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把道經學習了一遍、為了更深入地理解,以老子的角度和視角再理順一下,算是學習筆記,希望能夠拋磚引玉。
老子講壇開講了,演講人就是本人,姓李名耳,字聃,悟道以後就是道的兒子,所以也叫老子。每次先講兩節內容,內容儘量是道德經本身的內容,不新增過多的自己的理解,最後進行簡單的總結,寫一下自己的感受或總結。
01)現在開始講第1節內容了,首先給大家講什麼是道。我講的道可不是一般的道,是大道,我也會命名一些概念,當然也不是一般的名字。
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有和無,大家一定要記住。
萬物的開始叫無,萬物的母親叫有。
用無可以理解道的深奧玄妙之處,用有來理解道的五彩繽紛之處。
有和無,它們是一起出生的雙胞胎,兩者名字雖然不一樣,但講的都是關於道,是道的兩種狀態或屬性。
有無是理解道的關鍵鑰匙。
02)現在開始講第2節內容了,這一章課是要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就是萬事萬物絕對絕對不能絕對化^_^。具體來講,如果天下人認為美就是美,不能改變,這就變醜變惡了,同樣把善絕對化,那也可以認為已經不是善了。為什麼這麼說呢?請看
有無之相生也 、難易之相成也 、
長短之相形也 、高下之相盈也 、
意聲之相和也 、先後之相隨,這些都是恆古不變的,跟現在的辯證法比較相似。
道理明白了嗎?這裡“之”字比較有意思,“有無相生”和“有無之相生”,中間有“之”字給一種“有無”是渾然一體的感覺。有嗎?
所以聖人做事態度一定是“無為”,進行不靠言語的教化。這裡無為是在整個道德經裡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
萬物在自我演化當中但沒有開始,那是因為道生萬物以後不再過度約束萬物,道生萬物也不會有非達到不可的目標或目的,所以成功以後也不居功。人唯一堅持不居功自傲,才能讓人離不開。
這裡更深刻的內容是你都不在乎那個位置,就無所謂去不去,就不存在去不去的問題。真正放下,才是無敵。
這兩節內容是道德經開篇之章,定了整個道德經的基調,也是對萬事萬物的看法,包括人事。
道德經需要更多的年輕人願意學習並實踐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單不能強迫、勉強人,人家願意樂意才好。我們以家庭裡最頭痛的孩子愛玩遊戲、沉迷於遊戲,而不願意學習的情況,看看怎麼處理比較好。
年輕人喜歡刺激、好奇心重、喜歡冒險等精神,這也是人類社會能夠發展的源頭,應該鼓勵但應該引導其方向,但不能靠講道理、靠說教,因為這是沒有用的。父母生孩子本身就是目的,不能另外再孩子身上強加自己的意志,學道給孩子們自由,自由是人格發展的最好的伴侶,但應該告訴孩子什麼是自由,自由就是孩子自己有選擇權,但選擇好以後要對自己的選擇要付責任。比如父母跟孩子一定講清楚除了遊戲,她要對哪些事負責任,然後跟孩子約定好如何安排遊戲和其他事情,這裡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父母要以身作則,要行無言之教,自己玩麻將,讓孩子不玩遊戲說得過去嗎。
另外怎麼就知道玩遊戲就是壞事?有可能孩子因為喜歡遊戲,學習程式設計或學會遊戲裡的美工。。。等等有無數的可能,所以不能說美就是美、壞就是壞這樣絕對化。
無為就是父母生了孩子,但給孩子自由,不求孩子有什麼回報。這非常像西方的教育,老子的精神的先進性2000年後也絲毫不差。
父母老是不讓玩遊戲,就告訴他們學學道德經,因為它能告訴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的處理方法,可以先看看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