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堂兄弟,是指在一個大家庭共同生活的親兄弟以外的同輩兄弟。嚴格意義上講,堂兄弟不是按血緣輩分劃分的,是以共同生活的家庭為標準的。也就是說,在一個大家庭內,大家都有一個活著的共同的祖宗,這個祖宗下面各個房頭之間的孫輩、重孫輩的兄弟,都是堂兄弟。按這個祖宗算,不同房頭之間的玄孫輩的兄弟已經出“五服”,即已經不是一家人,相互之間一般稱為族兄弟,不稱堂兄弟。
按七十歲左右的正常壽命計算,一般“四世同堂”家庭,同父為親兄弟,同祖父同曾祖父的都叫堂兄弟。我們從語言文字和古法禮儀的角度進行分析,供大家參酌和評述。
1、“堂”是高大寬敞的房屋,家庭祭祀、議事、行事、做事的地方,所有的禮儀活動,都必須在“堂”內舉行
“堂”,從土,尚聲。“尚”是“高”“大”的意思,本義是指高於一般的房屋。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為“堂,殿也。”清代段玉裁注:“古曰堂,漢以後曰殿。古上下皆稱堂,漢上下皆稱殿。至唐以後,人臣無有稱殿者矣。”
就是說,堂和殿本來是一個意思,後來有了分工,“堂”用於家庭的或基層的較少人員參加的活動事項,殿則用於上層的規模性社會群體或組織活動事項。所以,家裡來人落座“堂屋”,縣太爺審案子叫“升堂”;而朝廷議事的地方叫“金鑾殿”,菩薩佛祖所在地方叫“大雄寶殿”等等。
古典社會條件下,按宗法制度的一般規則,總體上講,家庭規模都比較大,以維持較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和人脈優勢,更好地在社會上立足發展。一個人活著,其子孫不管多少,都在一個家庭內。這個人死了以後,長子繼承家業,其他兒子必須分家。也就是說,一個家庭只能維持一個共同的祖宗。在共祖的前提下,叫一家。
家庭有事,包括生產勞動,祭祀神靈祖宗,祈求天降祥瑞,舉行婚喪冠等禮儀活動,都在“堂”內進行。
2、按《儀禮》的設定,“同堂兄弟”的禮儀位分是一樣的,即在“五服”的設定上,“同堂兄弟”是一個層次的
禮儀規範文字《儀禮》《禮記》《朱子家禮》等,在喪禮上設定家庭人員關係的位分,“同堂兄弟”是一個檔次的
《儀禮---喪服》關於二等“齊衰”喪服範圍有:“祖父母,世父母,叔父母;昆弟;為眾子;昆弟之子------”,
就是說,在“五服”關係上,以逝者為參照,祖父母、叔伯及同堂叔伯父母、兄弟及同堂兄弟、侄子及同堂侄子等,在喪服等級上都是一樣的,即“齊衰”不杖期一年。
換句話說,以自己為參照,上至祖父,下到侄孫,同堂叔伯、同堂兄弟、同堂侄子,都是一個層次的。
古代刑罰有滅族,包括“誅三族”“誅五族”“誅九族”等,同堂人員為基本範圍,即同堂人員都是要被殺的。歷史上有據可查,依法審判的滅族案件,即族滅人員的範圍都是同堂人員。按《隋書》記載,楊玄感被隋煬帝處以“誅九族”之刑。但誅殺範圍為僅限於其父子兩代人,包括楊玄感的諸位義弟以及其父楊素等族人。按《明史》的記載,所謂朱棣“誅十族”殺了方孝孺,“丁丑,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並夷其族”。根據另一則史料《立齋閒錄》裡面的記載是:“今校南京錦衣衛鎮撫司監簿除前編缺壞外所存簿籍載,正學宗族抄扎人口有八百四十七人,族叔文度文恭海敏族侄諒經良族弟希定希崇希用希善族侄孫起宗起成起莊小荀居安淵勝族孫崇儉等”。
所以,“堂兄弟”的本義應該是共祖不共父的平輩兄弟互稱,也就是“同堂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