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強的堡壘”系列第二集
豐臺大瓦窯村:
北京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在這裡誕生
上世紀二十年代初,直隸省宛平縣盧溝橋大瓦窯村小學教員張永祥受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農專支部的影響,開始在村裡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教導農民學習文化。1924年下半年,張永祥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不久,中共大瓦窯村黨支部成立,張永祥任書記。這是北京第一個農村黨支部。
在西四環外有一個村子,叫大瓦窯,名字很鄉土,村子卻很洋氣,有風景如畫的公園,以村命名的地鐵站,設施齊全的居民小區。1924年,北京市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就在這裡成立。從這一年起,這個有幾百年歷史的村莊開始書寫不一樣的歷史。
位於北京豐臺區的大瓦窯村,就源於這片片磚瓦。明代修建北京城時,在此設窯燒製屋瓦,大批瓦窯工攜家眷留居紮根此地,由此形成了自然村落。1924年,北京市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大瓦窯村黨支部成立……
穿過寫有“北京市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牌匾的大門,走進“大瓦窯村黨史館”,講解員單友帶領記者參觀大瓦窯村黨支部第一任書記張永祥入黨的情景再現和一些文物史料:
單友:當時的毛澤東選集,咱們村民購買的這個馬蹄燈,然後這個是咱們村民祖傳下老的一個座鐘。
大瓦窯村黨史館在2018年落成,2019年升級改造開放,大瓦窯村黨支部副書記王紅告訴記者:
王紅:建館的時候,老百姓都非常非常的支援,把家裡的老物件拿出來,這個紅色是大瓦窯村的一個名片。
北京郊區那麼多村子,為什麼是大瓦窯村第一個成立黨支部?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誌辦二級調研員郭曉鍾回答了這個問題:
郭曉鍾:中共北京支部成立以後,1921年上半年,李大釗派鄧中夏到北京農業專門學校開展活動,組建了社會主義研究小組,公主墳的私塾先生馬志堂,大瓦窯村小學教員張永祥,看過研究小組宣傳的馬克思主義的小冊子之後,對馬克思主義產生了極大興趣,於是他們經常到農大找研究小組的學生,暢談社會主義社會的遠景,討論反帝反封建統治,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方法。到了1924年的下半年的時候,鑑於張永祥在農民運動中的出色表現,農大支部書記嶽天宇發展他加入到中國共產黨,成為西郊第一個入黨的農村黨員,不久公主墳、大瓦窯、樓道莊分別成立了黨支部,這是北京郊區最早的一批農村黨支部。
關於這段歷史,黨史館還有相關資料展示:
單友:這是嶽天宇他的孫子嶽傑給咱們提供的記錄手稿:馬同志他們三人在農大支部入黨,都是貧苦的農民。
1925年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傳到北京,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北京各界群眾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聲討運動:
郭曉鍾:6月10日以大瓦窯、公主墳、樓道莊三個黨支部為中心,發動了300多名京郊農民參加大會。大瓦窯黨支部書記張永祥代表郊區農民在大會上登臺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說,表達了京郊農民反帝反封建的決心。這時日本人指使著流氓指著農民無理取鬧,而將張永祥等人打傷。示威活動結束後,中共北京地委專門派宣傳員鄧傑到盧溝橋地區慰問受傷的農民,在大瓦窯小學找到張永祥送了他一些慰問品和一名紅旗,紅旗上有李大釗提寫的“為民前鋒”4個大字。
白色恐怖時期,城裡很多黨員因身份暴露,不得不選擇隱蔽到敵人勢力比較薄弱的附近農村黨支部,農村黨支部因此一度成了眾多城市黨員的落腳點,為他們提供了庇護所,發揮了後方保障作用:
郭曉鍾:1937年7月7日,日軍炮轟宛平城,大瓦窯、大井、黃土崗等村莊的黨支部迅速發動農民行動起來,配合29軍的抗戰,他們抬擔架、挖戰壕、救傷員、搬物資,不少人為此以身殉國。
黨史展覽館裡的黨員牆
大瓦窯村黨支部的建立與發展,對周邊農村黨支部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促進了當地及周邊農村革命形勢的快速發展。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迅速傳播和紅色火種在中華大地迅速撒播的典型縮影。
新中國成立後,大瓦窯村在支部的帶領下一步一步發展壯大,作為村裡的年輕人,單友也正在經歷本村的發展與變遷:
單友:以前我們家那個路啊坑窪窪的,一下雨全都是那個積水,大泥路,邊上還有一個大溝渠,原來那邊都是廠子,石灰面子特別髒,現在這公園了都特別乾淨了,瓦窯公園,吃完飯晚上去遛彎,那邊經常去走,全都是綠地。
由原來的工業廠房聚集區改造而成的瓦窯公園
村民們住上了新樓房
進入21世紀,透過舊村改造,2010年6月,大瓦窯村的村民都拿到了樓房新家的鑰匙。村內透過拆除工業廠房,留白增綠,建起了公園。當初選擇在外打工的村裡的年輕人很多都選擇了回村,很多長輩都說他們成了村裡的主力,李曄卻告訴記者,這都是有傳承的,他的爺爺和父親都是共產黨員:
李曄:這些黨員在疫情工作的時候帶頭、模範作用,尤其是我們的老黨員自發性的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組成了老年勸導隊,甚至有的都已經80多歲都參加這個活動,我父親是跟我們一樣就是參加閘口的測溫督導。有些黨員假如說排好了排班表,有些老黨員如果說不是在自己的班裡,他有時候也會過來幫個忙,因為他老黨員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比較大,他起的作用就非常重要。
大瓦窯現在可以稱得上是豐臺的“後花園”。大瓦窯村已經完全脫離了傳統農村的發展模式,融入了城市。這也是北京城市化程序中,許多村莊高速發展的縮影。就像這裡年輕人所說“我們有紅色的過去,正享受當下的幸福,更堅信未來更美好。”
總監製:李秀磊
總策劃:景兵、邢立新、謝先進、張延紅、焦鈺暉
審稿:陸健
採製:王勁清
錄音:兆龍
新媒體:陸健、陳佳麗(實習)
片花製作:兆龍、滕歡、唐甜甜、孟孟
圖片提供:網路
特別鳴謝: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北京市廣播電視網路視聽發展基金扶持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