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星北,1907年出生於江蘇省,1925年求學於齊魯大學。1926年赴美留學,1930年到劍橋大學讀研究生,1936年,他到浙江大學任教授。1945年,研製中國首部雷達,所以他是中國雷達之父。他說,造雷達是防日本飛機的空襲,不是為個人的前途。
科研成就
下面有些內容的專業學術概念,如果不知,可以自己查閱資料。
理論物理研究。1941年,束星北推導了諧振子、氫原子和類氫原子基態的能級,刊登於英國《哲學雜誌》。
束星北研究的是相對論的基本問題,由於戰爭影響,研究多次中斷未能深入,1965年,他寫成《狹義相對論》書稿。
大氣動力學研究。1952年,束星北到山東大學,放棄相對論研究研究氣象科學,從物理學角度探討大氣動力學。從假設出發匯出預報方程,避免了不合理的設想和簡化。他聯絡實際驗證,探討天氣預報的方式方法。
動力海洋學研究。1980年,他倡導在近海開展海洋內波的研究,展開了測溫鏈的研製,1985年發表兩篇海洋內波的論文。雖是初步工作,也是這個領域最早的研究論文。
愛國情懷
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他不禁號啕大哭。他有力不能出,有志不能酬,不能與王淦昌並肩戰鬥。他哭得全家震動,因為他從來沒有流過眼淚,即使遭到錯誤對待的時候。
1972年,他給李政道寫信,祖國經歷驚天動地的變化,28年前國內卑汙國際受辱的現象,一去不復還了。
打撈洲際導彈彈頭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首次試驗發射洲際導彈,西方跟蹤洲際導彈彈頭的降落點,企圖搶到彈頭資料艙。國家海洋局臨時成立辦公室,研究解決彈頭落水激起巨浪後,海水平靜的時間,在最短時間內搶到資料艙。有關人員看望他的時候,因為高度保密,閒聊中問他,彈頭落水後激起百米巨浪到完全平靜的時間。他想了想回答說,大概最多需要10分鐘。他後來講解說,這是波能消散問題,不能用三角函式描述波形,不能用正弦、餘弦描述,只能用指數形式解決。
1980年,海軍打撈部隊只用了5分20秒,將彈頭資料艙取回,束星北用簡單的數學模型,解決了撥款立項,可見他學問理論之紮實。
捐獻遺體
1983年,在他病重期間,要求捐獻遺體用於醫學研究。束星北病逝於青島後,家屬向有關單位遞交了遺體捐贈申請書,完成遺體交接工作。
但是,醫學院領導換屆,束星北遺體被遺忘半年之久,想起來的時候,遺體腐爛不堪,不能解剖,做標本也不能了,就安排兩個學生埋掉。兩個大學生在處理遺體時,為了省事,不想繞一個很大的圈子,趁著沒有人注意,就近將遺體埋在籃球場的雙槓下面。可憐雷達之父束星北,捐獻遺體出現這樣的事故,這是誰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