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上世紀80年代黃河下游泥沙淤積嚴重,河床以每年10公分的速度往上抬升,高出兩岸地面4~6米,加劇了河水漫溢與決堤的風險。為了治理黃河並改善生態,我國在黃河干流最後一個峽谷的出口處修建了一個關鍵要塞——小浪底水庫。
1999年10月,小浪底水利樞紐正式下閘蓄水,2002年開始調水調沙,從此控制了整個黃河92%的流域面積、87%的天然徑流量以及幾乎100%的黃河泥沙,在黃河的治沙體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小浪底水庫:大魚不少,但比不上三峽水庫
在正常蓄水期,小浪底庫區的水面面積為2.7萬平方公里,總庫容高達126億立方米。湖區主體呈東西走向,長130公里,平均寬2公里,是一個典型的峽谷河道型水庫。從高空俯視,可以發現水庫中存在數量眾多的庫汊,生境複雜多樣,水質優良,非常適合魚類的生長繁殖。
漁業部門的調查資料顯示,小浪底水庫中共有28種魚類,比較常見的是鰱魚、鱅魚、鯽魚以及銀魚。從1999年算起,小浪底水庫攔河蓄水已經有23年的時間,是一個天然的“魚庫”,裡面的大魚肯定有不少。至於在體型上,和三峽水庫(中的魚)相比估計還有不小的差距。
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因為以下兩點:
第一,淡水魚種類的限制。小浪底水庫中並沒有鱘魚等大型軟骨魚類,體型最大的魚類要數鰱魚、鱅魚以及鯉魚。
在自然情況下,鰱魚和鱅魚的體重最大能達到100斤以上,體長超過1米。鯉魚的極限體重還要更大,目前捕獲的最大鯉魚體重為156斤。但和三峽庫區內的中華鱘相比,100斤左右的體重並不算大。
中華鱘是長江的旗艦物種,成年個體超過200斤,是目前長江流域現存最大的淡水魚。據報道,一位漁民曾在長江牧鵝洲航道上誤捕了一條長3.3米、體重700多斤的雌性中華鱘,專家估計其年齡在15~20歲左右。隨著年齡進一步增長,這條中華鱘還能長得更大(中華鱘的極限體重能達到1000斤左右,僅次於長江白鱘)。
第二,庫區的排水排沙帶來了很大風險。
小浪底水庫建成以後,壩後形成了靜水區,黃河泥沙開始下沉,水體透明度升高,水質更加清澈。但隨著每年洩洪排沙,庫區的很多大魚都會被直接衝到壩下,劇烈撞擊導致魚體嚴重損傷,進而在下游出現大量“斷頭魚”的詭異現象。一些漁民在汛期還會專門跑到壩下,打撈“斷頭魚”、“斷尾魚”,拉到市場上大賺一筆。
在小浪底水庫中,用於調水調沙的專用庫容有10億m³,排程期間的下洩流量高達2600~4500m³/s,排水過程持續20多天。這種大容量的洩洪會導致庫區水環境動盪,生態失穩,不利於大型魚類的生長。而在下游,泥沙含量短期內急劇升高,溶氧不足2mg/L,“流魚”現象在所難免,很多大魚同樣難逃一劫。
總體而言,排水排沙利大於弊
排水排沙的生態影響既有利又有弊,但總體來看是利大於弊。
大家都知道,在小浪底水庫修建之前,黃河下游經常出現斷流現象。20世紀60~80年代,沿黃兩岸經濟快速發展,農業和生活用水的需求量持續升高,各個沿黃省份從黃河引入的水量比50年代增加了 200億立方米。尤其是在農田灌溉高峰期,用水更加緊張,導致黃河河床多次乾涸,斷流現象頻繁發生。
在1972~1999年,利津斷面有22年發生過斷流現象,累計斷流1092天,斷流長度7028km,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災難。小浪底水庫執行之後,黃河下游的斷流現象徹底消除,下游河道的主槽過洪能力顯著提升,水位更加平穩,河道生態也趨於穩定。
不僅如此,排水排沙工程還給黃河三角洲帶來了盎然生機。小浪底水庫下洩的洪水和泥沙最終會抵達黃河口,既為黃河三角洲提供了生態補水,又向外增加了河灘面積,保護了當地的溼地環境。
比如在1976~1999年,三角洲地區嚴重缺水,大片沼澤溼地退化消失,蘆葦水蕩的面積減少了59%。自調水調沙以來,在生態補水的作用下,河口的荒蕪沙地重新恢復為沼澤溼地,植物種類從原先的13種增加到了17種。
更讓人驚喜的是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見上圖),當地鳥類從之前的283種上升到了367種,數量也從之前的400萬隻上升到了600多萬隻!
跨流域調水:黃河送來的“生命之水”
小浪底水利樞紐執行之後,黃河下游水量趨於穩定,這為跨流域調水提供了便利。
在水庫下游,沿黃省份的農業灌溉面積多達4000萬畝,地下水超採的問題非常突出。僅僅是河南省商丘、許昌等4個沉陷漏斗區的面積就超過1萬平方公里,用水需求大,矛盾越來越明顯。在引入黃河水之後,灌溉區的地下水位開始逐漸升高,居民的生活飲用水也得到了保障。
除了滿足流域外地區的生活和農業用水,小浪底水利樞紐的執行還幫助修復了沿線的湖泊生態,最典型的案例莫過於白洋淀。
白洋淀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是華北平原面積最大的淡水湖。在上世紀90年代,受氣候乾旱和人為活動的影響,白洋淀的水面急劇萎縮,湖中曾經很常見的魚蝦、鳥類逐漸消失。據統計,當時白洋淀的魚類比1958年減少了55%,鳥類減少了73%,“華北之腎”陷入了巨大的危機。
白洋淀的“幹澱”現象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從2006年開始,引黃濟澱工程正式實施。在小浪底水庫的調節下,黃河累計為白洋淀輸送水源13.86億m³,湖水面積這才開始回升,大大小小的蘆葦蕩再次出現。到了2008年,湖區的魚類已經恢復到了1958年的水平,鳥類成群結隊,生態明顯好轉。
除了引入黃河水以外,白洋淀還透過南水北調工程補充了一部分活水,不僅穩定了湖區的生態水量,還解決了當地的生活、農業用水,綜合效益不可謂不顯著。
總結
不可否認,小浪底水庫的排水排沙工程確實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導致黃河下游出現“流魚”現象、庫區水環境穩定性降低等等。雖然降低了孕育出“超級大魚”的可能性,但整體而言,洩洪排沙的生態作用還是利大於弊,極大地豐富了下游湖泊、支流的物種多樣性。
未來,小浪底調水調沙的重點是提高後續動力以及維持黃河的生態健康,採用聯合生態排程的方式消除負面的生態影響,這還需要專家學者們集思廣益、共同努力!
對於小浪底調水調沙的利與弊,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