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道德經》新解第40章

2021年10月10日陳琦南

國學道德經新解第40章

第一篇:恆道十論之九,

01,原文:

反也者,道之動也。

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於有,

有生於無。

02,校勘:河本反者道之動。失去語氣之美。天下萬物未及帛書天下之物包涵廣。

03,導讀:

本章老子提出"道"為核心的密切聯絡的三個內容

。一,返本歸源是道的運動形式。柔弱無為是道的具體作用。天下之物由無形質到有形質是道生植物,動物,人類的過程。這是事物矛盾和對立轉化的永恆不變的規律(定律?)也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這兩種軌跡的完美契合。老子概括和解釋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存在的根本規律。這個哲學辨證理論在春秋時期就已經超越了人類的認知。

而2500年來人們無時無刻都適用,直至永遠!

老子用簡潔的25個字就講述了"道"的運動變化法則和產生植物,動物的作用。不虧為世界哲學開山之祖的稱號。

04,章解:

向著返還方向不斷迴圈執行是宇宙自然之道的執行規律。保持柔弱無為是自然之道的具體運用。天下一切生物、動物、人類都產生於有形質之物。天地之道產生一切生物,動物,人類的過程是從無形質之物,產生出具體的有形質之物。有形質之物遵循道的自然執行規律,不斷地從具體的有形質之物,返回到無形質之物。返回的過程是永不停息的自然執行規則。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10-09

相關文章

道德經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
[原文] 準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 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譯文] "道"永遠是順其自然的,卻又好像沒 ...

老子《道德經》五十七章:取天下的三個原則

老子《道德經》五十七章:取天下的三個原則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七章,主要講了"以無事取天下",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只有少私寡慾,才能夠享受清淨悠閒的生活. 慾望沒有這麼強,目標定得沒這麼大,那麼就輕鬆了, ...

管理最大的危險就是脫離實際——解讀《道德經》第29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解讀: 每 ...

道德經 第四十三章 無為之益
[原文]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人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2 益,天下希及之. [譯文]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騰躍穿行於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中.空虛無形之物,能自由穿透任何沒有 ...

道德經.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夫惟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知道了以為不知道,高超啊.不知道以為知道,糟糕啊.只有把病當作病,因此才沒有病.聖人不病,是因為把病當作病,那就不是病. ...

天機可以洩露一一《道德經》第五章密碼破譯
第五章,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如守於中. 譯文: 天地沒有仁慈不仁慈,任由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沒有仁慈不仁慈,任 ...

學習道德經第七十三章
春秋時期 老子 原文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應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譯文與感悟 有勇氣直 ...

易明易懂的道德經(十四章)
(無狀無物) 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聞,名曰希: 摶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 ...

是誰佈下的陷阱:關於近期“道”‘器’“玄”爭議的小結

是誰佈下的陷阱:關於近期“道”‘器’“玄”爭議的小結
"道"為何物,到底能不能認知和說明? <道德經>25章,老子說得很清楚:"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蕭呵漻呵,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吾強 ...

《道德經》悟道第五章(5)
虹霓新解<道德經>第五章 5.<道德經>第5章第5篇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虛而不屈:空虛但不會窮盡.屈,窮盡.枯竭之意. 動而愈出:愈是擺動橐龠,它產生 ...

《道德經》國學新解-陳琦南
2021年10月12日陳琦南 國學:老子道德經新解 第二篇:玄德十一論:序 道之無,得道而成道德,產生了天地萬物.德可理解為天地萬物得了道,透過各自之德,體現出天地萬物是得道還是失道的標準.韓非子提出 ...

道德經個人理解譯文

道德經個人理解譯文
#道德經新解# 道德經第一章 眾妙之門個人理解譯文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無 名天地之始 有 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 以觀其妙 常有欲 以觀其繳 此兩者 同出異名 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 ...

《道德經》中的“道”究竟是什麼?搞明白了這個才算讀懂

《道德經》中的“道”究竟是什麼?搞明白了這個才算讀懂
<道德經>共81章,分為上下兩編,一為道,一為德.其中,"道"在全文出現70多次,"德"在全文出現40多次. 由此可見,在老子的心目中," ...

我們為何讀不懂道德經?漢朝帛書道德經出世,揭開了讀不懂的原因

我們為何讀不懂道德經?漢朝帛書道德經出世,揭開了讀不懂的原因
<道德經>之晦澀難懂,不僅現代人這麼認為,古人也有此感覺,針對"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這句話,唐朝白居易就曾寫了一首打油詩調侃老子:"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語吾聞於 ...

今天聊聊《道德經》之:損益
親愛的朋友們,對<道德經>大家是怎樣看的呢? 不見得人人對這部經感興趣,然而,人人都應該讀.什麼時候開始讀比較合適?我個人認為是30歲. 有種說法:過了30歲,人生就該做減法了.為什麼到了 ...

學習《道德經》,體味人生(十九)

學習《道德經》,體味人生(十九)
<道德經>十九章從字面上很容易讓人費解,聖人.智慧.仁義.巧利往往是現在人所倡導的,為什麼老子先生卻不看好呢?只有一個原因,它們阻礙了道行天下,起到了負面的效應.在什麼情況下,會背棄大道呢 ...

《道德經》體悟企業管理—中秋節談圓滿

《道德經》體悟企業管理—中秋節談圓滿
今日中秋佳節,月圓兆人之團圓,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祝各位朋友中秋佳節快樂!中秋月圓使我聯想到"圓滿",談談企業追求的圓滿. 中秋月圓 企業經營沒有終點,無圓滿結束的說法 < ...

道德經的道與德
有人遞給你一個空杯子,問你這叫什麼,你一定回答是:杯子:有人遞給你一杯盛滿水的杯子,問你這叫什麼,你的回答一是:一杯水. 古人由此有了:形空則為器,器滿則為用的說法:有了形而上是學,形而下是器的思維. ...

《道德經》智慧:成長需要做加法,成熟需要做減法
魯迅先生說:不讀老子<道德經>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今天我為大家解讀老子<道德經>第48章的人生智慧:"為學日益,為道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