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後太子李亨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擇——沒有跟隨玄宗入蜀而是選擇北上靈武,李亨的選擇雖然看上去有點突然,但是也在情理之中。
太子這個職業的危險程度反差很大。如果皇帝仁厚,兄弟單薄,太子可以開開心心地等待接班;而如果攤上了雄才大略又統治時間很長的君王,像漢武帝、唐太宗、唐玄宗、清聖祖這種,太子的危險度甚至高於皇帝。康熙的皇太子胤礽就曾抱怨過:古今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他不知道的是現在有七十年的太子了)
而唐朝的太子是個高危職業,一不小心就沒了命。唐朝第一任太子李建成被秦王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除掉。而接下來李世民的嫡長子李承乾後來和魏王李泰爭儲也被廢了。高宗李治上位後,他五個兒子都曾做過太子,無一例外地都很悲催,死的死,被軟禁地被軟禁。玄宗時期的太子同樣沒有好結果,第一個太子李瑛最終被處死,李亨做太子時也過得如履薄冰,小心謹慎。
作為未來的君王,必然是百官矚目的焦點。然而雄主在側,表現太過於突出則動輒得咎,甚至於還會被父親認為有「提前主動接班」的心思;而如果一點都不表現,韜光養晦,那麼其他的兄弟就很可能動了不該有的心思,在父親面前獻寵邀功,動搖自己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在雄才之主的強大氣場下,父親的重臣——也就是宰相們幾乎不可能對太子表現出親近——因為這幾乎就等於政治自殺,相反,宰相們往往需要在君主的默許乃至於縱容下,表現出對太子的敵意來穩固自己的權位,而這正是李亨十八年來做太子時所經歷的。
唐玄宗李隆基,靠的是兩次政變——誅殺韋后的唐隆政變和廢黜太平公主的先天政變才上位的。玄宗政變經驗豐富,對天家父子兄妹之間的提防可想而知。一日殺三子這樣的事情,等閒的君王也是做不來的。
二十五年四月,楊洄又構於惠妃,言瑛兄弟三人與太子妃兄駙馬薛鏽常構異謀。玄宗遽召宰相籌之,林甫曰:“此蓋陛下家事,臣不合參知。”玄宗意乃決矣。使中官宣詔於宮中,並廢為庶人,鏽配流,俄賜死於城東驛。——《舊唐書.玄宗諸子》
在先太子李瑛被廢之後,李亨被立為皇太子。然而權相李林甫就和他不對付。根據舊唐書記載:
初,韋堅登朝,以堅皇太子妃兄,引居要職,示結恩信,實圖傾之,乃潛令御史中丞楊慎矜陰伺堅隙。會正月望夜,皇太子出遊,與堅相見,慎矜知之,奏上。上大怒,以為不軌,黜堅,免太子妃韋氏。......會皇太子良娣杜氏父有鄰與子婿柳 不葉, 飛書告有鄰不法,引李邕為證,詔王 與國忠按問。 與國忠附會林甫奏之,於是賜有鄰自盡,出良娣為庶人……
李亨迫於壓力,不得不和太子妃韋氏離婚,貶良娣杜氏為庶人,來平息君王的憤怒。貴為太子,連自己的兩個枕邊人都保護不了,李亨的地位風雨飄搖也可想而知。李亨後來立了張良娣為皇后,而李亨之死,也和張皇后的所作所為有關。可以說李亨人生的悲劇,就是起源於唐玄宗對李林甫的有意縱容。
好不容易熬死了李林甫,繼任的權相楊國忠依然和李亨為敵:
楊國忠依倚妃家,恣為褻穢,懼上英武,潛謀不利,為患久之。
包括玄宗奔蜀,也是去楊國忠的封地。到了馬嵬驛,歷史學家出現了分叉的兩種意見:
1、認為馬嵬坡兵變是太子李亨所籌劃的,那一切也還順理成章。太子本來就有調動禁軍的權力,然後李亨也是馬嵬坡兵變的直接受益人,誰受益誰嫌疑大,所以李亨可能是主謀。
2、沒有任何蛛絲馬跡能指證李亨是主謀,事實上所有的線索只能追索到陳玄禮:
「舊唐書」:及安祿山反,玄禮欲於城中誅楊國忠,事不果,竟於馬嵬 斬之。
「新唐書」:國忠與韋見素、高力士及皇太子諸王數百人護帝。 右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謀殺楊國忠,不克。
強行把陳玄禮和太子聯絡在一起似乎沒有道理——按理說陳玄禮如果真的是太子一黨,那麼立下如此大功,難道不從龍去靈武?但是陳玄禮並沒有,還是護送玄宗入蜀,後來在肅宗朝也沒有得到任何重用,怎麼也不像是太子一黨。所以這裡我們取第二種觀點,就是兵變可能是有人挑唆,或者是軍人自發,但是無論如何,與太子李亨無關。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楊貴妃死後,李亨面臨兩個選擇,跟著玄宗繼續去蜀中避難,或者就此離開去其他地方。其實資料還是很詳實的,我們可以分析一下∶
如果追隨玄宗入蜀。——入蜀之後山高水長,李唐皇室幾乎相當於放棄了漢中以東的控制,其實就等於把大好河山丟給叛軍和依然忠於朝廷的軍隊自相廝殺。如果忠於朝廷的軍隊贏了,自然可以出來摘桃子還京,光復社稷;如果叛軍贏了,靠著蜀中之險割據一方,李隆基說不定也可以保得自己一世平安。
令人唏噓的是,玄宗這一輩子,前後差異太大了,尤其是安史之亂前後,簡直和年輕、中年時相比判若雲泥。許多時候,人真的會老糊塗的。
但是李隆基的平安不是李亨的。李亨去蜀,有三不利:
首先,蜀中本來是楊國忠的封地,現在雖然楊國忠死了,但是李亨在蜀地並無根基,跟著老皇帝過去之後對自己的地位並無幫助。而如果叛軍真的得了關東,李隆基已經年邁,反正也沒有幾天好活了,但是繼位的李亨難免成為亡國之君——如果李亨還能在小朝廷繼位的話。
其次,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到了四川之後,李唐事實上已經成為了只有一州直轄之地的地方政權。資源急劇縮水之後,做了四十年太平天子,又剛剛經受了重大變故的李隆基到底會怎麼對待太子,李亨心裡並沒有底。
第三,如果玄宗年輕二三十歲,他在潼關失守的情況下必然不會選擇入蜀,大機率會做出和李亨一樣的選擇,去朔方軍中駐蹕,示形勢於天下。還記得曹操在酸棗對盟軍說的話麼∶
使勃海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守成皋,據敖倉,塞轘轅、太谷,全制其險;使袁將軍率南陽之軍軍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高壘深壁,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
冷兵器戰爭打仗,很多時候就是一個「勢」字。皇帝親往朔方,就算什麼都不幹,也已經向天下人表達一個堅定的姿態,就是皇帝沒有放棄,而是要和叛軍死鬥到底的,這對於天下依然忠於唐王朝的軍隊的激勵將是巨大的;而如果舉家入蜀,唐軍未戰就先氣餒了半截——皇帝都逃跑了,自己還拼什麼命呢?並且朔方軍常年和吐蕃、回紇在邊境廝殺,精銳程度並不亞於安祿山的幽薊兵。事實上最後也是靠著郭子儀、李光弼這些朔方軍將的努力才最終平定安史之亂。
而李亨去靈武,則有三利:
首先,太子、親王遙領節度大使是唐朝慣例,李亨正好是朔方的節度大使。太平時節,這個職位是沒什麼意義的,因為太子肯定在京都坐鎮,而朔方另有節度使在打理一切事務。但是這個名分在太子真的去靈武的時候就有用了——節度大使位在節度使之上,太子去朔方相當於去統帥自己的節鎮,非常的名正言順。
其次,雖然皇帝沒有去朔方,但是皇太子同樣是天下人之望,太子親自監軍朔方,一樣能夠起到激勵天下忠於朝廷的軍隊的作用。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是李亨擺脫自己父親的控制,掌握自己命運最好的機會。天下安定的時候,制度更重要;而天下大亂的時候,人心和威望更重要。如果李隆基還是太平天子,李亨是立是廢,都是他一句話的事。但是安史之亂一出,李隆基昏招迭出,其權力基礎已經不斷地在衰落了,入蜀的決定更是讓很多人大失所望。而這個時候李亨站出來收攏人心,成為抗擊叛軍的旗幟,那麼他就擁有了獨立於李隆基賞識之外的權力來源和擁戴。事實上到靈武之後,李亨就遙尊入蜀的玄宗為太上皇,自己稱帝了,如果他入蜀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三利三不利,我們能看到,李亨和他身邊的人,比如兩個兒子廣平王和建寧王自然也看到了。在兩個兒子和宦官李輔國的勸說下,李亨終於做出了自己一生最大膽的決定——北上靈武。
建寧王倓與李輔國執鞚諫曰:“逆胡犯闕,四海分崩,不因人情,何以興復!今殿下從至尊入蜀,若賊兵燒絕棧道,則中原之地拱手授賊矣。人情既離,不可複合,雖欲復至此,其可得乎!不如收西北守邊之兵,召郭、李於河北,與之併力東討逆賊,克復二京,削平四海,使社稷危而復安,宗廟毀而更存,掃除宮禁以迎至尊,豈非孝之大者乎!何必區區溫情,為兒女之戀乎!”廣平王俶亦勸太子留。父老共擁太子馬,不得行。——《資治通鑑》
終究不愧是唐太宗的血脈啊,雖然李亨一直處在自己父皇陰影中,但是骨子裡的冒險基因在特定時刻依然能夠激發出來,李家的鳳子龍孫,很多都是如此,這或許也是李唐能夠在安史之亂之後續命一百來年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