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苑賦》簡意
康熙十二年四月吉日,康熙皇帝遊幸南苑(南海子),禁軍聚集,車馬喧囂。小臣初任文職,奉旨隨扈記錄皇上起居。有幸目睹了南苑(南海子)廣闊的京郊,驚喜地來到帝王遊幸之地。這裡平原綠野,正是草木茂盛季節,御車華麗,旌旗飄揚,場面十分宏大。今受皇上之命,作詩獻賦,鄙人乃一介書生,正逢盛世,以才疏學淺之力,寫下此賦,獻給皇上。
在京師南郊,自古有一名區,是一片寬廣富饒之地。這裡美麗的平原郊野由四通八達的大路貫通,和風徐徐南來,紅日冉冉東昇。遠望景色萬千,近觀地脈豐腴,實在是京畿之沃土,乃天造的一副畫卷。
往北看,京城宏大,群樓疊起,被掩映在紅霞之中,高聳入雲。
往南看,冀北平原,黃金臺矗立。這裡自古是古燕齊交匯、連線韓魏之地。
往西看,太行餘脈居庸關,層巒疊翠,形勢宏偉,充盈鬱蔥之氣,孕育毓靈人材。
往東看,天津和碣石。眾川奔匯。南苑(南海子)至於中,拱衛著京城。
看水脈,這裡綠水環繞,味勝甘泉。一座座石橋如鯨魚橫臥,鷁首木船在水中游蕩。柳枝低垂,飛絮飄揚。水中荷葉如錢簇擁,魚在湖澤中又以,是那樣的輕盈美麗。
看林木,宮槐禁柳,沾滿露珠霧氣,蒼松翠柏與桃李爭妍鬥豔。行宮別苑,更是大樹參天。
看禽獸,苑內麋鹿追逐,黃羊奔跑,野雞起舞,幽禽落樹,三兩成群,常隨箭聲而中的。因草嫩而肥壯,因風高而鷹翔。
往外看,跨川過原建有一百六十里長的苑牆,牆外是錯落有致的農田,村莊散落於高崗之上。瓜園菜畦整齊秀美,麥田莊稼豐收在望。
往內看,行宮隱於翠柏之中,亭臺蔽於楊柳之下,東西建有兩座行宮,以新舊而稱。房屋簡陋為了節儉,規制效仿帝堯陶唐。東部建一高閣元靈宮,在朝陽照耀下金光閃爍。在這裡祭祀先祖莊嚴而非奢侈。行宮雖簡陋並不影響駐蹕。苑囿大紅門像紅色巨石矗立,輦車行在綠茵平坦的御路上。不遠處的晾鷹臺並沒有太多的修飾。農田開墾於苑牆邊緣地帶,割草砍柴和打鳥捕獸之人接踵而來。如同周文王所建靈囿,都要為惠澤百姓著想。與漢武帝所建上林苑“五柞宮”和唐太宗所修溫泉“華清池”的建制相比,他們太過於奢華了。金磚鋪地,玉石砌牆,堆山造湖,把華林園修的非常宏大,將昆明池建的蜿蜒數十里,徵用了大量的民工人力。而南苑(南海子)利用其天然條件而建,考證歷代皇家苑囿,都無法與其相比。
於是,每當初夏炎帝叫早司農的季節,登高遠望,郊原秀美,麥田平疇,桑柳綠蔭,雨露沾塵,流連忘返于田野。皇上尊時敬日,巡視農耕,慶賀農民豐收。騎著寶馬龍駒,百神護駕,禁軍擁侍。行宮值所星羅棋佈,萬馬奔騰超過雲錦之美,彩飾隨風舞動,略感到涼風颯颯。
登高遠望,皇輦停在海子岸邊。不禁感到遠離塵囂,真是萬物之靈,天地四方。這裡最適宜演武,如同周朝的鎬京、洛陽,帝王們經常訓練部隊車馬,馳騁在廣闊無邊的原野上。
聖上諭旨:繼承春蒐夏苗之典制,獵取飛禽走獸於林間溝壑,乃是效仿周武王承周太王的制度。
南風吹來,初暖乍寒。皇上忙中閒暇,遊幸至此,在行宮中博覽群書。微臣經常應召陪皇上用膳,一起討論國政民情。
微臣若比漢代辯臣鄒陽與權乘,實在慚愧,若比衛青和霍去病更是不如。今逢盛世,效仿古代虞人獻諫之辭,做此賦貪功,但絕不敢與揚雄《長楊賦》和司馬相如《上林賦》的文采相比。
二、《南苑賦》作者簡介
張英(1637-1708)字敦復,號樂圃,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充日講經筵起居注官。官至翰林院學士兼禮部侍郎、兵部侍郎,拜文華殿大學士,相繼任《國史館文略》、《大清一統志》、《淵鑑類函》、《政治典訓》等總裁官。其膾炙人口“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的《六尺巷》詩,即出在張英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