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提到感人催淚的影片,大家最先想到的都是韓國電影。
實際上,咱們中國也有很多堪稱“催淚神器”的影片。
今天柴叔就給大家盤點十部,能讓人哭到抽搐的國產老片!
一、《天堂回信》 1992年 豆瓣評分9.1
看《天堂回信》之前,一定要選好時間和地點,因為這是一部會讓人哭到抽搐的影片。
說它刻意煽情也好,說它故意催淚也罷,總之,看過它的觀眾,大都會哭到連媽都不認識。
鮮少有國產兒童電影,能在講述祖孫親情的同時,展現出如此深刻的死亡命題。
所以,與其說它是一部兒童電影,還不如說,它是一部兼具溫情和深度的哲思影片。
除此之外,作為一部92年的國產老片,《天堂回信》恰到好處地把當時的年代背景融入其中。
不管是爺爺代表的本土鄉情,還是母親隱喻的外國文明,抑或是孫子象徵的中外交融,都讓這部影片多了幾分時代印記。
出演這部電影的時候,在片中扮演孫子的石晨年僅五歲。雖然沒有成熟的演技加持,但他還是憑藉純真的本色出演,擊垮了無數觀眾的心理防線。
尤其是看到他哭著跟爺爺說:左上衣口袋,急救盒,舌下含服一片。
任你有多麼堅強,眼淚也會一秒破防。
二、《城南舊事》 1983年 豆瓣評分9.0
《城南舊事》是中國電影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無數國內影迷的心頭好。
它的存在,讓很多觀眾相信,電影的抒情效果,不亞於任何一種藝術形式。
吳貽弓先生用迴圈往復的電影鏡頭,把林海音筆下千迴百轉的愁緒,展露無遺。
看過它的觀眾,懷戀童年的同時,也會連聲驚歎,原來一部電影,真的可以不動聲色地告訴世人,它源自何處。
這是導演的功力,也是中國電影的魅力。
這部關於逝去的影片,沒有大起大落的起承轉合,也沒有奔流不息的情感宣洩。
它通篇都瀰漫著淡淡的憂思,溫婉地述說著人物的童年舊事。
初看不懂影中事,再看已是影中人。
當《送別》的歌聲再次響起,人們飽經世事的雙眼,早已開始淚光點點。
三、《魯冰花》 1989年 豆瓣評分8.8
掐指一算,1989年上映的《魯冰花》,距今已經過去了32年。
但重溫之後不得不感嘆,它的批判力度,可比如今的某些現實主義題材影片強太多了。
從刻板的教育制度,到虛偽的官僚主義,再到貧富對立的階級差異,它都不留餘力地做了辛辣諷刺。
影片前後兩段的基調完全不同,前半段你笑的有多開心,後半段你哭的就有多傷心。
但是這種哭泣的成分裡,沒有酣暢淋漓,有的只是無限的憋屈。讓人為個體的無助感到壓抑的同時,也會替生命的渺小感到不值。
“夜夜想起媽媽的話,閃閃的淚光魯冰花”,相比於影片的寂寂無名,和它同名的歌曲《魯冰花》,知名度要高出許多。
經由春晚發酵之後,這首歌更是成了幾代人的記憶。
但看完這部影片再去聽這首歌,才能深切地理解,為什麼每天夜裡想到媽媽的話,孩子的眼裡總會泛出點點淚花。
四、《我們天上見》 2009年 豆瓣評分8.7
演員出身的蔣雯麗,以自己小時候的經歷為藍本,自導自演了《我們天上見》。
影片主要講述了,“留守女孩”蔣曉蘭與姥爺之間深沉的情感故事,很多在祖輩身邊長大的人看過之後,都會產生強烈的共鳴。
和大多數父母不在身邊的小孩一樣,曉蘭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和父母見面。
但個人的命運會很輕易地被時代的洪流裹挾,這是她年幼的時候,所不能理解的。
為了維護她心中的希望,姥爺一直在製造一個溫暖的謊言,曉蘭就是在姥爺的傾心照顧下,悄然長大。
親情感人,可歲月無情。
影片最後,奄奄一息的姥爺強打著精神,為無聲哭泣的曉蘭扮演猴臉的樣子,幾乎可以承包所有觀眾的淚點。
影片涉及的演員不多,可現在看來,陣容卻是相當亮眼。
不管是初出茅廬的馬思純,還是嶄露頭角的劉燁,抑或是年近八十的朱旭,都在片中有著極為驚豔的亮相。
五、《我們倆》 2005年 豆瓣評分8.7
房東和租戶的關係,很容易因為一些瑣碎的小事而變得劍拔弩張。
即便她們彼此的社會身份,是一個垂垂老矣的老太婆和一個昂揚向上的女大學生,也不例外。
只不過在導演的粉飾之下,這兩個一老一少的女人,終究還是在老舊的四合院裡,上演了一場層層遞進的溫情故事。
表面上看,影片講述的是兩個陌生人之間日久生情的故事,可實際上,這部影片關乎孤單和陪伴,也關乎年輕和衰老。
當觀眾得知,整日重複著單調乏味生活的老太太,年輕時當過兵、騎過馬、救過傷員、抽過大煙的時候。
就很難不去想象,如今活力四射的女大學生,也會有老去的那一天。
作為一部低成本的文藝片,《我們倆》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也沒有引人注目的視聽。但它依然能夠憑藉樸實溫暖的風格,抓住觀眾的眼球,直擊觀眾的心扉。
如果你心有淤堵,看過它之後,或許會酣暢淋漓地哭一哭。
六、《那山那人那狗》 1999年 豆瓣評分8.7
很難會有人不喜歡《那山那人那狗》,畢竟它裡面描述的親子關係,是很多中國家庭的真實寫照:
孩子不理解大人的心酸和無奈,大人無視孩子的苦惱和迷茫。
作為國內少有的郵政題材影片,《那山那人那狗》打著家庭倫理片的旗號,借一條山間郵路,展現了湘西美景,頌揚了平凡人的敬業事蹟,也消除了一對父子間的心理隔閡。
它通篇沒有任何讚美和說教的意味,卻有許多,讓觀眾不經意間就會潸然淚下的瞬間。
老一輩們感嘆歲月流逝的時候,經常會說:背得動父親的時候,兒子就長大了。
這句話聽似歡愉,實則無奈,因為父親需要兒子背的時候,往往都已經不可挽回地老去了。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觀眾看完影片之後,都會清楚地記得,兒子背起父親的那一刻。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是劉燁的處女作。
憑藉片中出色的表演,他甫一出道,就獲得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提名。
七、《阿郎的故事》 1989年 豆瓣評分8.6
如果要選一部電影,來教會男人成長,那麼《阿郎的故事》必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看完它,觀眾會真切地明白,什麼是“浪子回頭金不換”。
也會忍不住地嘆息,為什麼浪子決意改過自新的時候,往往都會留下追悔莫及的遺憾。
這部電影之所以好哭,是因為很多觀眾看完之後,都會想起年少輕狂時犯下的錯誤。
也會恍然大悟,原來命運的饋贈,早就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周潤發在影片中的演技,很值得讚歎。
不管是年輕時的痞和渣,身為人父後的暴躁和付出,還是痛改前非時的自卑和悔過,都被他詮釋地深入人心。
看慣了杜琪峰黑色的暴力美學,再來看這部無限雜糅的《阿郎的故事》。
會驚喜地發現,他會讓人在並不漫長的117分鐘裡,盡情地體會一段短暫又快意的人生憾事。
八、《秋天的童話》 1987年 豆瓣評分8.5
在秋天來臨的時候,重溫一下《秋天的童話》,可以打從心底驅散秋日裡自帶的微涼寒意。
它會讓人暢快地流淚,也會讓人重拾對美好愛情的無限憧憬。
初看這部影片的時候,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美麗又性感的紅姑,在影片中的身份只是一個平凡且又受盡無限委屈的留學生。
再看這部影片,才如夢初醒。
或許只有這樣的角色設定,才會意味深長地告訴我們,生活裡的瑣碎現實,會把愛情的童話消解的蕩然無存。
影片中有一句臺詞:“有一種男人,你很喜歡跟他在一起,但是要你嫁給他,你又不會。如果有一天發現彼此合不來而要分開,我們都會受不了”。
這句話,戳中了很多觀眾的內心。
看來,友情以上,戀人未滿的感情,總會讓人無限神傷。
雖然影片一直在打造一個關於愛情的童話,可最讓人無限回味的,卻是鐘楚紅在異國他鄉的街頭,收到陌生老人玫瑰的那個瞬間。
九、《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 2002年 豆瓣評分8.4
可能是因為女導演有著與生俱來的母性,所以格外容易拍出一些感人的影片。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和《我們倆》的導演同屬一人,都是女導演中的翹楚馬儷文。
如果說,《我們倆》讓你看到了陌生人之間的溫情,那麼,《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勢必會讓你看到親人之間的悲情。
這部影片,把“我們把最差的脾氣都留給了最愛的那個人”這句話,詮釋地淋漓盡致。
不同於一般母女情深的影片,會故意弱化個體的缺點、大肆美化母女情的溫暖,斯琴高娃在片中飾演的女作家,和母親之間的關係,純屬相愛相殺。
如果你深愛著自己的母親,卻沒有那麼喜歡她,請慎重觀看這部影片。因為它對你的威力,不亞於任何一顆催淚彈。
十、《媽媽再愛我一次》 1988年 豆瓣評分8.3
《媽媽再愛我一次》堪稱國產催淚神片的鼻祖,不管男女老少,在它的猛烈攻勢之下,淚點都會變得很低。
正因如此,它一度被譽為中國最佳催淚神片。
即便多年以後,觀眾早就忘了片中的具體細節,依然不會忘記,這部影片就是“催淚”的代名詞。
它的插曲《世上只有媽媽好》,更是無數國人都會哼唱幾句的歌謠。
由此可見,它的傳播有多麼廣泛。
但它於1988年在中國臺灣上映的時候,並沒有受到重視,放映沒幾天就下架了。
直到兩年之後在內地公映,它的光芒才被大家發現。
在那個電影票最高不超過三塊錢的年代,它收穫了上億的票房。
除了感人至深的母子情之外,這部影片中富家公子和窮家女的愛情悲劇,也戳中了很多觀眾的淚點。
但在偉大母愛的襯托之下,愛情似乎成了不值一提的敗筆。
不盤不知道,一盤嚇一跳。
率先替大家重溫完這十部影片之後,柴叔忽然發現,這些催人淚下的老片子,在豆瓣上的評分,竟然是清一色的八分以上。
觀眾們家喻戶曉的《媽媽再愛我一次》,雖然高達8.3分,但在其他神片跟前,卻只能屈居最後一名。
行文至此,不得不驕傲地感嘆一下,國產電影中真是藏了太多驚喜。
所以啊,以後想活動淚腺的時候,別再眼巴巴地去看別人家的電影了,咱們自己的電影,同樣好哭!
-END-
【文 | 西爾莎 】
【編輯 | 語非年 】
關注@柴叔帶你看電影,更多精彩不迷路:
《飲食男女》27年,演員現狀不一,有人兒子被綁票,有人61歲未婚
“國產硬漢”集結、票房預計50億,《長津湖》憑什麼這麼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