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知識(共42分)
1、下列詞語中紅字的字,字形、字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哺(bǔ)育 拓(tuò)片 嗔(chēn)怪 伺(cì)候
B.氣餒(něi) 禪(shàn)讓 重迭(dié) 輪廓(kuò)
C.殷(yān)紅 狙(jū)擊 皈(guī依) 屏(bǐng)除
D.畸(qí)形 殲(jiān)滅 抨(pēng)擊 對峙(zhì)
2、下列詞語中紅字的字或詞,字形、解釋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賠償(歸還) 延宕(拖延) 消(除去)聲匿跡 舐(舔)犢情深
B.遐(遠)想 矚(注視)目 戮力(合力)同心 進退維谷(比喻困境)
C.勘(校訂)誤 綴(停止)學 匪(不是)夷所思 蠱惑(迷惑)人心
D.睿(有遠見)智 瀕(接近)臨 桀驁(倔強)不馴 否(貶斥)極泰來
3、依次填入句中橫線上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①他____________不決地佇立著,緩緩環顧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②他們學習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決心統籌安排,因地制宜,____________推進農村教育綜合改革。
③為了躲避敵人的搜捕,她____________成一個闊太太,打扮得珠光寶氣。
A.猶豫、逐步、化裝
B.遲疑、逐漸、化妝
C.遲疑、逐漸、化裝
D.猶豫、逐步、化妝
4、下列句子中,成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
A.這些年輕的科學家決心以無所不為的勇氣,克服重重困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B.陝西剪紙粗獷樸實,簡練誇張,同江南一帶細緻工整的風格相比,真是半斤八兩,各有千秋。
C.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展開了潛艇戰,於是使用水聲裝置來尋找潛艇,成了同盟國要解決的首當其衝的問題。
D.關於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的種種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話和傳說,說明古埃及人有著極為豐富的想象力。
5、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
A.小河對岸三、四里外是淺山,好似細浪微波,線條柔和,宛延起伏,連線著高高的遠山。
B.證券交易所內那些穿紅馬甲的人便是經紀人,穿黃馬甲的人則是管理和服務人員;這是全世界都統一的。
C.他從報上看到某大學研究生院和《中國文化》編委會聯合主辦《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暑期講習班》的招生啟事,立刻寫信去報名。
D.“唉!”作家嘆道,“紅塵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個不知姓名的陌生人來,這不是大海撈針嗎?”
6、分別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上下文銜接較好的一項是【 】
①遠處看,山頂上明顯地有座寶塔。可是,走近一看才發現,寶塔並不在山頂上。
②遠處看,寶塔明顯地坐落在山頂上。可是,走近一看才發現,寶塔並不在山頂上。
③他們在工廠裡向工人學習排版、印刷、裝訂等技術活。他們過去不但沒有幹過這些活,連見也沒見過。
④他們在工廠裡向工人學習排版、印刷、裝訂等技術活。這些活他們過去不但沒有幹過,連見也沒見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他馬上召集常委會進行研究,統一安排了現場會的內容、時間和出席人員,以及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
B.某工廠以技術進步為動力,不斷致力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研製開發。
C.當前和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每年進入勞動年齡的人口數很大,安排城鎮青年勞動力就業是一項相當繁重的任務。
D.在古代,這類音樂作品只有文字記載,沒有樂譜資料,既無法演奏,也無法演唱。
8、下列對作品、作家的表述,的一項是【 】
A.湯顯祖,明代雜劇家,代表作為《牡丹亭》。
B.曹禺、夏衍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劇作家。
C.塞萬提斯,西班牙作家,著有《魯濱遜飄流記》。
D.《老人和海》的作者是美國作家海明威。
9、“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這首詩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
A.曹操、曹丕、曹植
B.蘇洵、蘇軾、蘇轍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鶴
10、對於下列人物稱謂的解說,的一項是【 】
A.鄒君海濱,鄒是姓,加“君”字表示禮貌,海濱是字。
B.廬陵蕭君圭君玉,廬陵是他的籍貫,蕭是姓,君圭是名,君玉是字。
C.王忠肅公翱,王是姓,忠肅是諡號,加“公”字表示尊敬,翱是名。
D.百里孟明視,百里是姓,孟明是字,其中“孟”表示排行第二,視是名。
11、對李清照《如夢令》一詞分析的一項是【 】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實際指的是消不盡的傷感和煩悶情緒。
B.“綠肥紅瘦”中,“綠”“紅”分別代替葉和花,“肥”“瘦”分別形容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這首詞從一般敘述,轉入到一問一答,然後是設問和慨嘆,層層拓展、深入。
D.作者採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達對春光留戀和惜別的一種傷感情緒。
12、____________,戶樞不蠹。(馬總《意林》)
13、有朋自遠方來,____________?(《論語·學而》)
14、身無綵鳳雙飛翼,____________。(李商隱《無題》)
15、____________,不能成方圓。(《孟子·離婁上》)
16、____________,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17、下面是周華同學給博物館金館長寫的一張便條,其中有些詞用得不得體,請你幫他修改。
金館長:
您約我今天下午去貴處談我班同學光臨貴館參觀一事,因我有急事,現決定改期。具體改在何時,另行磋商。
周華5月18日
要求:找出並改正用得不得體的詞,寫入下表,有幾個寫幾個。
不得體的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選用下面表內的資料,就某地區女職工增長人數及增長率,用列數字、作比較的方法,在後面的空格處續寫句子。
某地區男女職工人數及增長情況對照表
要求:①續寫的內容要與上文銜接,句子通順、連貫;
②數字的表述與書寫要正確、規範;
③第一處不得超過14字,第二處不得超過36字。
某地區十分重視婦女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廣開就業門路。
1980年到1994年,該地區婦女就業的人數有了顯著的增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婦女就業的增長率越來越高於男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些具體數字反映了婦女的社會地位得到了明顯提高。
二、閱讀理解(共48分)
1、鄭善果母者,年二十而寡。性賢明,有節操,博涉書史,通曉治方。每善果出聽事,母恆坐胡床,於障後察之。聞其剖斷合理,歸則大悅。若行事不允,或妄怒,母乃還堂,蒙被而泣,終日不食。善果伏於床前,亦不敢起。母方起謂之曰:“吾非怒汝,乃愧汝家耳。吾為汝家婦,獲奉酒掃。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在官清恪,未嘗問私,以身徇國,繼之以死,吾亦望汝副其此心。汝既年小而孤,吾寡婦耳,有慈無威,使汝不知禮訓,何可負荷忠臣之業乎?汝自童子承襲茅土,位至方伯,豈汝身致之邪?安可不思此事而妄加怒,心緣驕樂,墮於公政!”母恆自紡績,夜分而寐。善果曰:“兒封侯開國,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自勤如是邪?”答曰:“嗚呼!汝年已長,吾謂汝知天下之理,今聞此言,故猶未也。至於公事,何由濟乎?今此秩俸,乃是天子報爾先人之徇命也。當須散贍六姻,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獨擅其利,以為富貴哉!又絲(xǐ,麻)紡織,婦人之務,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若墮業者,是為驕逸。吾雖不知禮,其可自敗名乎?”
1.對下列四句中加黑的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若行事不允,或妄怒。允:公平。
B.在官清恪,未嘗問私。恪:謹慎而恭敬。
C.吾亦望汝副其此心。 副:符合
D.豈汝身致之邪? 致:導致。
2.分別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紅字的字的意思,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2分)
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
母何自「勤」如是邪?
以身「徇」國,繼之以死。
乃是天子報爾先人之「徇」命也。
A.兩個“勤”字相同,兩個“徇”字不同
B.兩個“勤”字相同,兩個“徇”字也相同
C.兩個“勤”字不同,兩個“徇”字相同
D.兩個“勤”字不同,兩個“徇”字也不同
3.對下列句子中加紅詞語的說明,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吾為汝家婦,獲奉灑掃。 奉灑掃:指從事家務。
B.當須散贍六姻,為先君之惠。 先君:指已經去世的父親。
C.汝自童子承襲茅土。 承襲茅土:指承襲公候的爵位。
D.母恆自紡績,夜分而寐。 夜分:指夜盡時分。
下列語句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4.吾謂汝知天下之理,今聞此言,故猶未也。【 】(3分)
A.我以為你懂得天下的道理,現在聽到這話,才知道你仍然沒有懂。
B.我以為你懂得天下的道理,現在聽到這話,所以才說你仍然沒有懂。
C.我以為你懂得治理天下,現在聽到這話,所以才說你仍然沒有懂。
D.我以為你懂得治理天下,現在聽到這話,才知道你仍然沒有懂。
5.①或妄瞋怒 ②何由濟乎【 】(2分)
A.①或者狂妄地發怒;②憑藉什麼才能成功呢
B.①或者狂妄地發怒;②有什麼理由能成功呢
C.①或者胡亂地發怒;②有什麼理由能成功呢
D.①或者胡亂地發怒;②憑藉什麼才能成功呢
6.①獨擅其利 ②若墮業者【 】(2分)
A.①獨自專佔其利;②你對正事怠惰
B.①獨自專佔其利;②如果對正事怠惰
C.①獨佔擅用其利;②如果對正事怠惰
D.①獨佔擅用其利;②你對正事怠惰
7.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與鄭母教子為官清正有關的一組是【 】(3分)
①吾非怒妝,乃愧汝家耳。
②在官清恪,未嘗問私。
③吾亦望汝副其此心。
④何可負荷忠臣之業乎?
⑤母恆自紡績,夜分而寐。
⑥乃是天子報爾先人之徇命也。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③⑤⑥ D.②③④
8.下列對文意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鄭母感慨善果是個年幼的孤兒,自己又是寡婦,有慈無威,未能教他懂得禮訓,教導他不要心緣驕樂,墮於公政。
B.鄭母希望善果應該仿效其父,要在官清恪,不問私事,以身徇國,繼之以死,做一位無愧於家國的忠勤之士。
C.鄭母鼓勵善果處理政事應該剖斷合理,同時又勸戒他不要妄加瞋怒,行事不允,驕逸墮業,以負荷忠臣之業。
D.鄭母認為善果自小襲爵封候,位居三品,但卻不是自身致之,要求他能夠散贍六姻,為先君之惠,以報答天子之恩。
2、在地球之外,究竟有沒有外星人?兩位美國學者撰文說,他們花了5年時間,在北半球天空捕捉到了37個可能是來自地球外文明的訊號。
這兩位學者是利用直徑為26米的射電望遠鏡,來尋找由浩瀚宇宙深處發出的未知訊號的。他們以波長21釐米和10.5釐米的電波對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區域分別進行了三次和兩次調查。許多從事探索地球外文明的科學家認為,波長為21釐米的電波在宇宙空間中極為普通,如果地球外文明要向其他星體發出訊號,就很有可能會使用這個波長。
在探測時,他們試圖尋找從極狹窄區域中釋放出的強大電波。每次探測的時間約需200400天,所以獲得的觀察資料十分龐大。經過篩選,才獲得了這37個訊號,其中有5個訊號特別強烈。這些訊號大多數是沿著銀河系分佈的,在銀河系內有著大量的恆星,是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然而,至今還未發現具有已接收訊號特徵的電波源,且在這些電波的方向上,也沒有特異的星體存在。這37個訊號果真是由外星人發出的嗎?
科學家認為,如果在這37個訊號當中包括地球外文明的訊息,那麼這就可能是由地球外文明發出的最強或最近的訊號。
1.文中的“三次和兩次”是指【 】(2分)
A.向宇宙中的37個訊號分階段進行調查的次數
B.對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區域進行分片調查的次數
C.使用兩種不同波長的電波分別進行調查的次數
D.按照時間(天數)的長短分別進行調查的次數
2.“未發現具有已接收訊號特徵的電波源”這句話的意思是【 】(3分)
A.不知道已經接收到的訊號有沒有電波源
B.已經接收到訊號但不能確定其電波源
C.不能確定電波發出的源頭已經接收到了訊號
D.已接收到訊號但沒有發現電波源的特徵
3.兩位學者說,37個訊號“可能來自地球外文明”,他們的依據是【 】(3分)
①訊號的波長是宇宙空間極為普通的
②大多數電波訊號沿著銀河系分佈
③每次探尋的時間約為200400天
④在龐大的觀察資料中這些訊號十分強大
⑤捕捉到的訊號是離地球最近的
A.①③ B.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4.下列語句不適合作本文標題的一項是【 】(2分)
A.探索宇宙深處的未知訊號
B.地球外的智慧生命在哪裡
C.來自地球外文明的訊號
D.是外星人發出的電波嗎
3、《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序(節錄)
呂叔湘
①通觀聖陶先生的語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兩點。②其一是關於語文學科的性質:語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③其二是關於語文教學的任務:教語文是幫助學生養成使用語文的良好習慣。④過去語文教學的成績不好,主要是由於對這兩點認識不清。
語言文字本來只是一種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學習以及交流各科知識也少不了它。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為什麼很多教語文的人和學語文的人會認識不清呢?是因為有傳統的看法作梗。“學校裡的一些科目,都是舊式教育所沒有的,唯有國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閱讀和寫作兩項,正是舊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為國文教學只需繼承從前的傳統好了,無須乎另起爐灶。這種認識極不正確,從此出發,就一切都錯。舊式教育是守著古典主義的:讀古人的書籍,意在把書中內容裝進頭腦裡去,不問它對於現實生活適合不適合,有用處沒有用處;學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調模仿到家,不問它對於抒發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沒有效果。舊式教育又是守著利祿主義的:讀書作文的目標在取得功名,起碼要能得‘食廩’,飛黃騰達起來做官做府,當然更好;至於發展個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個人終身受用不盡,同時使社會間接蒙受有利的影響,這一套,舊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過去的第二點錯誤認識是把語文課看成是傳授一門知識的課,因而要以講為主。在讀文言文的時代,自然逐字逐句大有可講,到了讀白話文課本,就“從逐句講解發展到講主題思想,講時代背景,講段落大意,講詞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來年了。可是也可以說有一點沒有變,就是離不了教師的‘講’,而且要求講‘深’,講‘透’,那才好。”“我想,這裡頭或許有個前提在,就是認為一講一聽之間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東西那麼便當,我交給你了,你收到了,東西就在你手裡了。語文教學乃至其他功課的教學,果真是這麼一回事嗎?”
這就觸及教育學上的根本問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起什麼作用?聖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種學科的教學都一樣,無非教師幫著學生學習的一串過程”。換句話說,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交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在這個問題上,聖陶先生有一句精闢的話,現在已經眾口傳誦,那就是:“教是為了不教。”
1.第一自然段由四句話組成,分別標記為①②③④。根據作者的思路,該段的第一層應劃分在哪裡?用“│”在下面的標記符號中表示。(2分)
① ② ③ ④
2.第二自然段在批評舊式教育是守著古典主義和利祿主義時,實際上談到了舊式教育的三種弊端,請用自己的話分條簡要概括。(每條不得超過8個字)(6分)
答:第一種弊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種弊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種弊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觀第二自然段,並參照第三自然段關於“第二點錯誤認識”的表述,概括說明第一點錯誤認識是什麼。(回答不得超過40字,注意語句的連貫)(4分)
答:第一點錯誤認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中說“這裡頭或許有個前提在”,並打比方作了說明,這個“前提”實際上說的是什麼?(回答不得超過14字,注意語句的連貫)(3分)
答:實際上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四自然段末尾說“教是為了不教”。下面摘引的葉聖陶先生的一些論述,其中哪幾項是說明這個名句中的“不教”的?(只寫字母即可)(3分)
A.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
B.學生能自為研索,自求解決。
C.務必啟發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儘可自己去探索。
D.凡為教,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
E.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
F.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
答:____________
三、寫作(共60分)
1、閱讀寓言詩《鳥的評說》,完成問題。
麻雀說燕子
是怕冷的懦夫
燕子說黃鸝
徒有一身美麗的裝束
黃鸝說百靈
聲音悅耳動機不純
百靈說最無原則的
要算那鸚鵡
鸚鵡說喜鵲
生就一副奴顏媚骨
喜鵲說蒼鷹好高騖遠
蒼鷹說麻雀寸光鼠目
……
問題:任選詩中的兩種鳥,展開想象,以《××與××的對話》為題(例如《麻雀與燕子的對話》、《黃鸝與鸚鵡的對話》等),寫一個200字左右的對話片斷。(20分)
要求:①對話與《鳥的評說》內容有關,並據此展開想象。
②用對話方式寫,不要用概述和轉述方式寫,不要寫成獨白或詩歌。
③想象合理,對話內容圍繞一箇中心。
④可適當描寫鳥對話時的神態、心理、動作和口氣等。
⑤語言流暢,描寫生動,卷面整潔。
2、根據《鳥的評說》,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絡生活實際,展開議論,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議論文。
【說明】本試卷由題吧(tbar.cn)基於高中語文 - 題庫生成,內容排版與原試卷略有不同;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