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赫拉特城在古波斯帝國時期曾興盛一時,受阿拉伯征服運動以及蒙古西征影響,這座千年名城曾幾度成為廢墟。帖木兒王朝定都於赫拉特之後,延續了“絲綢之路”交往的餘脈,使得赫拉特重現昔日繁盛。赫拉特城作為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絲綢之路”沿線的重要樞紐,在歐亞文明交往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自然與人文特徵
哈烈河發源於東部的古兒山脈,這條河分出許多支流,分佈於赫拉特城南北方。赫拉特城由哈烈河灌溉,因此又稱“哈烈”,位於今日喀布林西約600公里處。由於海拔較高又遠離海洋,赫拉特所處區域年溫差和日溫差均較大,晝夜溫差變化劇烈,空氣乾燥,同時從印度洋吹來的風被南部及東南部高山所阻,因此赫拉特降水量很低,大部分是在冬天,夏秋兩季根本無雨。
《波斯古經》中記載了古代阿富汗的許多地名,在阿富汗西北部的赫拉特綠洲,在該書稱為“哈洛瓦”。赫拉特城四周環繞著堅固的城牆,有著豐富的水源、廣闊的郊區。對於赫拉特城的城市形態分佈而言,主要由新舊兩個城區組成,在城區的周圍環繞著部分儲存完好的外牆。從平面視角看,舊城區幾乎呈正方形,內部又分為四個片區。赫拉特城北邊由於靠近沙漠土地無法灌溉,這片區域的山中盛產磨盤和鋪路石;南邊地區是盛產水果的果園,這裡葡萄園產的葡萄頗有名;赫拉特城向東,位於哈烈河遼闊河谷地區是一系列城鎮,即八珊城、凱薩城、阿思塔剌必城、麻剌八茲城和奧法城等,這些城鎮水源充沛和較為繁華,每座城市周邊有果園和肥沃的土地,其中麻剌八茲城附近所產的稻米特別有名,並大量外銷;在西部地區周邊是成片的樹林,所獲木材大量外銷,這一地區也盛產西瓜和葡萄。
在赫拉特地區內居住著許多民族和部落,主要有塔農尼、哈扎拉 (德赫伊·傑納特)、賈姆希德、菲盧茲庫希等民族。在穿越伊朗高原的古老的商隊路線上,赫拉特城及其周邊地區佔據著重要的戰略位置。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古代赫拉特地區的南部是錫斯坦,西北是帕提亞,東北是大夏。鼎盛時期,城市的市場內有12000家商鋪,6000個熱水澡堂和659座學校,居民約有444000人。
赫拉特的歷史沿革
公元前6世紀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赫拉特地區在皇家銘文所列的名錄中有所提及,當時赫拉特城及其周邊地區在古波斯語中統一被稱為哈烈(Haraiva)。哈烈名稱的由來源於在赫拉特以南5公里的哈烈河。在亞歷山大大帝時代,赫拉特曾是重要的戰略要地。亞歷山大大帝死後,赫拉特成為西邊的帕提亞帝國和東部的巴特里亞帝國之間的邊疆地區。公元前2世紀末,在帕提亞人的進攻下,斯基泰人被迫穿越了赫拉特地區,最終定居在南部的錫斯坦。這一時期,該地區成為帕提亞帝國的一部分。在薩珊王朝時期“Harēv”一詞出現在銘文中,並且在記錄帝國省會的目錄中提到,還被列為存在基督教的地區。
652年,阿拉伯軍隊進入呼羅珊並佔領赫拉特。倭馬亞王朝時期,赫拉特是阿拉伯部落首領之間爭奪權力的主要鬥爭區域。阿拉伯人統治時期,赫拉特地區相繼出現了許多地方王朝,此後赫拉特先後被薩曼王朝、加茲尼王朝和塞爾柱帝國統治。1150年,古裡王國乘加茲尼王國衰弱之機,將赫拉特納入古裡王國的版圖。在古裡王國統治時期,赫拉特成為控制哈烈山谷和通往西方伊斯蘭世界的重要門戶。1221年,蒙古軍隊在圍困赫拉特城六個月後最終佔領該城。蒙古人的征服對赫拉特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城鎮被摧毀,人口急劇下降,農業和其他經濟活動受到嚴重破壞。1236 年,根據成吉思汗的兒子窩闊臺的命令移民定居,恢復了赫拉特城。此後,赫拉特這座政治、文化和商業名城,幾經戰亂又再次遭到嚴重破壞。
14世紀60年代左右,帖木兒以錫斯坦為中心,建立了一個遊牧部落聯盟的新國家,並逐步把領土擴大到伊朗、小亞細亞、外高加索、伏爾加河流域、西伯利亞、天山地區、花剌子模和北印度,並於1381年佔領赫拉特。1409年,帖木兒的兒子沙哈魯定都於赫拉特,將帝國以采邑形式分封給各王子。1510年,帖木兒王朝被伊朗薩法維王朝的奠基人伊斯瑪儀打敗,自此赫拉特歸屬於波斯。16—18世紀,阿富汗處於莫臥兒王朝和薩法維王朝的佔領和爭奪之中,1747年在波斯帝國分崩離析之際,阿赫馬德沙建立了杜蘭尼王朝,收復了赫拉特並以其作為首都,使得統一的阿富汗國家正式形成。
文化交流與貿易往來
“絲綢之路”是世界歷史上貫通東西方陸路交通的大動脈,阿富汗正處於這條大動脈的樞紐地區,而赫拉特無疑成了諸多重要貿易路線的交匯點。早在古裡王國時期赫拉特就是當時主要的貿易中心之一,作為“絲綢之路”上商隊貿易的貨物中轉站,赫拉特與當時的中國、印度、地中海各國都保持著商業聯絡。自13世紀起,從西亞到中國的“絲綢之路”也經過那裡,其中包括一條南部分支,在前往坎大哈和印度途中穿越赫拉特。因此,在當時赫拉特成為亞洲各種產品交易的繁榮市場。隨著帖木兒王朝的建立,作為“絲綢之路”沿線重要城市,眾多商人穿梭於赫拉特地區。赫拉特成為都城後,逐步發展為中亞地區的國際性商業和文化中心,彙集來自各地的商旅、學者、官吏、工匠。王朝的統治者們重視文化交流和發展,透過優厚條件吸引各地優秀學者,促進赫拉特城的文化繁榮。
繁榮的物質、文化交往和頻繁的人員流動,也推動了各文明的科學技術交流,使歐亞各文明得以取人所長補己之短,在文明碰撞與交融中實現歷史性的進步。帖木兒的繼承者沙哈魯更是一位藝術家、學者和詩人的保護者,在他的倡導下,赫拉特很快成為中亞文明的重要中心。矗立城中的宏偉宮殿、圖書館、花園和公園,給首都增添了光彩。尤其在沙哈魯統治期間,赫拉特地區經濟繁榮,商業興盛,農田水利及手工業都有發展,並且在城內修建了許多清真寺和穆斯林學校。此外,從沙哈魯時期開始,在近一個世紀之內,由於統治者崇尚藝術和文化,出現了以赫拉特地區為中心的文化繁榮的局面,這一時期被稱為阿富汗的“文藝復興時代”。作為古代歐亞大陸的交往大動脈“絲綢之路”不僅流動著物質和文化,還承載著各文明的科技成就。赫拉特作為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也是“絲綢之路”上技術交往重要的節點。正是“絲綢之路”的全線暢通,將各文明在赫拉特的科學技術交流中推向新的高潮。
赫拉特不但是帖木兒王朝的文化和政治中心,而且作為“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國際貿易城市不斷髮揮它的作用。在赫拉特城,商店和各種手工業作坊遍及大街小巷,集市上到處都是全國各地的農牧產品。手工業行會和專門營銷各種手工產品的“吉美”市場,相互密切交往。赫拉特同巴爾赫、坎大哈、加茲尼、喀布林等城相比,在與中國、印度、伊朗及歐洲的貿易中佔有頭等地位。帖木兒王朝時期,從赫拉特向中國、印度等派出使臣,其他國家使臣也來此互訪。1413年,明成祖派出了300人的龐大使團訪問赫拉特。作為使團的典書記陳誠,同協助他工作的李暹一起,寫下了《西域行程記》 和《西域番國志》,記載了這個“西域大國”的社會風俗、物產、貿易、文化和宗教情況。
作為“絲綢之路”西段的咽喉鎖鑰之地,也是為數寥寥的倖存至今的古城之一,赫拉特城在歐亞文明交往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雖然遭受阿拉伯人與蒙古人的征服,赫拉特城長年陷入戰亂之中。但此後一度強盛的帖木兒帝國延續了“絲綢之路”交往的餘脈,不僅為赫拉特城的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也使其成為歐亞大陸文明交往的彙集之地,使得赫拉特再度重現於“絲綢之路”貫通歐亞的盛況之中。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專項專案“9—14世紀中亞歷史地理研究”(2018VJX021)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折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