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我們一行三人,從山東日照市區出發,一路西行,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奔波,終於在濛濛秋雨中,抵達了這個被人稱為“青州柿子溝”的小山村。我們之所以選擇這個遠離城市的小山村,其實有兩個目的。一是這個地方,不是熱門景點,遊客相對較少,可以避開國慶節期間的人流。二是久居鬧市,身體和心靈被凡塵俗事壓得喘不上氣來,急需一處淨土,讓身體和心靈融入自然。所以,“青州柿子溝”這個極具人間煙火,又充滿民俗風情的山村,就成了我們此行的目的地。
其實,在出發前,我們並沒有在時間和天氣上進行特意的安排,比較隨意。在路上,我們的車子速度也開得不快,什麼時候到都可以。我們還想著,如果到了山裡,沒有地方吃飯和住宿,我們就到縣城住。或者,如果這裡的遊客太多,我們會再隨意找個山村遊玩。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想讓我們的身體和心靈迴歸大自然,不去刻意安排什麼,一切全憑隨性。這樣,心裡就沒有時間上的壓力,更趨於自然狀態。
真的就像我們預感的一樣,當車子沿著乾淨整潔的山村小道,一路穿行到”柿子溝“時,路上幾乎見不到一輛汽車。也許是因為當天下著濛濛細雨,又加上是下午的原因,山裡的景色顯得寧靜而又空濛,空氣潮溼又清新,大山被雲霧籠罩著,猶如仙境一般。當天,這裡的溫度有點低,手機上的天氣顯示氣溫16度,這個溫度讓我們有些意外。
雖然當天的氣溫有點冷,但是我們遇到的人,卻讓我們心裡感覺很溫暖。我們的車子停在了村中間的小廣場上,偶爾有村民經過。村裡一位打掃衛生的大爺,看到我們的到來,非常熱情地問候我們,說怎麼天快黑了才來玩,還下著雨。我們告訴他說,這個時間來,就是想感受一下鄉村夜晚的生活,因為只有晚上,人們的精神狀態才更接近於真實。如果能在這裡住下的話,那就更好了。
這位大爺非常熱情,就像山裡的石頭一樣樸實無華。得知我們的來意後,他放下手裡的活兒,把我們領到了村子西邊,住在小水庫邊上的劉玉平大哥家裡,說他家一定會讓我們滿意。因為,他家裡拾掇得比較乾淨,而且他是一位當地有名的手藝人,民間藝術家,多年來一直醉心於石頭藝術創作,家裡到處都充滿著藝術氣息,一定會讓我們不虛此行。
如果把人的一生,當成修行的話,一般需要經過這樣三個階段:“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這種人生境界,如果不是經過歲月的洗禮,人情世事的磨鍊,再經一番波折,是難以達到的。如果悟性差的話,一般人還真是難以進入這種境界,可能一輩子始終停留在“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初級階段。
在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王墳鎮上白洋村,今年61歲的劉玉平大哥,就是在經過人生的一番磨鍊後,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諦,常年“隱居”在這個深山溝裡,把自己的愛好當成人生追求,種菜、養花,和妻子經營著民宿,同時靜下心來創作石頭藝術作品,讓自己得以有了畢生的追求。他不求榮華富足,但求平安幸福,讓心靈得以安靜,過上了讓城裡人羨慕的田園生活。
步入劉大哥家的農家小院,確實讓我們大開眼界。真的想不到,在這個遠離市區的小山村,還有這樣一家極具文藝情懷特色的民宿。從外面看的話,這個農家小院與別家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當我們進去之後才發現,這個小院別有洞天,當你瞭解了主人的人生經歷和情懷後,更是感覺不一般。下面我們就慢慢地和大家分享劉大哥的人生故事,或許在看完他的故事後,你的人生態度也許會有所轉變,或者受到一些人生啟發。
“見山是山,山水是水。”劉大哥年輕的時候,曾經有過“詩人夢”,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夢想沒有成真。“當時剛初中畢業吧,我很想上學,但是家裡比較困難,就上不起學了。”劉大哥說,他當時很喜歡文藝,有一次在看報紙時,發現有一則廣告,介紹的是廣西一家函授學校教授詩歌文學創作,他就報名參加了。但是,後來因為生活所迫,他的這個“詩人夢”就破滅了。
“那時候沒有錢啊,寫詩掙不著錢,加上得生活吧,不能坐在家裡天天寫啊。我就找了個地方上班,從那之後就沒有時間寫東西了。”劉大哥介紹,當時,他是很有人生理想和抱負的,當地盛產山楂,也有生產山楂片的廠子。為了生活,他就想賣山楂片掙錢。那時候因為年輕,異想天開,他帶著幾包山楂片,坐上火車就去了杭州,做起了“發財夢”。
“那是單幹以前,交通住宿不像現在這樣方便,吃飯得用糧票,住宿得用介紹信。”劉大哥說,當時他也不知道杭州在哪裡,只是上學的時候,從書上知道有杭州這個地方,他就很嚮往,於是坐上火車,輾轉幾天時間,終於到了杭州。因為沒有介紹信,到了杭州後,旅館都不接待他,沒有辦法,他就在旅館的走廊裡住了幾天,山楂片也沒有賣出去。最後,他又去了廣州、福建,結局都是一樣的,人家不認這個山楂片,他不得不回家。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劉大哥介紹,當他從福建返回山東的火車上,他遇到了一位貴人,給予了他很大的幫助。“當時在到濟南的火車上,我遇著了俺這邊鎮上一個人,他是青州物資公司的,他問我做什麼的,我就和他說了。他說可以讓我去他們單位上班,還給我寫了介紹信,後來我就去了,幹了不到三年。”劉大哥說,後來他看到生產山楂片掙錢不錯,就回家和村裡的幾個人合夥,開起了生產山楂片的廠子。
“那時候沒有錢啊,俺好幾個人合夥,湊了有幾萬塊錢吧,就開了個小廠子生產山楂片。後來慢慢地就越做越大,後來廠子還蓋了兩層樓呢,不過因為很多原因,最後算是失敗了吧,賠上幾十萬塊錢。”劉大哥介紹,在經營山楂片廠那幾年裡,他遇到了很多事情,也看到了人心的不足,有人嫉妒,有人羨慕,還有人阻攔,最後廠子不得不關閉,背上了幾十萬的債務。
劉大哥也算是有經濟頭腦的人,為了生活,他放棄了自己的“詩人夢”、“作家夢”,把愛好拋棄一邊,辛苦地為了生活打拼,雖然曾經“成功”過,但是因為凡塵世俗雜事,讓他揹負了幾十萬的債務,這在當時那個年代,應該算是不小的數目了。為了還債,他和妻子開始四處打工,到處借錢,幾乎借遍了親朋好友。一邊打工掙錢還債,一邊繼續思考著人生,兩個孩子也大了,這未來的人生之路應該如何走下去?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機遇,總是給有準備的人。路到盡頭,就是希望的起點。劉大哥的人生轉折,來自於他的一次偶遇。“我從小就喜歡擺弄花草,喜歡石頭,修修剪剪的,那是不在話下。一次在一個花卉市場,有個人在那賣花,我看著造型不好看,也賣不出去,我就過去給他修剪了下,沒想到很快賣了。”劉大哥說,就是從這次修剪花草,一位經營花草苗木的老闆高薪聘請他當了園藝師,在一個月工資幾百元的年代,給他開了每月8000元的高薪,讓他走上了另一條人生之路。
“幹了有兩三年,因為苗木市場不好了,就不幹了。當時,我們這個村很多喜歡攝影的人來拍柿子,因為我們這裡山上柿子樹多,一到秋天,漫山遍野的紅柿子,非常壯觀,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來拍攝柿子,我就回家搞起了農家樂。”劉大哥說,他和妻子一邊搞著民宿,一邊幫助村民賣著小米、柿餅等當地的農產品,雖然收入不是很多,但是比較穩定。這就堅定了他立足本村特色,發展民宿,同時重新拾起自己的愛好,找回當年的人生情懷。
“我從小就喜歡石頭,俺這邊山上有很多魚子石,天然形狀就很好的,以前我經常上山拾石頭。”劉大哥介紹說,因為不再外出打工,孩子都長大了,生活也穩定了,他就開始研究起石頭來。他平時沒有不良的嗜好,不抽菸,不喝酒,也不打牌、打麻將等,沒事就喜歡琢磨石頭。從山上揹回石頭後,他就開始研究。他想,如果在石頭上雕刻上文字、花鳥、人物等圖案,那石頭不就會“說話”了嗎?於是,說幹就幹,他買來工具,開始了在石頭上進行藝術創作。
“我也不專業啊,也沒學過,工具叫什麼名都不知道,去店裡買來就開幹。不懂得就在網上搜索,或者看書學習。”劉大哥說,沒有繪畫基礎,沒有書法基礎,更沒有雕刻經驗,一切全憑自己的悟性,看到好的圖案,就照貓畫虎,畫到石頭上,再用電動工具,一點點的雕刻出來。因為痴迷石頭藝術創作,有時都忘記了吃飯,有時一坐就是一天,這其中的樂趣,只有他自己能懂。這些年來,他自學石頭藝術雕刻,創作了300多件石頭雕刻藝術作品,有石頭茶具,有石頭鍋碗瓢盆,還有石頭菸袋,石頭白菜等等。曾經他雕刻了一個石頭葫蘆的作品,被一位老闆出價10000元買走。
“我現在不賣作品,當時也是不想賣,但是人家喜歡,沒辦法就給他了。”劉大哥說,現在他創作的幾百件石頭藝術作品,有人物、有花鳥,有書法等題材,家裡的博古架上都擺不開了,家裡到處是石頭,還在不斷的進行創作著。他說這些石頭作品,每一件都是他手工創作,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世界上都找不出第二件一樣的。所以,他想在未來幾年,繼續創作,等年齡大的時候,沒有力氣創作的時候,辦一個“展覽館”,讓人們在欣賞這些藝術作品的同時,能夠感悟人生,拋棄浮躁,放下手機,融入自然,讓身心能夠安靜下來,從而讓人生之路更加順暢。
(圖文/明之)【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或者想分享您的故事,敬請關注《新圖視野》,並提供採訪拍攝線索。開啟平凡視界,感受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