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先看案例:
升入高中以後,劉凡在家裡和父母的交流越來越少。他不說話則已,一開口就是和父母頂嘴,一言不合就和父母吵架。父母埋怨他學習不用功,成績忽上忽下,讓人操心。他馬上反駁:“誰能保證每次考試成績都一樣?試卷難易程度不一樣,你讓我每次考一樣多,可能嗎?”氣得父母不知道怎麼回答,真想揍他一頓。
有一陣子,父母多次發現劉凡偷玩手機,就忍不住斥責,沒想到劉凡不但不承認錯誤,反而和父母頂嘴:“你們不每天也玩手機嗎?我學習累了,為什麼不能玩手機?”氣得爸爸忍不住打了他一巴掌,結果他和爸爸陷入了冷戰,近兩個星期沒跟爸爸說話。
上面的案例,我相信家長們都很熟悉,並且好多家長也經歷過這樣的事。有些父母在氣頭上時,可能對孩子大吼大叫,粗暴地訓斥孩子,命令孩子,試圖以家長的權威迫使孩子服從,可事實呢?會怎麼樣?孩子不但不屈服,反而更加叛逆。
所以,當孩子犯錯了以後,還和你頂嘴,和你爭辯時,如果你在氣頭上,那麼一定不要著急去處理,等雙方情緒都冷靜下來時,再去討論剛才的事,再去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樣孩子才可能聽進去。這就是“冷處理”的藝術。
家長在運用“冷處理”技巧時,父母親應注意以下幾點:
1.暫時離開現場。暫時離開現場很簡單,比如:你和孩子在客廳發生衝突,你氣在心頭,可以暫時離開轉身回到房間,給朋友打個電話,或者站在窗戶前看看遠處。你也可以去洗手間,洗個冷水臉,然後下樓逛一圈,這樣做可以使你的不良情緒很容易平靜下來。
2.給雙方一點時間。長則三五天,短則半天一天,你必須保持自己和孩子都完全冷靜下來了,然後,再找準時機跟孩子溝通,引導孩子改正不良習慣。
3.冷處理不等於冷暴力。真正的“冷處理”不是置之不理,不是和孩子冷戰,而是用一種巧妙的、冷靜的方式來處理事情。“冷處理”是相對於“熱處理”而言的。即遇到問題,不要被情緒所主導而去指責或打罵孩子,而要把要處理的問題暫時放一放,讓大家冷靜下來。
換句話說,除了暫時避而不談那件引起雙方不愉快的事情,父母和孩子的相處還要繼續。該關心的還要關心,該一起吃飯,還要一起吃飯,該一起散步,還是要一起散步。生活照舊,等雙方都冷靜下來了,再找個機會和孩子談論那件事,給孩子溫和的教育和引導,這樣才能不影響親子關係,才不會激起孩子的反抗。
歡迎點贊、留言,家長們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寶貴育兒經驗。
作者 | 家庭教育付有之
從事教育行業十幾年,喜歡教育,喜歡與孩子相處,用實踐總結教育方法
微信公眾號 | 家庭教育有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