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7世紀中後期開始,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極大的膽略繼往開來,安內攘外,開疆拓攘,治河開荒,振興經濟,實現了中國社會政局的基本穩定,國力強大,人丁興旺,文化昌盛,是所謂一個長達130多年的“康乾盛世”。無論是各文明古國還是西方列強,能在如此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的多民族國家創造出如此長時間的興盛時代,在當時的世界史中絕無僅有。並且,康雍乾王朝即使在國力鼎盛時期,也毫無西方“文明世界”那種強烈而持久的侵略擴張慾望和行為。然而,隨著整個封建時代的沒落,曾有“康乾盛世”的清王朝也不可避免走上了衰敗的道路。
作為封建王朝的統治階層,清政府並沒有敏銳地感知世界正在發生的變化,為了使他們的統治更加牢固,他們採取了更為保守的防禦政策,力圖將中國隔絕於世界版圖之外,關起門來享受自己一廂情願的“太平盛世”。從經濟上看,甲午戰爭前的中國社會經濟仍是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從國家政治上看,依然實行封建君主專制的政治制度,中央政權設內閣、軍機處、六部等機構,地方設18個行省以及特別行政區和藩部。行省的行政長官為總督或巡撫,特別行政區和藩部的管理大員由中央政府任命;從軍事上看,國家經制軍隊有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由滿族將領統領;另有綠營歸各省督撫節制。軍隊裝備仍以冷兵器為主。儘管這一切“看上去很美”,但就像英國人喬治·馬嘎爾尼所說,此時的“清帝國好比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雖自居“天朝大國”,但已經危機四伏。
然而,放眼此時的西方國家,卻是與龐大而步履蹣跚的封建中國完全不同的景象:它們在全世界尋找原料產地和產品輸出地,貪婪地染指每一塊可能成為獵物的土地。作為資本主義發展的“領軍者”,英國自18世紀60年代開始資產階級革命,到19世紀40年代,已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受資本主義發展內在規律的牽引,英國大力發展海上力量,爭奪海洋霸權,以佔領市場和原料產地。神秘富饒的東方,特別是古老的中國理所當然地成了英國人覬覦的物件。1793年,英國派馬嘎爾尼使團到北京,要求減輕貿易稅率和開放天津等地為商埠,遭到清政府拒絕。或是出於外交禮貌,或僅僅是為了體現聖恩,清政府允許英國在澳門開設洋行,進行簡單的貿易往來。1812年,英國派阿美士德使團第二次來北京,企圖獲得開放北方商埠並進行貿易的特權,但因“禮儀問題”而再次被遣。由於正常貿易途徑受阻,為開啟中國市場,英國人開始走私鴉片、進行毒品貿易,同時準備以武力手段保衛鴉片走私,一場戰爭開始醞釀。
激增的鴉片貿易給清朝政府和中國社會帶來了一系列嚴重危害:白銀大量流失、銀貴錢賤、賦稅增加、走私賄賂猖獗、菸民身心俱損、社會問題增加、軍隊戰鬥力下降……清政府也逐漸認識到鴉片氾濫的嚴重後果,湖廣總督林則徐強烈呼籲,“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後在道光皇帝的親自過問下,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禁菸。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則徐將收繳的22083箱鴉片集中至虎門海灘公開銷燬。這一舉動,激怒了妄圖在東方實現殖民侵略的日不落帝國,面子和暴利的雙重損失使得貴族紳士們無法善罷甘休,中英矛盾就此轉向表面化,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
◤喬治·馬嘎爾尼(1733—1806年),蘇格蘭人,奧青雷克·馬嘎爾尼的後裔,英國政治家、皇家大臣和外交家。曾被任命為英國全權特使,赴俄商談兩國結盟事宜,後任愛爾蘭事務大臣、加勒比島嶼總督、印度馬德拉斯省督等。1792年9月26日,英國政府任命馬嘎爾尼子爵為正使,喬治·斯當東為副使,以賀乾隆帝80大壽為名出使中國,這是西歐各國政府首次正式向中國派出使節。1793年8月5日,英國使團乘坐“獅子”號炮艦和兩艘英國東印度公司提供的隨行船隻抵達天津,受到直隸總督的歡迎。此後,使團與中國禮部官員、中國政府代表和珅就禮儀問題兩度發生爭執,馬嘎爾尼對中國皇帝及其官僚逼迫其下跪叩頭深感屈辱,最終雙方達成協議,在9月14日乾隆正式接見時,英國作為獨立國家,其使節行單膝下跪禮,不必叩頭。
◤威廉·皮特·阿美士德(1773—1857年),英國外交官,曾於1816年代表英國率團訪華,8月13日,阿美士德使團抵達天津。不過中英雙方就覲見清帝的禮儀問題出現分歧,清朝要求阿美士德勳爵向嘉慶帝行三跪九叩禮,但是阿美士德勳爵只願以“脫帽三次,鞠躬九次”代替。雙方在禮數上的分歧與爭執使阿美士德使團未能入京覲見嘉慶帝。訪華結束後,阿美士德曾於1823年至1828年出任印度總督。
◤林則徐(1785—1850年),福建省侯官人。1813年,林則徐入翰林院庶常館任庶吉士。1820年,任江南道監察御史。1821年辭官。1823年,復職出任江蘇按察使。至1832年,先後任陝西按察使、江寧布政使、湖北布政使、河南布政使、江蘇巡撫等職。1837年,升任湖廣總督。1838年底,林則徐受命欽差大臣赴粵查辦禁菸。鴉片戰爭失敗後,林則徐以“禁菸不力”成為第一替罪羊,被貶官發配新疆。在廣州期間,林則徐組織翻譯編纂了《四洲志》,成為中國近代傳播西方文化,促進西學東漸的帶頭人。1845年,林則徐被重新起用,調任陝甘總督、陝西巡撫、雲貴總督。1849年,因病辭歸。
◤道光帝,愛新覺羅·旻寧(1782—1850年),原名綿寧,即位後改為旻寧,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軍入關以來第六位皇帝,年號“道光”,在位30年(1820—1850年)。在位期間正值清朝衰落,他為挽救清朝頹勢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頓吏治、整釐鹽政、通海運、平定叛亂、嚴禁鴉片等,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他本人力行節儉,勤於政務。但作為一個帝王,他的資質不高,加之社會弊端積重難返,清王朝在道光帝的統治時期進一步衰落,和西方的差距也越來越大。1842年,清朝在鴉片戰爭中失敗,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此後十年,道光帝苟安姑息,得過且過,沒有任何學習西方、振興王朝的舉措。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崩於圓明園,終年6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