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1年,夷陵之戰爆發。東吳大都督陸遜受命危難,沉著冷靜,終將劉備挫敗於夷陵。
作為三大戰役之一的夷陵之戰,卻已經很難看到三國第一代名將的身影,而陸遜作為第二代戰神,已經悄然崛起。
作為四大都督的終章,東吳的陸遜時代,很輝煌。
從荊州之戰、夷陵之戰,再到石亭之戰,東吳打了一場又一場漂亮的勝仗,徹底扭轉了孫權東路送人頭的頹勢。
然而,戰神陸遜帶領吳軍,兩戰大勝橫掃魏蜀,但卻又兩戰都放走了敵軍主帥和主力軍隊,導致東吳雖勝,卻一無所得,既沒有拓地,也沒有改變戰略態勢。
於是,魏蜀邊境,諸葛亮、司馬懿吼得震天響;而魏吳邊境卻一直小打小鬧,東吳防守有餘而進攻不足的疲態連魏國廟堂都心知肚明。
東吳的處境不僅沒有因大勝而改變,反而有些窘迫。
本文約5000字,閱讀需15分鐘。
01 一代戰神初長成
公元203年,陸遜等江東士族轉變態度,大範圍投靠孫權。(203年之前少年陸遜的故事,詳見文末擴充套件閱讀)
從此以後,孫權才算是真正坐穩了江東之主的寶座,而江東“一個腦袋,兩條腿走路”的格局也正式形成。
孫權就是這個腦袋,而以周瑜為首的淮泗集團、以陸遜為首的江東集團則是這兩條腿。
220年以前的江東政權中,以淮泗集團一直是居於統治地位,而江東集團則在繼續努力發展他們的強項,發展中下層影響力,擴充自己的領兵和實力。
這也是孫權構想的理想狀態。與孫家利益一致的淮泗集團幫他開疆拓土,而更在乎一畝三分地的江東集團幫他掌控江東。
然而,一個人的意外死亡,讓孫權感到了隱隱的擔憂。
公元210年,周瑜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
值得注意的是,孫權勸學的故事,大約便發生在這前後。孫權為什麼要急不可耐地要培養青年將領呂蒙、蔣欽呢?
周瑜已逝,魯肅差強人意,程普黃蓋垂垂老矣,張昭已失信任,孫權大約已經預感到不妙了。
好在,孫權眼光毒、運氣也好,還真把呂蒙培養起來了。215年前後,呂蒙幾乎全面接替了魯肅的地位。
然而好景不長,217年,魯肅逝世;220年,呂蒙去世。
呂蒙生病,孫權慌得一匹,喜怒哀樂全因呂蒙病情變化。這不僅是因為呂蒙是孫權親自栽培,更是因為,除了呂蒙,江東已無人挑得起大梁。
江東真的無人了嗎?並不是。
219年的荊州之戰中,陸遜主動找到呂蒙出謀劃策,並在此戰中表現出了絲毫不亞於周瑜呂蒙的軍事才能。
但即使呂蒙死後,孫權還是不願主動重用這個“數訪世務”的侄女婿。
並不是因為陸遜的才能不夠突出,也不是因為陸遜太年輕無法服眾。歸根結底,江東中下層已經捏在江東士族手中,再由他們挑大樑,孫權始終有些不放心。
公元222年,劉備東征,大兵壓境。孫權求和不成,才不得不以陸遜為大都督、假節,督荊州諸軍禦敵。
但同時,孫權又馬上以南郡太守諸葛瑾為左將軍、假節,駐守公安。
有個問題曾一度風靡三國圈:為什麼諸葛瑾屢戰屢敗,官卻越做越大,一直做到了大將軍呢?
其實答案就在這裡,諸葛瑾雖然挑不起大梁,但已經是三大都督之後淮泗集團裡最拔尖的了,孫權不得不用他來制約陸遜,防止江東集團尾大不掉。
但即使如此,也已經無人可以阻擋,戰神陸遜發出他耀眼的光芒了。
02 夷陵之戰的遺憾
三大戰役中的前兩場,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都是以少勝多,整個過程奇謀百出,打得是驚心動魄。
然而,夷陵之戰中,面對老而彌辣的梟雄劉備和蜀漢的傾國之軍,相持一段時間後,39歲的陸遜卻覺得此戰已沒什麼懸念,表示要一戰而荊州無憂(夷陵國之關限,失之非徒損一郡之地,荊州可憂。今日爭之,當令必諧)。
在給孫權的上書中,陸遜極為自信地說,劉備“不守窟穴,而敢自送”。
大都督陸遜並非“零陵上將軍”刑道榮之流,他的自信是有根據的:
1)劉備打了一輩子仗,卻沒打贏過幾場,可見他不過爾爾(尋備前後行軍,多敗少成,推此論之,不足為戚);
2)在長江沿岸作戰,劉備卻舍舟就陸,失去了重要的江面控制權,又步步為營,一看就是黔驢技窮了(臣初嫌之,水陸並進,今反舍舟就步,處處結營寨,察其佈置,必無它變)。
3)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劉備多經戰陣,剛開始肯定能殫精竭慮,所以我軍只能防守;而現在他的計謀多次不遂,已經意志沮喪,沒啥計謀了,正是我軍反守為攻的好時機(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專精,未可幹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
果不其然,隨後不久,陸遜就大破蜀軍於夷陵,劉備倉皇逃往白帝城。
此戰,陸遜贏得了無上的威望和地位,也贏得了孫權的賞識和信任。戰後,他被孫權拜為荊州牧、輔國將軍,江陵侯。
但戰神的光輝之下,卻始終覺得美中不足。
大勝之後,徐盛、潘璋、宋謙等人請求繼續入蜀地追殺劉備,陸遜卻表示,還有個曹丕虎視眈眈呢,還是回守荊州吧。
後來的發展似乎也應證了陸遜的遠見。當年冬,曹丕下詔大舉伐吳。
但事實上,夷陵之戰最遲在當年7月就已鎖定勝局,吳軍前鋒孫桓部最遠已追擊至白帝城附近,而曹丕攻吳卻是在當年10月。
從參戰將領來看,除了徐盛、朱然等少數將領兩次大戰都參與了,以陸遜在內的大多數參加夷陵之戰的將領都未參加曹丕伐吳之戰。
東吳是領兵制,也就是說,這些將領未參戰,說明他們的軍隊多半也在休整。
而從陸遜對戰局的精準把握、劉備性格特點的精準透析來看,決戰發生前,陸遜已經成竹在胸
說得更清楚一點,無論是從時間方面、軍隊方面、陸遜的預見能力上,吳軍完全有機會有條件趁勢反攻。
至少,在蜀將趙雲到來之前,增加孫桓部兵力,對白帝城發動試探性攻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也就是說,夷陵之戰,陸遜並不是沒有能力反攻,只不過他選擇了更加保守且穩妥的方案而已。
03 石亭之戰的秘密
如果說夷陵之戰中,徐盛等建議太晚、曹丕黃雀在後,不追擊還說得過去;那麼,石亭之戰,就更加耐人尋味了。
公元228年,吳將周魴詐降,曹休率大軍10萬進駐到皖城發現被騙,卻自恃兵力強盛拒絕撤退(也有可能是想跑沒跑掉)。
總之,雙方在石亭交戰,陸遜率朱桓、全琮等將共計約9萬人大破曹休。曹休逃至夾石,被賈逵所救,魏軍除被斬首萬人,其餘大部逃回壽春。
同樣,此戰看似大勝,卻讓人意猶未盡。
除了讓孫權威望大漲,第二年順勢稱帝以外,石亭之戰似乎並沒有什麼顯著的成果,既沒有拓地,也沒有殲滅曹魏主力軍團,從而改變淮南地區的戰略態勢。
然而,此戰本可以打得更漂亮。
早在戰前,朱桓就曾建議孫權,曹休撤退必走夾石或掛車,這兩個地方地勢險,只要以萬人設伏,便可全殲曹休率領的淮南軍團。
但這個建議,被陸遜否決了(權與陸遜議,遜以為不可)。
事實上,與子午谷奇謀的爭議不同,朱桓的這個建議並沒有什麼風險,且可行性很高,原因有四:
1)曹休戰敗後,賈逵正是以少量兵力佔據夾石,而迫使陸遜大軍回撤,保住了曹休的大部隊,可見夾石形勝的確像朱桓所說。
2)從地圖上看,這一段長江沿岸地勢平坦,並無太多險阻;孫權曾兩攻淮南,曹魏不堪其擾兵撤合肥新城,其以南地區基本是無人區,所以吳軍到達此處很容易。
3)皖城-石亭-合肥新城一線,是長江腹地,除了淮南軍團,曹魏大軍正面支援較遠,而上游側翼還有朱然的荊州軍團,所以,東吳在此伏兵幾乎沒什麼風險。
4)即使設伏失敗,沒截擊到曹休大軍,對戰役整體的勝負並不影響,因此政治上也沒啥壞處,孫權該稱帝稱帝,並不會受到影響。
況且,朱桓還說,此機會千載難逢,成功的話便可佔據淮南,進而窺伺河洛地區(若蒙天威,得以休自效,便可乘勝長驅,進取壽春,割有淮南,以規許、洛,此萬世一時,不可失也)。
不要小看了“割有淮南,以窺許洛”這八個字,要知道孫權一生攻打淮南5次,動用數十萬兵力,就想著這一畝三分地,卻始終沒有實現。
如果說夷陵之戰是因為徐盛等人建議太晚、曹丕大軍又箭以在弦,而喪失了追擊的好時機,那麼這次,朱桓的建議在先,東吳又無後顧之憂,陸遜完全可以從容佈置。
時間來得及、風險很低、收益很高,孫權軍事能力的確不咋樣,他看不到還算正常,但戰神陸遜卻很清楚這個建議的分量。
賈逵到時,曾率軍清除吳軍設定的壁壘障礙,可見陸遜並不是完全拒絕了朱桓的建議,他只是沒派軍隊等在那裡而已。
所以,問題就來了,既然如此,戰神陸遜為何不更進一步,乾脆派軍隊提前佔據險要截擊曹休,實現朱桓說的“割有淮南,以窺許洛”呢?
或許,這正是陸遜想要的結果。
04 總言文事的大將軍
如果換做周瑜、呂蒙來指揮,兩戰勝負或許難料,但只要有勝利的希望,他們一定會同時策劃反攻,而不會輕易收回打出去的拳頭。
而從剛剛的分析來看,陸遜和周瑜呂蒙的這一區別,並不是陸遜的能力不及周瑜呂蒙所致,而是陸遜主觀上似乎更加保守,他不願意這麼做。
事實上,陸遜和周瑜呂蒙的區別還不僅在於此。
孫權自從兩徵淮南失敗後,也很清楚自己的軍事能力,軍事上很多都是聽從下面的意見,從不獨斷專行。
而三大都督給孫權的戰略規劃,風格卻完全不同。
周瑜給孫權規劃的戰略部署是,打荊州、取巴蜀,結盟西涼,與北方對峙;
呂蒙給孫權規劃的戰略部署是,北守濡須,西取荊州,全據長江而拒北方、控巴蜀。
但當孫權問陸遜的時候,陸遜卻總是說,攻打山越,充實人口,輕徭薄賦。
220年,荊州初平,陸遜上書,建議選拔荊州人才;
222年,夷陵戰後,孫權將長江戰線一分為二,他自己守建業,而陸遜佐太子孫登長期據守荊州。
222年-229年,在荊州的陸遜仍舊不斷上書,建議孫權要忘過記功,寬刑減賦;
230年,孫權想要征討夷洲(今臺灣)、朱崖(海南),問陸遜的意見。陸遜說,不如寬其租賦,蓄力後動;
243年,陸遜又說,“數年之間,國用少豐,然後更圖”。
作為很多人心目中的一代戰神,前後30餘年,除了敵人打上門來,陸遜的上書言事中卻幾乎找不到軍事方面的建議,他的主要精力幾乎都在這些文官事務之上。
這很有意思。
是不是說陸遜骨子裡就想當個文官呢?並不是。
我們都知道,東吳是領兵制。而每戰之後,陸遜最積極的事情,就是擴充自己的兵力。
203年,陸遜招募山越從軍,得部曲2000餘人;後又徵費棧等山越,得精卒數萬;220年,荊州戰後,招募降兵,“凡數萬計”;
嘉禾五年,陸遜、諸葛瑾配合孫權北征無果,諸葛瑾慌得一匹,但陸遜卻在緊張地撤退途中攻打新市等縣,獲數千人,又得江夏趙濯、裴生、梅頤的支黨歸附;嘉禾六年,鄱陽等三郡郡民反,陸遜又親往征伐,得精兵8000人。
表面上看,陸遜這些作為似乎也沒什麼不妥。
然而,徵費棧之後,會稽太守淳于式上書給孫權,說陸遜強徵民人為兵;嘉禾五年之事,連裴松之也看不下去,註解說,陸遜不為孫權張拓形勢,卻專注於抓幾千小民,既不能削弱魏國,還自損了名聲。
可見,陸遜為了擴張自己的領兵,甚至不惜破壞地方法規,不顧國家聲譽。
那麼,陸遜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和他屢次戰勝而不擴大戰果又有什麼內在聯絡呢?
05 東吳的悖反定律
其實,陸遜的想法,已經很明顯了。
一方面,他不擇手段擴充自己的兵力,是因為在東吳有兵才有權。說白了,他是江東士族的代言人,而他這麼做也是是為了擴大江東士族的發言權;
而另一方面,他一味勸說孫權以江東為根基,寬刑減租,蓄養人口,不盲目對外用兵。
他這麼做,一來是為了讓江東士族們能更好地擴張勢力而不受到法律的懲罰,另一方面是把孫氏政權困在江東,掌握在江東士族的手中。
這一點,從陸遜的上書中,也可以看得出來。
在勸諫孫權不要親征公孫淵的上書中,陸遜說,奈何獨捐江東萬安之本業?
在勸諫孫權不要征伐夷洲朱崖時,陸遜說,江東見眾,自足圖事,遠規夷洲,未見其利。
而陸遜的那句“勞萬乘泛輕越海,不慮其危而涉不測”,不禁讓子彧想起宋江對晁蓋說的那句著名臺詞,“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輕動,不如讓小弟代勞”,是不是頗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陸遜等人雖然不敢也沒辦法完全架空孫權,但實際上,江東士族之心,已經很明顯了:陛下垂拱而治就好了,啥也不要管,下面的事我們去做就好了。
東吳雖屢屢戰勝,戰略態勢卻日漸窘迫,正是陸遜和江東士族這種態度的結果。
而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因為陸遜代表的是江東士族的根本利益,而不是孫權的根本利益。
這兩者,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共同的地方在於,外敵入侵時,為東吳抵抗侵略?沒問題,我陸遜一定傾盡全力
不同的地方在於,沒有外敵時,幫助孫權開疆拓土?沒門,憑什麼用江東士族的鮮血和財富,成就你的帝業。
這便是東吳立國就存在的二律悖反。
這也是當初孫權不願意讓江東士族挑大樑,而費盡心機培養呂蒙、蔣欽等人的原因。
然而,呂蒙死後,淮泗集團後繼無人,劉備大敵壓境,終究給了江東士族以巨大的機會。
而夷陵之戰的大勝,讓孫權對陸遜刮目相看,終於放下了戒心,全心信任陸遜。
東吳四大都督中,周瑜以偏將軍病逝,魯肅以橫江將軍病逝,呂蒙以虎威將軍、孱陵侯病逝。
唯有陸遜一路青雲直上,一直做到了丞相、荊州牧、右都護、總領三公事務、死後還得以諡昭侯。
這是時勢使然,也是孫權對陸遜信任的表現。
然而,孫權也不是傻子,對於陸遜的這種態度,他漸漸地也發現了端倪。
只不過此時淮泗集團人才凋敝,而江東集團陸遜等人又已經樹大根深,沒有江東士族的支援,孫權根本不能在江東建立穩固統治。
所以,孫權也不敢貿然拆除陸遜這根大梁。
那麼,孫權將如何應對陸遜及江東士族給東吳帶來的消極態度呢?他遠征夷洲、親征遼東,真的是老年昏聵還是別有隱情呢?
其中緣由,我們下期再聊。
文/子彧
參考資料:《三國志·吳主傳·陸遜傳·周魯呂傳·朱桓傳》
擴充套件閱讀:
1、少年陸遜的悲哀:孫策殺了他的“父親”,他卻不得不選擇輔佐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