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農民只是注重耕種土地,而不太注意經濟效益。我透過今年對農村的深入瞭解,覺得農民越來越注重經濟效益了。
按照我村的標準,平均每人能夠分得二畝土地,如果種植小麥、玉米,每畝年收入可達一千元,兩畝年收入兩千元;如果種植花生每畝了收入兩千元,人均年收入四千元。因此種植平常農作物農村人均年收入在兩千元至四千元之間。這樣看農民的年收入是非常低的。
農村少有的人員種植蔬菜、瓜果經濟作物的,每畝的年收入應當一萬至六七萬之間。這的人數終究是極少數的,需要有種植技術、出售本領,需要必要的交通工具。這樣家庭的年收入應當在幾萬元至十萬二十萬左右的水平。終究是極少數的家庭。並且需要年齡在五十歲左右。五十歲以下的人員基本沒有從事農業種植作業的。
農村男性最多是出去打工,年輕的往往是在企業裡打工,年老的是在工地打工;女性年輕的基本在企業裡打工,年長的基本是在家裡守護家庭及農田。
現在農村的最主要人員的部分是五十歲以上的人員,農村基本屬於老年人的農村。增加農村收入的關鍵點在於增加農村中、老年人婦女的收入方面。
現在農村的村民,逐步放棄了農田耕作,將土地流轉給種田大戶,將自己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從事工業性、商業性的工作。在六十歲以下的人員,往往在工廠裡工作,每月收入有四五千元,一年的收入大約有五六萬元;超過六十的男性人員往往是從事一些建築性、園林的工作,每月收入從兩千元至至四五千元之間;女性往往從事園林、及臨時性、季節性水產加工工作。我今天去了一家水產品加工廠,看到了我的鄰居,她今年大約有七十歲左右,在鄰村的水產品加工廠作為臨時工,她告訴我每天可得工資二百元,上個月幹了個滿月,收入六千元。漁業捕撈期,基本都在這裡工作。每年收入大約也有個四萬元左右,別人收入高的每年收入有個六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