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除將衛星作為自殺性撞擊武器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用作武器的途徑。目前的載具如果透過要搭載武器裝備用作武器平臺,要解決三個問題:有足夠的容積容納武器、能對武器進行控制、能承受武器發射所產生的力。
目前為止最大的軌道航天器是美國的“天空實驗室”號空間實驗艙(不計空間站一類的組合體航天器),該航天器長35米、直徑7米、容積335立方米、全重76.5噸,從體積上來說相當於一架中型運輸機的機身,因此如果用來容納小型導彈、炸彈、機炮一類的武器問題不大。同時,由於艙室容積較大,也能夠在艙室內設定武器控制裝置並派駐人員值守。
然而,如果用此類航天器發射導彈,就不可避免要承受導彈發射時產生的衝擊力;而如果是用來裝配機炮,也需要考慮後坐力問題。這些因武器發射產生的力造成的影響對於車輛、艦船、飛行器有辦法解決,但對於航天器相當棘手。
由於航天器在執行中需要保持軌道姿態穩定,而外層空間中物體幾乎不受地心引力作用、也沒有空氣阻力影響,武器發射所產生的力會直接作用在航天器上、直接影響航天器姿態。
如果要抵消這些不良效果的力,就需要航天器啟動自身的姿態控制系統,這又要消耗掉航天器上十分有限的燃料,因此即便勉強設計出這樣的空間武器其在軌執勤時間也不會很長,所以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將衛星本身作為一次性殺傷武器去撞擊目標。
至於將航天器作為核武器平臺、從外層空間投放核武器攻擊地面目標的想法,雖然可行性相對較高,但相比於轟炸機來說載彈量小、用途單一、部署成本高,因此經濟上並不划算,所以也只能說在技術上有可行性、而沒有實際使用價值。
那麼,就沒有更好的空基武器平臺了嗎?從很多科幻大片中可以看到,大型空間飛行器,是實現太空作戰最直接的機載平臺。人類在未來肯定會研發這種武器,因為這類武器不僅僅可以保衛自己的國家,也能夠對有可能存在的外空間敵對力量進行有效阻擊,甚至也可以對可能撞擊地球的物體進行摧毀。
不得不說,研發這類武器,成本極其高昂,多個國家聯合研發的模式是最高效也是最安全的模式。太空戰艦,並不是一個遙遠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