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典名著《西遊記》當中,有這樣一段非常經典的情節,那便是自稱“齊天大聖”後的孫悟空在擊敗各路天兵天將後,觀音菩薩推薦二郎神前去將其捉拿。孫悟空精通“七十二變”,而二郎神同樣擅長變化之術,二人在打鬥三百餘回合不分勝負後便開始較量起了法術。
對於這場鬥法,原著的描寫十分生動,而經典的86版電視劇也拍得相當有趣。總的來說,在一連串變化之後,二郎神識破了孫悟空所變成的土地廟,又在隨後的交戰中與梅山六兄弟等人共同降伏了孫悟空,對應了此回標題的“小聖施威降大聖”。二郎神如此法力高強、神通廣大,他到底是何方神聖,有沒有歷史原型呢,民間關於他姓楊、姓李、姓趙的說法都有,他又到底姓什麼呢?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古代神仙體系並不算十分嚴格,因此不同典籍、不同地域都可能存在關於同一神話人物的不同說法,這是非常正常的。在此基礎之上,我們不妨先看看《西遊記》當中對他身份背景的介紹。在舉薦二郎神時,觀音菩薩對玉帝說道:“陛下令甥顯聖二郎真君,現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誅六怪,又有梅山兄弟與帳前一千二百草頭神,神通廣大。”
從觀音菩薩的這段話我們可以得到很多有用資訊,如二郎神是玉帝的外甥,且居住在“灌洲灌江口”,也就是如今四川都江堰一帶。提到都江堰這一享譽中外的大型水利工程,相信很多人會想到主持修建的蜀郡太守李冰。其實,一種較為主流的說法便表示二郎神就是李冰的兒子“二郎”。
據《宋會要》記載:“仁宗嘉佑八年八月,永康軍廣濟王廟郎君神特封靈惠侯,差官祭告。神即李冰次子,川人號護國靈應王。”另外,諸如《事物紀原》、《成都古今集記》等宋代典籍當中也有著“元豐時國城之西民立灌口二郎神祠,雲神永康導江縣廣濟王子,王即秦李冰也,要所謂冰次子郎君神也”、“李冰使其子二郎,作三石人以鎮湔江、五石犀以厭水怪,鑿離堆山以避沫水之害”的記載。
看起來,似乎二郎神確實就是李冰之子“二郎”,那麼他的姓氏自然也應該隨父親姓李了。不過,唐代傳奇小說《龍城錄》卻有著不同的記載。根據書中的說法,隋朝末年的四川嘉州太守趙昱曾在青城山學道,某年某日江中蛟龍作亂,趙昱持刀入江與之搏鬥,在斬殺蛟龍後棄官而去。此後江水數次氾濫,趙昱總是及時“顯聖”將其平息。
貞觀年間,唐太宗聽說了這一傳說,於是下旨封趙昱為“神勇大將軍”,在灌江口立了祭祀他的廟。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逃往蜀地,又加封趙昱為赤城王。不過,相比於得到理學大師朱熹等人認可的“李二郎”,“趙二郎”的說法顯然更缺乏可信度。
最後,我們再看看流傳十分廣泛的“楊二郎”說法。如果要問二郎神的名字,相信“楊戩”會是許多人的答案。其實,這個名字是名著《封神演義》原創,後來隨著小說的巨大影響力而流傳於世。上文還提到,《西遊記》中的二郎神被說成是玉帝的外甥,其實二郎神姓楊、和玉帝沾親的說法都來自刊行於明嘉靖年間的《二郎寶卷》。
據《二郎寶卷》記載,玉帝的三女兒(亦有說法是妹妹)雲華仙女與金童轉世的凡人楊天佑生下了楊二郎。由於觸犯天條,玉華仙女隨即被鎮壓在山下,而楊二郎則在得到西王母指點後劈山救母。如今,提到劈山救母時人們往往會想到神話《寶蓮燈》,而在那個故事當中,二郎神恰恰是主人公沉香的舅舅,可見兩作應該存在著一定的聯絡。
綜上所述,我國古代關於二郎神身世背景的討論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或許,我們可以將各種說法結合起來看,畢竟不管是哪種說法,主人公都是在灌口受民眾祭祀的二郎神。從源流來看,最初人們祭祀的應當就是作為李冰之子的李二郎,他協助父親治理蜀地水患,得到了百姓的愛戴和尊敬。
到了唐朝初年,崔令欽編著的《教坊記》中收錄有詞牌“二郎神”,這是有關他最早的文字記載。隨著民間各種說法的流行,原本安安靜靜被供奉在廟中的二郎神漸漸有了不同的原型,被賦予了不同的姓氏。甚至,其職能也從治理水患擴充套件到了護國、護童、護農等各方面,甚至明朝時人們還在蹴鞠前祭祀他。總的來說,二郎神確實有歷史原型,那便是李冰之子。不過,反而是姓楊這一明朝才出現的說法隨著各種小說的傳播得到了廣泛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