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770字,閱讀需要10分鐘
你家中是否有這樣一個孩子:
很聰明,腦袋靈活,學什麼都很快(畢竟,誰都認為自己的孩子很聰明),但就是不肯好好學習,丟三落四,做事三分鐘熱度,不堅持,情緒不穩定……
如果孩子是男孩,你和家人們會說:“沒事,男孩嘛,都淘氣,都沒什麼耐性,再長大一點就好了。”
如果孩子是女孩,你和家人們會說:“沒事,女孩嘛,太內向容易被欺負,淘氣些有安全感。
嗯,什麼話都讓你說了。不過這些話是否有道理呢?
確實有點道理。因為孩子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脾氣秉性也會慢慢成熟,男孩總體上是比女孩更活潑好動一些,而女孩開朗一些,在充滿不確定的社會環境中,當然會有好處。
但是,當我們客套完之後,該想一想,自己家的孩子懶惰、不聽話、做事沒長性,有時連“三分鐘熱度”都沒有,就真的要聽之任之嗎?或者,我們只能把這些“混亂”,都歸到“孩子還小”的現實中嗎?
當然不是,這時候,我們要想相信科學的力量,是的,比奧特曼的光芒還要閃耀的科學的光芒。
首先,我們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正常人類的外在行為,是由心理支配的,而支配心理的,就是人類的大腦。迄今為止,人類對大腦的認知,還不到1%,但僅有的1%,也可以讓我們普通人受用了。
下面這張圖,是人類大腦的結構圖。橘色的部分就是“額葉”,它位於人類頭部“額頭”的地方,它所掌管的,就是軀體運動功能。
再細化一些,凡是思維的功能,包括計算、邏輯思維能力;語言的功能,包括語言的表達、語言的組織、語言的流暢性,以及人格形成和行為模式的形成都由“額葉”做主,如果它受損,輕則,就是執行力、自控力、學習力受阻,再嚴重一些,癲癇、抑鬱、情感障礙就會出現,更嚴重些,會喪失思考和表達的機能,成為一個“活死人”。
可見,這個大腦器官中發育最晚,也是最重要的器官,正影響著你的孩子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所以,要想真的解決孩子不聽話,也就是“執行力”不足的情況,就要從鍛鍊額葉開始。
這裡是分割線,如果你覺得自己家孩子的調皮搗蛋、沒有專注力、執行力脆弱是很可愛的事,天性使然,請不要往下閱讀,繼續好好愛他就好。
既然上面說到,孩子的一切脾氣秉性在這個年齡段是正常的,那任其自然生長不可以嗎?為什麼要干預?
我們說,要“鍛鍊”額葉,並不是“干預”額葉。
干預,是粗暴地打斷、強力控制。
鍛鍊,是用科學的方法和技巧幫助、加持。
好比你想讓嬰兒學會走路,你不鍛鍊他,他或早或晚都會走,但你鍛鍊他,他會走得早、走得好、走得快。
問題又來了,即便孩子走得早、好、快又有什麼好處呢?
要知道,身體與心理之間總是互相作用的,作為執行力的司令部——“額葉”,它控制著人的一舉一動,當人思考和行動時,額葉也會反向接受鍛鍊,它們之間是雙向的、互動的關係,你用學步車等工具訓練孩子邁步走路時,就是刺激額葉生長髮育,反過來,額葉會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讓你的孩子走得早、好、快。
“熟能生巧”,也可以這麼說。
那要怎麼做,才能鍛鍊到額葉呢?
讓孩子錘額頭!
(開個玩笑)
鍛鍊額葉,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反射”,簡單的說,如果今天孩子想玩手機遊戲了,此刻他能在心裡對自己說:“不行,不能玩遊戲,對眼睛不好,也容易沉迷!我媽說,玩遊戲的孩子,沒有男/女朋友!不對,沒有好朋友!”,然後,孩子抵制住了手機的誘惑,去做更合適的事情。
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反射”的過程,額葉就像一個語重心長的老祖宗,坐在額頭裡,他看到自己的兒孫這麼懂事、聽話,如此明事理,他就會更加“保佑”這個孩子更好地去做該做的事,且是真的做,而不僅僅限於想。
這個形容未必恰當,但夠直觀。所以,家長們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建立這樣一個“反射”,讓額頭中的“老祖宗”放心。
問題又來了。你可能會說,我要能讓孩子這麼懂事,我們家祖宗當然高興了,關鍵具體怎麼做呢?
好,這時你就要記住一句話,它可能會讓你惱羞成怒:
孩子的執行力能否會鍛鍊成功,主要取決你——孩兒他爸和他媽。
先不用灰心,這個道理很簡單:人類的嬰兒降世,如果你不管他,他只有一個結局——自生自滅。這跟自然界中很多動物的幼崽不一樣。除了視覺等感覺器官會首先發育外,嬰兒想要存活,必須由父母撫養,自然,他們的其它能力,也需要父母去參與幫助才會完善。
額葉所掌管的執行力是一樣的。
所以,到這裡,如果你覺得自己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沒有毅力去參與幫助孩子的的活動,下面的內容也不適合你。
看到這裡了,不要急,先考慮一個問題:
你,作為成人的你,執行力如何?
上司交給你的專案報表,完成的準時嗎?順利嗎?
媳婦讓你上網查查最近的的航班時刻表,查了嗎?
孩子寫作業呢,你非要去陪著輔導,你有耐心嗎?
好不容易星期天休息,媳婦帶著孩子回孃家,你躺在沙發上無所事事,媳婦出門前交代,讓你把家收拾了,你玩遊戲爽了吧?睡得很香吧?
孩子這次沒考好,你回家就說:“看一會我怎麼收拾你!”然後過了一個禮拜你也沒收拾!(咳~咳~這條忽略)
這些都是執行力不好的表現,如果你想用“懶惰”這個詞矇混過關,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懶惰”這個詞,就是“額葉”不扛事兒的外在表現。所以,成人的執行力在很多時候也很不理想,這就給了我們一個與孩子互補的空間。也就是說,利用你的額葉中的優勢和劣勢,與孩子額葉中的優勢和劣勢,搭配成不同的組合,產生奇妙反應,到時,你會有意外收穫,當孩子的執行力慢慢增強時,你的執行力也會肉眼可見的增長,當你們夫妻更加恩愛,職場更加春風得意後,別忘了感謝孩子!
具體操作之前,請謹記一個詞——幫助。
是的,不管你下面要做什麼,不是控制、命令,而是幫助!孩子曾經在執行力上犯的任何錯誤,都是應該的,因為他的額葉還在發育過程中,所以,從此刻開始,你不能批評一個因為沒穿鞋而髒了腳的人,也不能責備一個沒有雨具,而被淋溼的人。你需要做的,是幫助。
先說第一種情況:當你的執行技能的優勢,恰好是孩子的不足。
這裡要提醒你,大多數孩子會牴觸父母們提供的某類幫助,特別是青春期時,或許根本聽不進去來自父母的任何建議,心裡總會有一個聲音:我憑什麼要聽你的!
這除了說明孩子不如青春叛逆期外,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就是你作為父母,並沒有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你的“優勢”,孩子也就無從發現,他不願意接受來自作為父母身份的強權控制,而更願意接受一個“技能強者”的建議。
比如,你是一個擅長時間管理的爸爸,因為此,你在工作中游刃有餘,那你就需要在孩子面前展示出來。進而,就可以找個合適的機會,與孩子一起商量,注意,是商量。看是否可以用自己的強項,來幫助在時間管理上一塌糊塗的兒子。但要注意,要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而不是一板一眼地立規矩。
你可以跟他商量,可以就一個小目標,與他一同制定計劃,並按時、按量完成,過程中可以有失誤,也可以有抗拒,但要接受爸爸的指導和幫助。當然,這個指導和幫助可以是以“待命式”的,即隨時守在身旁,不主動參與,當孩子求助時才適時出現,出現時,也只是“蜻蜓點水”似的予以引導,而不是抓住機會“肆無忌憚”的展示。諸如:“看看,你不行了吧?還得讓你老子我出馬吧!”這樣的心態要不得,但凡冒出一點這樣的苗頭,孩子就會覺得你在用強權打擊他,在找機會管制,好了,好不容易找到的“共創”的機會,好不容易遇到更好的時機幫孩子培養時間管理,被生生浪費掉了,再想找回來?難上加難。
至於具體操作的步驟,方法很多,但我建議你和孩子從小事做起,比如在十分鐘內搞好個人衛生、十五分鐘內看完一章書,跟家人分享、半個小時內完成十道數學題、一同跟爸爸下樓鍛鍊身體一小時,比比誰更有耐力等等,“積少成多”很有必要。還記得吧?孩子的額葉還沒有發育完全時,你需要協助他練習。如果有必要,你也可以把時間段拆的更細緻些,但要記住,慢慢來,不要急,你也應該還記得,之前在教育孩子時你有多急,但結果呢?還不是要看這篇文章。
哈,我不是在揶揄你,是想不斷提醒你,孩子還小,他值得我們用耐心關注引導。
下面再說第二種情況:當你的執行技能的劣勢,恰好是孩子的優勢。
你不得不承認,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現出來的能力,要優於同齡時的你,甚至現在已經成人的你,這時候,你會跟別人說:我女兒這方面比我強,我小的時候就不如他,我和她爸爸都不擅長,也不知道跟誰學的。”透過上面的知識你瞭解到了,這其實是孩子的額葉在這一方面的執行力很好,而你卻很欠缺,這也許與遺傳無關。
這種情況下,你需要把孩子當成榜樣,去跟她學習,但要注意了,我建議這個學習過程,要讓她知道:媽媽也有不足的地方,虛心向孩子請教,這樣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同時,更鍛鍊了孩子本就發達的某一項執行力,當然,這也來自額葉。還記得吧?執行力與額葉的反應是互相促進的,你越用它,它就越強大。
試著回憶這樣一個場景:週末,好不容易跟女兒起個大早去圖書大廈買書,還沒走到大門前,就看到排著長長的隊伍,你抱怨沒有起得更早一些,看看頭頂的大太陽,8月份的天氣實在讓人焦躁。此時的女兒卻無所謂,一會好奇跑向前看看排隊的人群,一會問你這問你那,而你呢?心中的怨氣正在升騰,對女兒大喊一句:“你能不能消停一會啊!”
女兒聽話停了下來,但她不知道她為什麼要停下來(所以,她一會又開始東張西望、碎碎唸了)。
你看到了嗎?你在情緒自控方面,遠遠落後女兒,面對長長的隊伍和焦灼的烈日,女兒對情緒的掌控很到位,她依然期待著一會進書店看書、買書的情形。
而你,失控了。
不,不要找外界的原因,你可以看看其他排隊的人,難道都是怒氣衝衝嗎?他們對孩子都會大呼小叫嗎?
承認自己在這方面並不擅長。
所以,每當這個時候,你應該向女兒學習,不是學習她活蹦亂跳,而是學習她“咬定目標不放鬆”,不被其它元素所左右。這時,你可以問她:“前面長長的隊,你不覺得煩躁嗎?”你看看女兒怎麼回答,我這裡不做假設,到時你會聽到驚奇的答案。你還可以問:“今天起來這麼早,我們還要在這裡等這麼久,早知道,我們晚點來了,還能多睡一會。你覺得呢?”接下來的回答,可能更出其不意。
不管答案是什麼,孩子總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覺得她的話是童言童語,她說的話是心裡所想,心理活動由生理決定,她的行為又受生理——大腦支配,所以你不是在跟一個孩子對話,是與一個正在發育的人類的額葉對話,你在向它請教問題,改善自己控制情緒的能力。
我們簡單回顧一下這個過程:
1.你煩躁,無法控制。
2.與孩子對話,問孩子所想。
3.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鍛鍊額葉)
4.你學到了一種方法。
5.用這種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鍛鍊額葉)
五個簡單的步驟中,孩子的額葉受到鍛鍊,你的額葉同樣接受反射,達到鍛鍊的目的。
這個過程你也許並不陌生,你會覺得,這不就是學會自控力嗎?但事實是,很多學者並沒有告訴我們,自控力來自哪,它的終極歸宿,並非是心理,而是生理,你知道了背後的聯絡,你才會接受控制自己內心的結論。
當然,這件事還沒完,今天去書店買完書後,回家的路上,你就可以跟女兒說說今天排隊時的感受,也可以說,你是如何把女兒當作老師的。那時,女兒也會大吃一驚,沒想到,自己隨意的舉動,有著這麼大作用。我相信,久而久之,你們倆不僅都鍛鍊了自己的額葉,孩子也知道了自己的長處,增強了她的自信心,慢慢的,親子關係會越來越好。
當然,幫孩子一起提升執行力,不僅限於這兩種情況。
比如,如果你和孩子在某些執行力方面都有不足時,又或者當你的生活和工作壓力過大無法支撐幫助孩子的意願時,又該如何呢?有機會,我們後面接著聊。
所以,這時,我們再回到文章的題目,你的孩子與別的所謂聽話的孩子之間,真的差一個“大額頭”嗎?
是的,也許那個孩子在有形與無形間,鍛鍊了自己的額葉。
也不是,額頭的大小與孩子的聽話程度未必真成正比,但對額葉的鍛鍊卻真的在影響你的孩子。
相信科學,祛除邪魅,是當代育兒理念中非常重要的原則,畢竟,要讓孩子頭腦中的“額葉祖宗”保佑他健康獨立成長,需要的不是燒香參拜,而是實打實地協助鍛鍊。
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