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遼寧省各個地級市區劃調整的故事,例如大連市、瀋陽市等等。今天,我們聊聊營口市。營口市屬於遼寧省14個地級市之一,下轄了4個區、2個縣級市,總計6個區縣,總人口230多萬。一個問題出現了,營口市6個區縣的區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遼寧省,遼寧省屬於我國東北地區的重要省份,也是沿海省份之一。遼寧省下轄了14個地級市,擁有多個港口城市,屬於東北地區貨物出海的重要通道。遼寧省的總人口4200多萬,在東北三省中,屬於人口最多的省份。與此同時,遼寧也是我國的糧食大省,糧食總產量,佔了很大的比重。至於營口市,屬於遼寧省14個地級市之一。
營口市下轄了4個區、2個縣級市,總計6個區縣,總人口230多萬。營口市屬於東北的港口城市之一,同時也是遼河的出海口。如果遼河的河道進一步拓寬,甚至可以發展內河航運貿易。營口市的漁業資源非常豐富,很多漁民在營口市周邊海域捕魚。作者有好幾位東北朋友,其中的一位就是營口人,小日子過得非常滋潤,海鮮不斷。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政權,一直屬於反覆拉鋸的狀態。一般來說,中原王朝會控制遼東地區,從而鞏固整個華北地區的安全。遼東地區就是現在的遼寧省,對於中原王朝至關重要。從漢朝到唐朝,中原王朝即便再難,也沒有對遼東地區放手。在宋朝統治時期,由於遼國的崛起,宋朝不僅沒有控制遼東地區,甚至沒有能夠控制燕雲十六州。
因此,宋朝一直面臨北方遊牧騎兵的直接威脅。對於中原王朝來說,基本上都沿用了州縣兩級區劃。例如營口,在唐宋時期被稱為蓋州。13世紀中期,北方的元朝迅速崛起。在幾十年時間裡,先後消滅了大金國、西夏國、大理國、南宋等政權,建立了一個疆域面積空前龐大的王朝。不過,隨著疆域面積的迅速擴大,元朝也面臨了各方面的問題。
元朝缺乏實際管理經驗,面對全國密密麻麻的幾百個州府、幾千個縣,非常頭疼,根本不知道如何管理。全國的人口、耕地、農作物情況非常複雜,例如耕地,由於地質結構和氣候不同,分為了沙土地、丘陵地、旱地等10多個型別。至於各地的農作物,分為了大豆、高粱、小麥、小米、水稻等等。面對這樣的情況,元朝有點不知所措。
因為,依靠唐宋時期的州縣兩級區劃,已經無法滿足元朝的需要。唐朝時期的15道和宋朝時期的23路問題很多,也不合適。最終,元朝在宋朝23路的成熟經驗上,融合了金國行尚書檯的經驗,推出了著名的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例如遼陽行省、湖廣行省、江浙行省等等。當時,營口等地,隸屬於遼陽行省管理。
每個省下轄了各個路,每個路下轄了各個州府,每個州府下轄了各個縣,相當於4級區劃。不過,元朝的行省問題很多,例如各省的區劃不合理,造成管理難度大。第二,各地機構的設計粗獷,各個機構相互重疊,效率非常低。到了元朝統治的末期,已經出現了各方面的實際問題。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後,根據明朝的實際情況,在元朝行省的框架基礎上,進一步調整了區劃。
在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在位時期,隨著明朝的遷都,形成了南北直隸與13個省的區劃。我國很多省份的區劃,都是在明朝統治時期確立的,例如河南省、廣東省、福建省等等。與當代區劃相比,非常接近。不過,明朝沒有在東北設立省份。出於抵禦北元政權反撲的需要,明朝從東北到西北建立了九邊重鎮。其中,遼東鎮至關重要。
在明朝統治的後期,與清朝的前身後金政權,反覆爭奪遼東地區。17世紀中期,清朝逐步確立了自己的統治以後,進一步調整了各地的區劃。最終,形成了內陸18個省份的模式。在東北地區,仍然沒有設立行省,僅僅設立了盛京將軍、吉林將軍和黑龍江將軍。其中,盛京將軍基本上管理遼寧地區。當時,由於清朝嚴禁中原百姓進入東北,東北的總人口不超過100萬人。
這種鬆散的管理模式問題很多,清朝對各地的人口、耕地情況都不瞭解。在清朝統治的前期,還能依靠國力支撐。1840年之後,西方列強對清朝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例如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等等。清朝一敗再敗,不得不開啟了割地賠款模式,而且開放了大量的通商口岸。營口屬於其中的通商口岸之一,地理位置非常完善。
由於西方列強不斷侵擾東北地區,為了加強對東北地區的管理。清朝統治的末期,先後設立了奉天省、吉林省、黑龍江省三個省份。不過,當時的東北三省與現在的東三省,在各省區劃上差異非常大。1912年,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局面,各地戰亂不斷。1928年,奉天省更名為遼寧省。同一年,隨著熱河省的設立,出現了東北四省的結構。
1931年,日本軍隊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以後,在半年多時間裡,佔領了東北全境。隨後,把東北劃分為19個省份。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以後,東北地區又出現了9個省的區劃。一轉眼到了建國初期,東北地區總計有6個省。隨著局勢的穩定,我國進入了戰後重建、恢復生產、經濟建設的階段。與此同時,一系列重要專案在東北設立。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東北地區過於複雜的區劃,不利於經濟建設。1952年,遼東省與遼西省重新合併為遼寧省。1955年,熱河省被撤銷,逐步形成了遼寧省現在的區劃結構。在遼寧省內,劃分了各個專區,例如鐵嶺專區、遼陽專區、鞍山專區等等。鑑於營口市港口城市的重要性,設立了營口地級市。不過,營口市僅僅管理市區和郊區,外圍的幾個縣,則隸屬於遼陽專區管理。
到了50年代末期,在遼寧省的區劃調整中,營口縣、蓋縣、盤山縣和盤錦農墾區,劃入了營口市管理。到了1965年,隨著當時的實際需要,盤山縣和盤錦農墾區合併,設立了盤錦墾區(地級),脫離了營口市的管理。同一年,蓋縣和營口縣,劃入了遼南專區管理。60年代末期,全國所有的專區調整為地區以後,遼寧省的各個專區,也陸續調整。
1969年,蓋縣、營口縣、海城縣,劃入了營口市管理。但這樣的情況只維持了4年時間,1973年,海城縣從營口市劃入了鞍山市管理。1975年,盤錦墾區被撤銷以後,盤山縣、大窪縣劃入了營口市管理。這一階段,營口市的管轄區並不算小。
進入80年代以後,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為了適應時代需要,很多省份下轄的地區,陸續調整為地級市。與此同時,一些新的地級市設立。1985年,在盤山縣的基礎上,設立了盤錦地級市。隨後,營口市的大窪縣,劃入了盤錦市管理。同一時期,營口市的市區,劃分了站前區、西市區、老邊區、鮁魚圈區。再加上外圍的蓋縣、營口縣,形成了6個區縣的區劃。
1992年,蓋縣被撤銷,設立了蓋州縣級市。營口縣被撤銷,設立了大石橋縣級市。截至這個時候,營口市形成了2個縣級市、4個區的區劃,分別是:鮁魚圈區、站前區、西市區、老邊區、大石橋市、蓋州市。當然,隨著營口市的持續發展,城市人口進一步增加、城市面積進一步擴大。
近年來,營口市陸續設立了沿海新區、高新區、經開區等幾個區,不過這幾個區情況特殊,一般不計算在內。不得不說,作為一個沿海港口城市,營口市風景優美,一直有“關外上海”的美譽。
關於我國各地區劃調整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最後說一點,作者沒有其他賬號,請大家注意。最近,抄襲者太過分,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