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學畫畫要先臨摹,而能讓梵高一幅畫臨摹20遍還停不下來的畫家,我們今天來認識一下——他是法國近代繪畫史上最受人民愛戴的畫家,也是用盡一生都在為底層人民說話的偉大畫家——讓·弗朗索瓦·米勒。
米勒(1814-1875)是巴比松畫派最重要的畫家之一。
出身於法國諾曼底省一個農民家庭的他,從小跟著父母下地幹活,深知農民的辛勞,也深知在近乎不人道的嚴格勞動中求生存的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因此他的繪畫題材多來自於農民的生活日常,17歲時,畫出了《牧羊人在看守他的羊群》,展現出極高的天賦。
23歲時,米勒去巴黎學畫,但畫室的同學都瞧不起他,老師也是如此,嘲笑他是土氣的鄉下人,這使得這位年輕人極其厭惡巴黎,除了參觀盧浮宮,在那裡,他的畫技飛漲,他曾說過:這座城市簡直就是雜亂荒蕪的大沙漠,只有盧浮宮才是藝術的“綠洲”。
米勒算是最窮困潦倒的畫家了,他為了養家餬口,為接生婆畫過招牌,為資產階級貴族畫過低階庸俗的女郎,用素描去換鞋子,用油畫去換床,自己燒製木炭條畫畫更是常態。他的生活異常艱苦,卻沒有阻擋他對藝術的熱愛與追求。
在巴黎郊區楓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裡,他開始了自己早出晚歸的農民和畫家生活,他熱愛生活、農民與勞動,是最接近人民的畫家。
這幅畫想必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是米勒的代表作,說起米勒就會想起《拾穗者》。如果只是看過一眼,應該也會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一年的秋天,三位婦人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上拾麥穗,她們並不是在大把大把地抓,而是一粒一粒地撿著麥穗,撿一個上午,也就能磨半袋麵粉。三位婦人身著粗布麻衣,與後面騎馬督促僱農幹活的富人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幅寫實主義的繪畫,並不會讓人小看了農民,而是會讓人產生一種莊嚴、神聖之感,她們一剎那的動作在同樣身為農民的畫家米勒手中變成了永恆。在三位婦人身上,我們看到了她們對生活的真誠,這是一幅將人、土地和生存聯絡在了一起的偉大作品。
《晚鐘》也是米勒的代表作之一,在黃昏中,一對年輕的農民夫婦站在空曠的原野上,他們衣著樸素,田野的遠處聳立著一座朦朧的教堂。夕陽下晚禱的鐘聲在遠方敲響了,這對年輕的農民夫婦停下正在勞作的活計,丈夫脫帽低頭,他身邊的一把鐵叉豎在泥土裡。妻子雙手緊緊抱在胸前,她腳前的提籃中盛放著一些土豆,她閉著眼睛正在虔誠地向上帝禱告,期盼著上帝的賜福和召喚。在天地間,彷彿只有這兩個人,他們顯得那麼的孤立無援,辛苦一天,土豆也沒有裝滿籃子,卻又心懷虔誠,體現出貧苦的勞動者知足、隨遇而安的性格。天空呈現出昏暗的金黃色,遠方飛翔著盤旋的雀鳥,米勒用全部的心血描繪出這樣一個史無前例的蕭瑟氛圍,籠罩著這對可憐又可親的夫婦,他著重描繪了農夫婦的虔誠和質樸,寄託著他對農民生活的無限同情。
在這幅《播種者》中,米勒也同樣採用與《拾穗者》《晚鐘》相同的逆光方法,將農民播種的樣子展現出來,使得畫面更加寧靜與莊重。
逆光的使用是米勒繪畫創作的一大特色,這種剪影般的形象會帶給人們一種靜謐感,而千百年來,農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勞作的樣子也讓畫面產生了永恆感。我們總看不清這些農民的臉,這也表現了農民生活、工作的常態,有一種普遍性。
正是這幅畫,對梵高具有啟蒙的意義,在他給弟弟提奧信中,他寫到:“我忙於臨摹米勒的畫作,已經完成了《播種者》。如果你看了我的臨摹,或許會滿意,我已經有了 20 幅仿米勒的畫。”他沉迷於米勒的作品,自始至終。對《播種者》的臨摹和再創作,更是貫穿了梵·高的一生。
此外,米勒的繪畫對其他一些大家所熟知的畫家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例如莫奈、達利、畢沙羅等等。
這幅《剪羊毛》非常生動地展現出農民們樸實的工作狀態,男人緊緊攥住羊蹄的吃勁,與女人細心麻利的動作,描繪得栩栩如生。這溫厚、淳樸的一幕也感染了梵高,他也創作過類似的一幅畫。、
米勒畫了大量的婦女在夜裡挑燈織衣的畫面,在昏暗的環境中,一盞明亮的油燈照亮了婦女的臉龐,她們都穿著粗布衣服,在夜裡仍勤勞工作,搖籃裡的嬰兒在睡覺,發出淺淺的呼吸聲,這種和諧的氛圍非常的靜謐、崇高與神聖,這是對真實生活的描繪,一下子就引起人們的共鳴。
除了勞作,農民休憩的場面米勒也不會忽略,這體現出米勒的人文關懷與細心的觀察,透過靜謐的休息場景,我們彷彿能更加的感受到畫中人的辛苦疲憊,畫家展現出這樣的場景更讓人覺得真實。那個時候,除了米勒,沒有一個藝術家敢這麼畫。
人間的親情,在淳樸的鄉村顯得更加濃郁,這也是米勒時常展現的,母親手把手教女兒織毛衣的場面如同聖母與聖嬰一般,父母教孩子牙牙學步的樣子,給孩子餵飯的樣子,都勾起了我們小時候的記憶,這種溫情大概只有米勒能夠描繪得出來了吧。
在生命的最後,米勒創作了《夜間捕鳥》這幅畫。
畫中的場景並非真實的,而是來自於米勒童年時聽說的一個故事:一天夜裡,有一群鳥兒在樹上棲息,這時來了幾個農民,他們先舉著火把將鳥兒的眼睛給照瞎了,然後又用棍子打死了幾百只。
這樣一個畫面看起來是不是有些荒誕?也不太像現實主義作品?其實想讀懂這幅畫,需要結合當時的背景。——19世紀70年代的法國,剛剛完成工業革命,當時大量勞動力湧入新的工業區,這導致農村人口急劇下降。
畫中的鳥兒,就是米勒曾經畫過無數次的農村勞動者,他看到了這一社會現象,也深知雙方實力懸殊,所以當他們成群結隊走向死亡的時候,米勒畫下了這一幅極其美麗的輓歌。
在米勒的畫中人的身上,沒有聖像畫的金色光芒,也沒有貴族的華衣和珠寶的點綴,但散發出的人性之光輝,同樣奪目,令人為之動容。
羅曼·羅蘭曾在所著的《米勒傳》中說過:“米勒,這位將全部精神灌注於永恆的意義勝過剎那的古典大師,從來就沒有一位畫家像他這般,將萬物所歸的大地給予如此雄壯又偉大的感覺與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