞鳴散之伍用紫蘇葉、陳皮,平胃散之厚朴、陳皮等,皆屬此配伍思想。
或根據病情配以甘辛悅脾之消法、助運之法,溫化寒溼之化溼方劑中常用甘辛悅脾之品為佐使,大多選用甘草、大棗等以切中證機,如平胃散之用甘草、大棗。
或根據病情配以汗法,大多選用生薑等汗法藥物。在於借其宣散之力,以散內外之水溼,如真武湯之用生薑等。
清熱燥溼法
清熱燥溼法主要適用於外感溼熱,或溼熱內盛(熱重於溼之證)所致之溼溫、黃疸、痢疾、洩瀉、咳喘等病證的一種治療方法。
臨證對於溼熱蘊結、熱重於溼之證,當以清熱瀉火、清熱燥溼之清法為主,臨證常選用黃連、黃芩、黃柏等苦寒清熱、燥溼解毒之品,既取其燥性以燥其溼、直折其溼,又取其寒性以清其熱、直折其火,達到祛溼、清熱雙效之目的。如二妙散、三妙散、四妙散之主用黃柏,王氏連樸飲之主用黃連,蠶矢湯之主用黃連、黃芩等;他如三加減正氣散、甘露消毒丹、黃芩滑石湯等方劑皆此配伍思想。
清熱燥溼法在立法時除以清法為主外,亦應根據病情需要靈活配以分利、溫燥、宣散諸法,以加強化溼之力,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或根據病情配以淡滲分利之利法,大多選用梔子、通草等藥物。在於通利三焦、瀉熱利溼、導溼熱從小便而出。如黃連解毒湯、王氏連樸飲之配伍梔子,四妙散之配伍薏苡仁,蠶矢湯之配伍生薏仁、木瓜、通草、梔子等皆此配伍思想。
或根據病情配以辛香溫燥之溫法,大多選用厚朴、制半夏等藥物。在於加強燥溼、化溼之藥力,其次通利氣機、下氣化溼,與苦寒燥溼藥物相伍苦辛並進以分解互結之溼熱,如王氏連樸飲之配伍厚朴、制半夏等。另外,配以溫燥之法亦有反佐之用,如蠶矢湯之用半夏、吳茱萸,其意義在於大隊苦寒藥物中佐用少許溫燥之品,既可加強燥溼之力,又可防苦寒凝滯之弊,寓相反相成之意。
或根據病情佐以宣散之法,大多選用芳香辛散之品,如淡豆豉、紫蘇等藥物。能發表宣裡、宣透溼熱,如王氏連樸飲之用淡豆豉。
好書推薦
瞭解15種中醫治法知識,提高臨證水平——
本書系統地梳理了歷代中醫治法學理論,對15個大法溯本求源,對其源流、概念、外延、內容、應用等進行系統整理與回顧,介紹了歷代治法的配伍、應用技巧與規律來展示了治法的綜合運用思路、技巧及臨床應用情況。同時,本書遵循中醫理論,系統總結中醫治療規律,不但示人以法、示人以方藥、由方見法,而且示人以規矩、予人以技巧。切合臨床實際,立足實用。
版權宣告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中醫治法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侯樹平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推薦發表。封面及文中圖片來源於攝圖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