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臟類疾病,其發病人群較多,各位或多或少都會對其有一定的瞭解,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在醫療領域中,一知半解遠比完全不懂更加可怕,完全不懂的患者朋友,雖然會在前期耽誤一些時間,但往往會求助於專業醫生;而一知半解的朋友則不同,由於對疾病有一定的瞭解,所以往往會進行自我干預,排斥正規醫生的建議,並在內心有著自己的看法。
幾十年來,藥物在冠心病的治療領域當中,都有著極高的地位,因為冠心病隸屬於慢性病範疇,治療難度較高,所以往往需要患者長期、甚至是終生服藥,這給很多患者朋友造成了錯覺,冠心病並不是什麼大病,只要吃藥就沒事,殊不知這種想法會將自己推入深淵。
冠心病患者服用藥物的作用是什麼?
阿司匹林:是一種多才多藝的藥物,具體的作用主要取決於應用劑量(冠心病患者是小劑量),在冠心病應用領域當中,主要起著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以阻止血栓的形成,避免病情快速進展。
他汀:他汀不是一種藥物,而是一類藥物,主要起著抑制體內膽固醇生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作用,而且根據部分實驗發現:“他汀對於斑塊的逆轉有著一定的幫助”,不管是普伐他汀、氟伐他汀,亦或是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都有著獨屬於自身的有效劑量,切不可一概而論,但儘管藥物名稱不同,但他汀類藥物的作用方向基本一致。
冠心病的成因有多麼複雜?
冠心病的治療難度較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形成因素的複雜性”。
我們以前認為,冠心病主要是由於脂質沉積造成的,也就是日常生活飲食不健康,導致的斑塊血栓形成,最終堵塞了血管,可隨著臨床案例的增加,我們發現很多患者並沒有這種“條件”,比如說去年我接觸的一名患者,他是一位外省寺廟的住持,不僅年齡處於壯年(高齡因素)、更是常年吃素(飲食因素)、而且每天都有大量的體力勞動(運動因素),但卻依然年紀輕輕就患上冠心病,對於這類患者,我們又如何說明?
因此我們必須承認冠心病的複雜性,而不是固步自封,時代已經不同了,固有的認知需要更新,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變化,神經因素對於血管的影響必須提高重視,像這類患者,需要及時檢查相應脊柱階段,確定其病灶位置,判斷對神經的影響程度,否則如果持續時間一長,那麼就會使得相應血管發生痙攣、持續收縮,不僅會加重心肌缺血,更會使得斑塊血栓的形成變快。
為什麼我說吃藥治療冠心病是痴人說夢?
藥物本身沒有錯,吃藥也不是什麼錯誤的行為,但應用目標的偏差就很致命了。
任何藥物都有利有弊,一方面需要看適應症,另一方面也需要看收益目標。
對於冠心病患者而言,我們在服用藥物前,需要明白藥物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如果你仔細看了上文,應該會對其有一定的瞭解,冠心病服用的兩類藥(阿司匹林和他汀),只是一種控制類藥物,可以延緩病情發展速度,但無法從根本上逆轉病情,這不受任何外在條件的干預,因為其問世之初,就是為了控制。
這種事情很多患者都不清楚,因為我經常能收到這樣的私信:“醫生,我天天吃藥,為什麼狹窄程度越來越重” “為什麼會心梗,我一直按時服藥的”,這其實已經很好說明了藥物的作用,但我絕不是排斥藥物,因為任何醫療措施都有著獨特的作用,對於冠心病患者而言,藥物確實不能逆轉病情,但卻可以延緩病情的發展,給患者爭取更多的時間,等待機會。
那麼冠心病患者應該如何治療?
如果單純從“治療”的概念上講,只有一個辦法,而且還不能惠及所有冠心病群體。
那就是從病因出發,冠心病難治就難治在病因過於複雜,無法找出主要致病因素,因此很難有的放矢,根除致病源頭,畢竟有些因素無法避免(飲食、高齡等)。
但有些病灶卻是實實在在的,也可以透過手術治療,比如說脊柱壓迫刺激神經,導致的神經興奮性增加、血管痙攣影響血供,對於這類患者,只要我們能在早期明確病灶,就可以進行相應治療,最終從根本上治療疾病,恢復心肌血供。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可以評論私信告訴我!