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學,是大學專業裡面的一級學科,但是很多人其實沒聽說過這個專業。先來看看這個專業到底是學什麼的。
民族學以民族為研究物件,主要研習民族學、社會學、歷史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透過實地調查、資料分析和比較研究,研究各民族的社會經濟結構、政治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語言文字、思想意識等,進行民族問題和民族事務的處理和解決以及宗教活動的管理等。
民族學主要學習的課程有《人類學》、《民族學》、《中國民族概論》、《民族學調查方法》、《民族考古學》、《民族經濟學》、《族群與家族》、《民族理論與政策》、《民俗學》、《宗教文化學》。
這個專業就業的方向主要有政府、事業類單位:民族文化管理、民族事務管理、宗教管理; 深造:保研或者考研,繼續民族學方面的學習深造,進行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的研究和教學。
民族學這個專業雖然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在高考志願填報領域裡被譽為“天坑專業”,為什麼呢?一句話,就業方向太狹窄。雖然上面說了一些民族學就業的方向,但是實際上這些就業單位的數量以及對於該專業人才數量的需求都是非常有限的。當然這也是與一些就業比較好的專業相比較。很多人擔心會不會報了這個專業就入坑了,其實大可不必。一方面,這個專業本身的招聘計劃也不會很多,有些人其實想報可能還上不了。另外一方面,如果你喜歡這個專業,喜歡研究不同民族的風俗和文化,完全可以報考這個專業,而且還可以考研繼續深造,考研的競爭壓力也相比其他專業要小,畢竟本科學生的基數就不是很大。
所以,這個專業其實是為了那些想要學習民族學的專業而設定的。有一點大家要明白,那就是國家對於大學每個專業的招生數量是有一個大的統籌規劃的,這個統籌規劃的標準是什麼呢?就是根據國計民生以及社會發展的需求來制定。比如民族學這樣的專業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需求量不大,所以招生數量就會很少,比如物理學化學這樣的專業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需求量大,那肯定招生數量也會多。
還有一點就是,對於大學的專業來講,本科階段都是一種通識的入門學習,而且本科畢業之後如果不繼續考研深造而是去找工作的話,很多專業的學生找到的工作其實是和自身的專業關係不大的。那很多人會問了,既然學這個專業以後不找本專業的工作,為什麼還要學呢?我們知道,每個專業都有其獨特的價值。比如你學習的法學專業,可能以後從事的工作和法律沒有直接關係,但是你學了法學,你自己遇到法律問題的時候是不是就會比別人更清楚地直到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或者你可以給你所在的公司提供一些法律專業的建議,這其實是你能夠在眾多同事中脫穎而出的機會。
所以,大學選專業需要考慮興趣、就業形勢等等問題,特別是就業問題,很多人會以這個為標準去選擇專業,我們要知道,就業只是其中一個維度,而且這個維度並不是確定的。大學四年,不管你學的什麼專業,唯有不斷增強自己的綜合素質,比如表達能力,寫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才能在未來畢業之後更加具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