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裡山河的獨特地貌,成就了三晉大地的富饒,也塑造了山西人外向開拓的精神。在明清之際,全國有晉、徽、潮、浙四大商幫,他們各有所長,並在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背後,留有濃墨重彩的一筆。
相比於臺前他們更喜歡居於幕後,雖然掌握著一國的經濟命脈,卻具體事蹟卻鮮為人知。
從1985年開始,喬家大院從一座私人住宅變成了一家民俗博物館,讓人們第一次可以一睹高牆大院內不一樣的風采,但所有人也都有一個疑惑,為什麼如此顯眼的喬家大院,竟然能夠躲過百年來的浩劫,存留至今。
致富有道
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幾千年來士農工商的階級劃分,早已深入人心。就算是在富商雲集的山西,不到萬不得已,也很少有人會想著背井離鄉跑去經商。
在大多數人的潛意識裡,商人雖富,卻終究只是一時富貴,經商所得最後還是要置辦田地,供子孫後代讀書科考光耀門楣。不過晉商作為明清時期,最具影響力的地方性商幫,還是多多少少的將晉商思想,帶給了三晉大地。
喬貴發,本是祁縣喬家堡的一個本分農民,靠替人種地為生,只是這日子越過反倒是越貧困潦倒,不僅沒有攢下幾錢銀子,就連老婆也沒有討上,自感未來無望的他,找到了自己的結拜兄弟秦某,兩人一拍即合決定走西口。
所謂走西口就是越過長城,到塞外去謀一條生路。兄弟二人跟著往來商隊到了內蒙,從夥計幹起慢慢有了自己的生意,時間一晃二十年,當年的小夥計也成了大掌櫃,衣錦還鄉後喬貴發開始廣置田產。
同生來富貴的人家不同,過過苦日子的喬貴發,為自家定下了不少規矩,從經營理念到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無所不包。
值得一提的是,喬貴發還特意強調了一夫一妻,凡是喬家子弟只能續絃不能納妾,這一看似超前的舉措,也為日後喬家的穩步發展做出了意想不到的貢獻。
勤勞未必能夠致富,但好吃懶做註定一事無成。喬貴發沒有什麼過人的出身,也沒有什麼超人的頭腦,就是靠著一雙勤勞的雙手,一點點地攢下了喬家的萬貫家財,萬丈高樓平地起,最好的機會永遠都是現在。
喬家大院
喬貴發父母雙亡,也沒什麼兄弟姐妹,娶妻後一家也不過幾口人,算上奴僕雜役,初代喬家大院的規模可想而知。
不過隨著喬家產業一天天的做大,喬家也開始開枝散葉。喬貴發膝下共有三子,長子喬全德、次子喬全義、三子喬全美,無一例外地繼承了父親的經商頭腦,分家以後兄弟三人各自創出了一片天地,有的繼續經商,有的則去考取功名。
兄弟三人中,以三子喬全美的手腕最為高超,喬家大院的興起也正是從他這裡開始。
分家後的喬全美,搬出了最早的喬家大院,在路口對面有買了一片宅地,沒幾年功夫就和老宅一般大小,兩位哥哥搬出喬家堡後,喬全美又將老宅修葺一新,並把它作為供族人讀書明理的私塾。此時的喬家大院已初現崢嶸,橫跨喬家堡幾條街道。
繼承喬全美事業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喬致庸,他正是電視劇《喬家大院》的主人公,因為父親和哥哥的接連去世,他不得不早早的擔起家裡生意的擔子。
在喬致庸的努力下,喬家的產業盛極一時,他也極為闊綽地買下了四周鄰居的院落,將往來的街道小巷封死,作為自家的走廊過道,這時的喬家大院已經完完全全,變成了一座宏偉的城堡,其中的居民都是親密無間的手足兄弟。
中國人對土地的喜愛,是農耕文明內向化的成果,因為熱愛這片的土地,所以才有了安土重遷的說法,因為熱愛這片土地,才有了寸土不讓的勇氣,因為熱愛這片土地,才讓我們有了建設家園的動力。
死裡逃生
喬家大院的擴建,並沒有隨著喬致庸的離世而停止,反倒是因為時局混亂,而變得更加高大雄偉。
不過即使高如長城,依舊是頂不住列強的入侵。連年的戰亂讓喬家損失了大半的家產,現在就連這最後的喬家大院,可能也要拱手讓人。
不過喬家人口眾多且,多年走南闖北也見過不少世面,集思廣益之下想到了一條妙計,用一面義大利國旗和日本人談談交情。
原來早年間因為民間對洋人的不滿,導致大量的神職人員被迫害,而喬家相對開明便主動接納了這些走投無路的外國人,在事態平息後,他們為表謝意送上了不少各國的特產,這些東西里,就有一面義大利的國旗。
此時的義大利和日本是盟友關係,在沒有弄清狀況的前提下,想必是不會對喬家動粗。
於是喬家把義大利國旗,掛在了自家門口,這確實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因為掛日本國旗的不少,掛意大利國旗的只此一家,後來在喬家關係網的斡旋下,日本侵略者對此事也沒有深究。
其實日本人早就瞭解了箇中緣由,但他們有著自己的打算,與其侵佔喬家大院竭澤而漁,不如同喬家後人“合作”,再進一步攫取更大的利益。
日本人對喬家大院“手下留情”的背後,是更嚴苛的迫害,物質上的東西毀了還能重建,但是精神上的東西,沒了就是沒了,支撐我們14年的不是豐厚的財產,而是退無可退的勇氣。
結語
只有分享才能擁有,因為分享,喬家大院才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對喬家後代來說,祖宅固然是記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家族歷史的見證,但只有讓更多的人瞭解那段歷史,才能讓喬家大院存在的更有價值。
山河憐破碎,草木亦傷悲。在國家民族的存亡面前,一切都顯得那麼微不足道,喬家大院能夠在亂世中倖免於難,離不開喬家後人的團結一心,更離不開千千萬萬華夏兒女的拼死抵抗。
正是因為這股力量,才讓日本侵略者意識到,武力只能毀滅一個文明,卻不能征服一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